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著作
马克思著作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1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82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北京党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等;马克思著作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凯、王东波、白云等。
马克思著作
-研究学者
- 孟凯
- 王东波
- 白云
- 厉以贤
- 张兴慧
- 张慧君
- 李维森
- 杨洪源
- 王哲刚
- 陈光庭
- 陈力丹
- O·H·奥尔加诺夫
- А·卡利尼科斯
- И·斯列片科夫
- Н·费托洛夫斯基
- Ю·列兹尼克
- 丁全忠
- 严辛
- 于奇
- 任暄
- 何家栋
- 何平
- 何怀远(译)
- 何长占
- 余世诚
- 余斌
- 余茂奎
- 兰悟
- 冉曙光
- 冠日
- 刘云鹤
- 刘建军
- 刘思扬
- 刘怡
- 刘敏中
- 刘玉珍
- 刘移飞
- 刘莘
- 加耶沃伊
- 卫兴华
- 古汉岗
- 叶淑穗
- 叶瓣
- 吴树青
- 吴鹏
- 呂殿祥
- 周亮勋
- 周士琳
- 周穗明
- 商德文
-
-
张天浩
-
-
摘要:
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文献计量学来研究马克思著作在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中的影响力,是时代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结合点,也是分析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以CSSCI来源期刊收录且引用马克思著作的125篇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发现:《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被引用频次最高;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以来,研究成果增幅明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发文量、引用频次、下载频次和学术热点引领等方面占据领先位置.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质化研究、补充思辨研究,不同地区发文单位占比严重失衡等,是新时代进一步借助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
刘建军
-
-
摘要:
一、对马克思历史地位和世界影响的评价对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性影响的评价是一种总体性评价,是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总基调和总结论。这些评价,开始于马克思的晚年时期,而集中在马克思去世之际,也一再出现于马克思去世之后的某些场合。在马克思生前,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总结性评价是比较少的。随着马克思著作和思想的影响日益扩大,随着社会公众想了解马克思及其贡献的欲望的日益增强,恩格斯才开始进行这种评价。
-
-
李永瑞
-
-
摘要:
在各国出版物中,转译、解读、阐释马克思著作的读物可谓浩如烟海,但其中大多晦涩难懂。另一方面,随着“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大潮涌起,马克思被越来越多地搬上封面、屏幕和舞台,但这种水平参差不齐的解读不仅很难有质量保证,甚至在简单粗暴地迎合青年人的过程中,难免落入庸俗化经典的套路。
-
-
穆恒;
吴鹏
-
-
摘要:
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直接引用马克思著作的1575篇教育学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探究马克思著作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显示:《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被引用的次数最多,为教育学学科中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著作;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较多引用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且《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是刊载相关研究成果最多的期刊;基于CiteSpace可以构建引用马克思著作的教育学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在马克思著作引用的视角下从四个时间段可以挖掘出近20年来的教育学研究热点.
-
-
孙立媛;
孟凯;
王东波
-
-
摘要:
本文以CSSCI(1998-2016)收录的179篇引用马克思著作的宗教学学科论文为中心,通过系统地使用文献信息计量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究了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宗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统计数据表明马克思著作在我国宗教学研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我国宗教学研究中的比较重视和引用较多的著作;通过对整理的关键词进行细致的统计发现,本研究发现宗教理论、教派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少数民族和宗教等是研究热点.
-
-
-
-
-
摘要:
[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内容简介:本书是“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书中对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及其哲学前提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审视,并通过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广泛讨论,试图运用当代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资源,对“马克思哲学中活的东西和死的东西”作出评判。作者认为,马克思最经得起考验的成就,是根据异化、剥削、阶级斗争、政治和意识形态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
-
-
-
孟凯;
王东波;
白云
-
-
摘要:
为全面审视马克思著作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变化, 以CSSCI收录的引用马克思著作的29617篇论文为研究对象, 使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等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马克思著作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巨大, 被引频次极高, 相关成果主要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是研究重镇.通过Cite Space构建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直观地呈现出我国近20年来马克思著作影响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和时代变化.
-
-
孟凯;
王东波;
白云
-
-
摘要:
为探究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以CSSCI(1998-2016年)收录的引用马克思著作的6481篇哲学论文为中心,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力巨大,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主要表现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被引频次较高,最受我国哲学研究者的重视;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研究单位及其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卓著.最后通过数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构建哲学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考察了近20年来马克思著作影响下的我国哲学研究的热点和时代流变.图谱显示: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意识形态、现代性等一直是哲学研究高频关键词和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