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073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黑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关文献由18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立、党圣元、杜吉刚等。

马克思主义文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6.6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3073 占比:93.23%

总计:3296篇

马克思主义文论—发文趋势图

马克思主义文论

-研究学者

  • 李立
  • 党圣元
  • 杜吉刚
  • 丁国旗
  • 冯宪光
  • 段吉方
  • 泓峻
  • 付甜甜
  • 吴越环
  • 周启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于
    • 摘要: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思潮空前繁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呈百家争鸣之势。与其他思潮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更聚焦于文艺在社会文化中的位置及文艺与社会文化中其他诸要素的联系。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是继古希腊之后又一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群星璀璨的背后,离不开的是美第奇家族的艺术赞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美第奇家族赞助艺术的动机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对艺术的喜爱之上,其间掺杂了政治野心,除了抬高家族自身在佛罗伦萨的地位之外,还使整个美第奇家族在欧洲获得收益。
    • 李勇
    • 摘要: 从以群和蔡仪分别主编的文学理论统编教材所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的统计看,以群的教材引用最多的是《共产党宣言》,而蔡仪的教材引用最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它们都是属于论述外部规律的文献,而论述文学创作、作品和鉴赏这些内部规律的文献则少了很多.两部教材都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政治和知识的框架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摄中外非马克思主义文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中国文学经验,从而建立了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作品论、文学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为基本架构的文学理论体系,并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文学本质论.其中反映论、意识形态论和政治工具论属于外部规律,形象特征论和语言艺术论属于内部规律,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达到了辩证统一.
    • 段吉方
    • 摘要: 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归根结底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创新与自主构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当代文论创新发展,要在哲学方法和价值观念统一的基础上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创作和批评的关系、外来理论和中国理论的关系.
    • 王帅
    • 摘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其作者梁晓声凭借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现实主义文学论述的深刻理解,以作家独特的个人亲身经历和人生阅历为依托,运用"巴尔扎克式"的写作和其独特的的"好人文化观"描绘了一幅横跨近40年的中国北方市民生活图景,弘扬正能量与善良美好,实现了在对现实主义经典理论坚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与超越,达到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高度,从而推动了当代文学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
    • 冯宪光
    • 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中的科学革命,在中国确立了全新的文艺理论范式。中国文艺理论的科学共同体是融理论家与艺术家为一体的共同体。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历程中,这个科学共同体不仅包括理论家,也包括作家和艺术家。
    • 季念; 季水河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伊始至40年代初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阶段."自觉"是针对"自发"而言的,其判断标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标志性成果和总体性态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系统译介、世界左翼文学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引导为背景,突出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观念的理论自觉、对无产阶级文学与无产阶级身份的一致认同和对新人新作与文学现状的主动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觉的意义在于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较好地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统一,为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整体格局的定性和走向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 余燕莉
    • 摘要: 文学批评不仅是理论建构的言说方式,也是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和追询.段吉方的《文化唯物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一书从"文化马克思主义"出发,讨论了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转换和实践的问题,以现实性突围和经验式考察的方式呈现出格局多元而精微细致的现代美学问题体系,同时也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形态及其方法指向——"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生成并内在于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的.这体现了该书作者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所坚守的文化立场和现实关怀.
    • 李小贝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针对新时代我国文艺批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为解决当下我国文艺批评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真批评"是文艺批评的生命所在,应该完整准确地理解"真批评"的内涵,在文艺批评的特殊使命中认识"真批评",全面助推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大力发挥文艺批评在新时代对推动我国文艺生态良好氛围的形成以及文艺创作的繁荣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 王启伟
    • 摘要: "左翼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成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繁盛都离不开左翼作家对域外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如果说日本的文论译介开启了用简单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原理解读文学现象,那么,苏俄的文论译介进一步丰富了左翼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认知,见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魅力,而对西方文论的开放性译介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革命文艺的艺术真实性与思想批判性、意识形态性与文艺审美性的辩证统一,由此产生了对单一的文艺样态起到了矫偏的功能."左翼十年"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中国文艺现代性的构,为后续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发展确立了新格局、指明了新方向.
    • 江守义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其现实性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现实性品格的内涵主要包括文论思想立足于现实,文艺要反映现实;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现实性品格仍是其主要特征.从当前的文论格局看,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并存,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现实出发,借助当前推广传统文化的契机,直面社会不平衡的现实,着眼于文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