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7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646篇;相关期刊647种,包括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大连海事大学首届硕博论坛暨研究生科技创新论坛、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献由14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一兵、聂锦芳、吴楠等。

《德意志意识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4 占比:15.7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646 占比:84.18%

总计:9083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发文趋势图

《德意志意识形态》

-研究学者

  • 张一兵
  • 聂锦芳
  • 吴楠
  • 宫敬才
  • 庞海坡
  • 鲁克俭
  • 仰海峰
  • 张奎良
  • 杨金洲
  • 赵玉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忠丽
    • 摘要: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国家的形成、演变、本质、意识形态、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学说,是正确认识国家实质的重要理论武器.新时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一方面要从认知着手,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立场、国家职能、价值追求和对全人类发展的深切关怀;另一方面要以实践落实,即以国家观和"四史"教育夯实理论、厚植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价值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进国家认同,以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国家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和传播.
    • 罗俊杰; 姜迎春
    • 摘要: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人物个案研究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涌现了一股“施蒂纳热”。从思想史视角的梳理看,对于施蒂纳研究“何来”“为何”“何为”的全过程意义场域还有必要作出反思。与在其他思想史论域中的存在状态比较,施蒂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论域中的出场,还有其前提性问题需要明确;《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问世的思想史遭遇,体现了指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空间,依托于这一文本的施蒂纳个案研究还要提升其中的方法论自觉;《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理解史中出现了针对历史唯物主义地基的重大挑战,施蒂纳研究还应当对此作出更有效的理论回应。
    • 刘瑾; 唐文彰
    • 摘要: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体人民物质和精神双富裕的奋斗目标。如今,在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共同富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在思想上加深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要让行动跟上思想。本文将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部分观点来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共同富裕“怎么干”问题上提出几点建议。
    • 陈怡静
    •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解释了关于“现实的个人”的定义,“现实的个人”通过不断地进行感性活动,创造出物质生活条件,从而造就了世界。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理论前提,构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人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指引,共同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 刘勇; 王怀信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构建起唯物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历史主体与价值取向,为审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主体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理论启示和理论依据。作为世界历史新阶段下的历史主体,中国立足自身和国际社会的现实境况,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进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真正世界历史主体的公正力量。
    • 陈雷
    • 摘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中,与阐发唯物史观同步,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他们的伦理叙事。与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一特定的场景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叙事涉及人的自由发展、利己主义、功利论以及享乐哲学等议题。在批判施蒂纳的唯心主义伦理叙事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叙事彰显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独具的价值和魅力,捍卫和发展了共产主义者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单就伦理叙事风格而言,与施蒂纳的长于诗性律动但短于说理有别,马克思、恩格斯则以沉稳和睿智的雄辩见长。
    • 白佶; 高静
    • 摘要: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肯定了人作为实践主体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能动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梳理,分析了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肯定了实践中人的主体价值。以人学思想理论指导实践,能够更好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新的历史“合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孙全胜
    •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了物质生产在社会产生和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用实践观点创立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前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唯物史观,是为了推动阶级斗争的展开,让无产阶级采用暴力革命实现自我解放和人类解放。马克思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推动的,需要用劳动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恢复人的劳动本质,实现天下大同。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前提,考察了社会历史的问题,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前途和目标,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 张一兵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生活的性质。这是特定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场境存在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基础,是一种将一切存在赋型为有特定功用的、可变卖的“效用性”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金钱盘剥关系。与封建专制下的直接剥夺不同,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会利用买卖关系来占有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剥削关系。在这种特定的剥削关系之上,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全部观念意识形态。
    • 张一兵
    • 摘要: 自主活动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界划出来的特指人改造外部自然存在与社会现实中那种属于他自己的有意向的主动构序行为,这种对象化活动本身是人的自我肯定和生命负熵的实现。这种自主活动不是一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那个先验的应该具有的劳动类本质(或主体状态),而是社会历史中人改变外部对象的非物相化的现实实践活动。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的力量不再是自主活动,而成为分裂的个人之外的私有制的经济物相化的自发性力量。这种力量的唯一目的就是追逐物质利益。它不再是真实的、现实的个人共同活动建构起来的场境存在力量,而成为现代私有制条件下自发性的经济物相化力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