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世界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089篇;相关期刊501种,包括现代哲学、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第十四届四校博士生学术论坛等;马克思哲学的相关文献由907位作者贡献,包括丛大川、朱宝信、仰海峰等。

马克思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5 占比:28.1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3089 占比:71.59%

总计:4315篇

马克思哲学—发文趋势图

马克思哲学

-研究学者

  • 丛大川
  • 朱宝信
  • 仰海峰
  • 俞吾金
  • 李春生
  • 张文喜
  • 李成旺
  • 何中华
  • 张奎良
  • 陆杰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党月鼎; 邵永选
    • 摘要: 解释世界中的世界是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相互分离的世界;改变世界中的世界是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相互关联的世界,在此人对自己的认识不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客体来进行考量,因此认识自我本身就是自我的一部分。在“改变世界”的视域下,“成己”不是单纯的停留在思维的层面上,作为现实的人须要通过“内在的精神个性”的外化成就自己,如此便完成了对“成己”维度的哲学表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识你自己”这一箴言,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达。
    • 周成俊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对于自由主题的论述大多是以现实批判和构建理想维度来作为理论基础的,而对于自由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不自由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领域、精神领域三个方面的内容,那么相对而言实现自由的途径则应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完善、自由时间的获得与运用、超越维度的确立三个面,而马克思的自由实现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程慕青
    • 摘要: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哲学看来,一方面逻辑生成于历史,逻辑的内容是历史,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并在历史中不断修正自身,其内蕴也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另一方面,历史“再造”于逻辑,概念是打开历史的钥匙,理论思维是把握历史联系和历史过程的必要条件,逻辑为历史“增添”了预见功能和革命功能。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它的根本追求,就是把历史叙述得既要符合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本身的本质联系,也要符合一定的理论逻辑,使人们能够清晰并科学地把握历史。
    • 尹德辉
    • 摘要: 马克思的艺术思想是西方艺术理论发展的历史成果,具有逻辑必然性。在西方艺术理论中,从柏拉图对诗人的批判和驱逐,到巴托、康德对美的技艺的肯定,再到马克思将艺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艺术的现实性本质最终在马克思的艺术思想中得到了历史的确立。同时,在马克思的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之间存在逻辑的统一性,以“乐政相通”为基础的“与民同乐”思想,是一种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学,要从中西艺术理论的基本共性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实现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构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艺术学基础理论。
    • 李双套
    • 摘要: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命题。围绕这一命题,学界已形成不同理解范式,既有兼容论,也有对立论。从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变的过程看,自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就进行了哲学改变世界的思考,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思想进行清理的总结,标志着解释世界的哲学的终结。从该命题提出的直接动因来说,此命题是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或者说“解释化”而提出的。就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不诉诸改变世界的解释世界是徒劳的,解释世界离不开改变世界,世界的可解释性在于其可改变性。
    • 张文喜
    • 摘要: 当马克思不在场时,马克思哲学应如何在场?当时代在变迁时,马克思哲学应如何与时俱进、并有学理地展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与科学性?这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质疑与辩驳——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性与现实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是许斗斗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荟萃。
    • 冯轩玮
    •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哲学的生态伦理。文章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其次,重点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还原与建构展开论述;最后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探究。
    • 曾萌
    • 摘要: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是联系实践与理论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他强调实践与社会、实践与人、实践与社会的关系,要从人出发,立足于理论。研究好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是处理社会主义新时代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和应用,但本篇文章要研究的使其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阐述其价值对于社会建设的作用。本文分四章来论述中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首先从现有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其必要性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原有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 李培山; 周怀红
    • 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历史性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本质把握和历史性追问,需要基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总体性存在,其基本前提和本质定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又是一项科学战略,其所统摄的治国方略和实践纲领,内蕴着对中国道路及其进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的自觉应答以及由此而来的面向未来的建构性文明筹划。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切实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提供一种全球治理的新文明形态的可能性指向,这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前景以及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阳颖
    • 摘要: 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汲取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人类哲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哲学理论,还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十分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和创新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入手,阐述了其在本质上和精神上的时代性,最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