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肩骨折

肩骨折

肩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28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骨伤、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四届一次学术大会等;肩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17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春岩、朱以明、鲁谊等。

肩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1.8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281 占比:98.12%

总计:17613篇

肩骨折—发文趋势图

肩骨折

-研究学者

  • 姜春岩
  • 朱以明
  • 鲁谊
  • 刘磊
  • 张英泽
  • 向明
  • 孙家元
  • 殷兵
  • 陈伟
  • 杨宗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刚; 刘耀波
    • 摘要: 目的:观察缝合锚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缝合锚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1例,术后辅助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连续服用4周)。均为闭合性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3~42岁,中位数32岁;左侧6例,右侧5例。按照锁骨远端骨折的Craig分型标准,均为ⅡB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4d,中位数2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健侧喙锁间距(8.5±1.1)mm,患侧喙锁间距(8.7±1.0)mm;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92.6±2.9)分;DASH评分(8.5±4.3)分。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缝合锚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综合疗效好、安全性高。
    • 戴喜安; 梁卫东; 曾志奎; 梁超轶
    •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77岁,中位数56岁;左侧5例,右侧7例。骨折Mutch分型均为Ⅱ型,即劈裂型。合并肩关节脱位6例,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臂丛神经损伤1例,合并肩袖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6d,中位数4d。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打印患侧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前和模拟复位后的3D模型,并参照模拟复位后的3D打印模型预弯、修剪跟骨锁定钢板用于骨折的固定。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3周,中位数10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74~97分,中位数93分。评分最低的1例为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均无骨折再次移位、感染、肩峰下撞击征、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 罗仲伟; 何超; 龚广政; 沈金虎; 杨六中
    • 摘要: 目的:观察直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采用直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51~82岁,中位数71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左侧14例,右侧13例;Neer二部分骨折18例,Neer三部分骨折9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度(3.74±1.06)cm,术中X线透视次数(9.37±2.65)次,术中出血量(92.96±18.77)mL,手术时间(90.37±9.60)min,住院时间(10.30±2.35)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周,中位数10周。末次随访时,肩部疼痛VAS评分(1.11±0.69)分、ASES评分(84.37±3.53)分。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直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肩部疼痛轻,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安全性高。
    • 张传开; 郝亮; 陈强; 蒋守海; 邱东新
    • 摘要: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6例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新鲜骨折100例、陈旧性骨折46例,新鲜骨折中54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单纯组)、46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新鲜联合组),陈旧性骨折中26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单纯组)、20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联合组)。比较新鲜骨折、陈旧性骨折中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喙锁间隙增加率、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9.5个月。2组新鲜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肩部疼痛VAS评分、喙锁间隙增加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28±1.36)周,(12.89±2.73)周,t=0.924,P=0.358;(4.07±1.67)分,(4.32±2.11)分,t=-0.661,P=0.510;(14.21±7.89)%,(12.84±6.33)%,t=0.946,P=0.346;(90.94±5.73)分,(91.89±4.82)分,t=-0.888,P=0.377];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加(t=-39.252,P=0.001;t=-43.710,P=0.001)。2组陈旧性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1.11)分,(3.84±1.18)分,t=-1.385,P=0.173];陈旧单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陈旧联合组,末次随访时的喙锁间隙增加率高于陈旧联合组[(19.47±6.34)周,(12.81±3.28)周,t=4.271,P=0.001;(21.59±13.15)%,(12.17±6.38)%,t=2.943,P=0.005],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陈旧联合组[(83.45±5.28)分,(93.57±6.04)分,t=-6.053,P=0.001];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加(t=-22.115,P=0.001;t=-23.738,P=0.001)。结论:对于新鲜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时不需要采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但对于陈旧性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时采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小喙锁间隙、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 白磊鹏; 吕家兴; 王瑜; 孔庆柱; 金宇; 赵景新
    •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微创固定方法治疗青少年(10~14岁)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大龄儿童(10~14岁)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24例,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维持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维持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术后3、7 d上臂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肘关节Mayo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NeerⅡ、Ⅲ型骨折,术后连续随访15个月.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7 d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观察组住院费用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的肩关节Neer评分与肩关节Mayo评分分值均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5个月共3个时间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因骺板早闭或骨桥形成导致的患肢生长紊乱和成角畸形.结论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后,外固定架维持相比石膏外固定维持,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固定治疗方案,但同时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 刘敬锋; 庄澄宇; 叶庭均; 虞佩; 张胤; 王蕾
    •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Ⅰ期肩袖修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的长期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40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2 ~93岁[(72.5±10.2)岁].Neer分型:两部分肱骨近端骨折7例,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27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Ⅰ期术中缝合修补肩袖撕裂,术后功能锻炼.观察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4.5~8.5年[(6.2±1.2)年].伤口及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连等.末次随访时,患肩前屈上举活动100°~150°[(121.8士15.8)°]、体侧外旋活动30°~80°[(47.0士15.9)°]、外展位外旋活动60°~ 80°[(73.5±6.2)°]和外展位内旋活动60°~80°[(70.5±7.1)°]分别与术前前屈上举活动30°~ 60°[(44.8±11.1)°]、体侧外旋活动0°~30°[(12.0±10.4)°]、外展位外旋活动0°~30°[(13.8±7.7)°]和外展位内旋活动30°~60°[(47.0±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末次随访时,VAS[1(0,1)分]与术前[6(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为28 ~ 35分[(31.0±2.3)分],与术前8~11分[(10.3±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10例,良23例,差7例,优良率为83%.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Ⅰ期肩袖修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长期疗效满意.
    • 孙维忆; 张宁; 周亚莉; 尚美双; 叶丹丹; 张英泽
    • 摘要: 目的 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年龄≥60岁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5年组(A组,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后5年组(B组,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间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12例,占同期上肢骨折的1.2%(312/25 764),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 (312/88 886).男64例,女248例,男女比为0.26:1;年龄为60 ~93岁.骨折高发年龄段为60 ~69岁,其中男性为60 ~69岁,女性为60 ~69岁;跌倒伤和室内活动损伤占比最高(71.2%,222/312);高发骨折类型为11-A2、11-A3型;体重指数评价为超重及肥胖患者总数占比最高(58.7%,183/312).A、B组患者的男女比(0.37∶1、0.22∶1)和高发年龄段(60 ~69岁)所占构成比[42.7% (38/89)、55.2% (123/2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和体重指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同期上肢骨折的1.2%,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女性多于男性,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为更常见致伤原因,复杂骨折、超重及肥胖患者比例增高.
    • 高明暄; 聂德军; 普星宇; 迟飞; 汪能; 王悦; 张伟; 骆文远
    • 摘要: 目的 分析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锁骨(或肩峰)和肩胛颈治疗不稳定漂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漂浮肩损伤患者12例,年龄28~66岁,平均46.7岁,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0.1个月.选择锁骨(或肩峰)骨折和肩胛颈骨折同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采用锁骨上切口,加压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颈骨折采用外侧缘直切口,加压锁定接骨板固定.记录术前锁骨移位、锁骨短缩,肩胛骨外缘骨折错位(lateral border offset,LBO)、外柱成角畸形(lateral angulation deformity,LAD).比较手术前后肩胛骨盂极角(glenopolar angle,GPA)变化,术后随访对比患侧和健侧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本组术中失血110~500 ml,平均259.2 ml;手术时间90~215 min,平均144.2 min.术前锁骨移位畸形11~43 mm,平均19.5 mm;术前锁骨短缩-8~36 mm,平均13.30 mm.术前LBO 7~63 mm,平均35.6 mm;术前LAD 10°~42°,平均28.2°.术后X线片示锁骨移位、短缩,以及肩胛骨外缘移位和成角畸形完全复位.除1例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经二次处理后愈合,其余所有切口一期愈合.GPA术前平均(20.58±9.19)°,术后(32.50±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患侧平均(79.33±12.51)分,健侧(93.75±5.29)分,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15~26周,平均(19.83±3.71)周.结论 采用手术同时固定锁骨(或肩峰)和肩胛骨治疗不稳定漂浮肩,能达到骨折满意复位、稳定固定、恢复盂极角的目的,骨折愈合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肯定.
    • 杨茂赓; 刘义; 杨浩; 陈永成; 杨彦熙; 吴迪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术(HA)与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SA)的优劣.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查找2000 ~ 2020年国内外发表的HA和RSA治疗老年(>60岁)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过滤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放射学和功能结果的数据,采用Stata 14.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11篇研究7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SA组在前屈活动范围(SMD=-1.043,95% CI:-1.551~-0.534,P<0.001)、外展活动范围(SMD=-0.811,95% CI:-1.470~-0.153,P=0.016)、Constant评分(SMD=-0.699,95% CI:-1.118~-0.280,P=0.001)、美国肩肘外科评分(SMD=-0.931,95% CI:-1.256~-0.606,P<0.001)、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SMD=-0.598,95%CI:-1.181~-0.016,P=0.044)等方面优于HA组.HA组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RR=2.14,95%CI:1.11 ~4.14,P=0.024)、关节僵硬率(RR=6.467,95%CI:1.923~21.755,P=0.003)以及翻修率(RR=5.796,95% CI:1.927~17.434,P=0.002).在结节愈合率(RR =0.850,95%CI:0.669-1.080,P=0.182)、内旋活动(SMD=0.536,95% CI:-0.394 ~1.466,P=0.259)、外旋活动(SMD=-0.366,95% CI:-0.916~0.184,P=0.192)、内置物感染(RR=1.550,95% CI:0.330~7.286,P=0.579)、肩、臂及手上肢功能评价量表(SMD =0.286,95% CI:-0.278~0.850,P=0.320)、视觉模拟评分(SMD=0.440,95%CI:-0.113 ~0.993,P=0.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SA组的Constant疼痛评分优于HA组(SMD=-1.101,95% CI:-2.090~-0.112,P=0.029).结论 对于60岁以上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RSA是一种更有效的外科干预.与HA相比,RSA的早期到中期随访拥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代飞; 向明; 杨金松; 张清; 李一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肩胛盂及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采用关节镜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27例肩关节)肩关节初次前脱位合并肩胛盂及大结节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13例;年龄22~ 71岁,平均49.1岁.肩胛盂骨折Goss-Ideberg分型:Ⅰa型21例,Ⅱ型6例;大结节骨折Mutch分型:压缩型3例,撕脱型6例,劈裂型18例.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采用Rowe肩关节稳定性评分系统评估患肩稳定性.结果 本组劈裂型骨折占肱骨大结节骨折的66.7%(18/27),前盂缘骨折占肩胛盂骨折的77.8% (21/27).26例患者(27例肩关节)术后获12 ~47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7周,平均11.6周.末次随访时息肩活动范围:前屈上举平均155.6°,体侧外旋平均43.6°,内旋拇指触及棘突水平L4至T8.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9.2分,ASES评分平均88.9分,Rowe评分平均94.5分,VAS评分平均0.3分.结论 肩关节前脱位伴肩胛盂及大结节骨折中,肱骨大结节骨折以劈裂型骨折为主,肩胛盂骨折以前盂缘骨折为主.采用关节镜下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肩袖,可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并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