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排放
颗粒物排放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48562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润滑油、汽车零部件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5年度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13届青年学术会议等;颗粒物排放的相关文献由7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孟良、高继东、刘双喜等。
颗粒物排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8562篇
占比:99.87%
总计:148748篇
颗粒物排放
-研究学者
- 李孟良
- 高继东
- 刘双喜
- 张远军
- 景晓军
- 秦孔建
- 葛蕴珊
- 高俊华
- 王平
- 保罗·韦尔纳·沙贝里
- 俞妍
- 吴雪健
- 孙平
- 孟庆民
- 宁超
- 庞海龙
- 张卫锋
- 张英锋
- 扬·斯特拉德林·迈伯勒
- 春铁军
- 李家新
- 狄瞻霞
- 范明强
- 蒙呈星
- 谭建伟
- 资新运
- 钱立新
- 龙红明
- 付铁强
- 帅石金
- 张潇文
- 方俊华
- 李菁元
- 王计广
- 谢振凯
- 陈东福
- 陈隆
- 黄震
- 齐松博
- 丁露
- 于祥红
- 任俊杰
- 侯志威
- 俞渭明
- 凯塞尔·派得拉基尼
- 刘倩茜
- 刘军恒
- 刘志远
- 刘攀
- 刘效峰
-
-
夏淳;
赵廷钰;
方俊华;
朱磊;
黄震
-
-
摘要:
随着近些年愈加严格的排放标准相应实施,对汽油机的排放和油耗都有很严格的限制。目前已有大量新技术用以改善直喷汽油机的燃烧和排放,但大部分的技术应用需要对发动机内部进行优化,因此需要对发动机的机械结构进行大量的改动。在不改变原始燃烧室的基础上,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搭建双喷射系统,通过进气道喷射高辛烷值燃料直喷低辛烷值燃料的方式,研究低辛烷值燃料比例对于双喷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低辛烷值燃料比例可以改善燃烧并降低油耗,在不同负荷下油耗分别降低4.81%、4.88%和2.23%。同时因为双喷射的应用使得颗粒物排放也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同负荷下颗粒物数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99.96%、99.65%和98.87%。
-
-
-
-
摘要:
2022年2月,比亚迪向波哥大市政府及市公交管理局交付172辆纯电动大巴,这标志着比亚迪目前中标的最大海外纯电动大巴订单(1002台)开始分批交付运营。这批纯电动大巴的投入运营,预计将让波哥大每年减少空气中颗粒物排放1.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吨,为沿线超过3万名乘客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同时也为当地创造超过2500个就业机会。
-
-
张鹏飞;
刘甲一;
林万国;
葛林杉;
杜立东
-
-
摘要: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对于传统动力总成而言,目前主流应对方案主要是升级发动机或者升级后处理装置。无论是升级发动机还是升级后处理装置,整车成本都会大大增加。相对于发动机本体的升级投入,后处理装置的投入相对较少一些。对于汽油直喷发动机而言,在不改变催化器配方和不增加颗粒捕集器的前提下,通过整车标定的手段达成法规要求难度巨大。本文通过优化整车标定数据的方式,最终实现颗粒物排放和气态排放物均满足国VI b排放要求,且能够满足现行RDE的要求。本文详细阐述秒采数据分析的两种方法以及优化喷油模式切换、减速断油及断油清氧等控制参数的过程及排放结果对比。
-
-
徐亦宁(编译)
-
-
摘要: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8届会议(MEPC 78)于2022年6月6日至10日以远程方式召开。虽然一些组织和机构表示,本届会议的成果低于预期,但仍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增设第四个排放控制区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8届会议(MEPC 78)上,IMO批准了一项提案,将地中海指定为特别敏感海域(PSSA),即一个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这是因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SOx)排放和颗粒物排放损害了该地区居民的健康。
-
-
周可为;
汤峻
-
-
摘要: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南京市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受到关注,定量分析计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对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运用COPERT IV模型估算2019年南京市机动车污染排放量,分析车速、车型、排放标准以及车用燃料等四个因素对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影响,并根据机动车排放特征提出针对机动车污染减排控制的措施与建议,如提高排放标准、提升燃油质量、淘汰高排放量机动车、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优化城市交通格局。
-
-
卢志美;
覃神全;
李艳勤;
黎华扬
-
-
摘要: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作为降低PM最有效的后处理装置之一,凭借其简单高效的工作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等领域。为了提高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性能,随着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降低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成为研究的重点。采用三维模型研究不同形状孔道结构对其主动再生过程中温度场、压降和再生效率的变化规律,通过验证模型及比较不同孔道结构的DPF,研究了再生过程中性能变化。研究表明:从峰值温度、压降和再生速度来看,六边形通道在与正方形通道保持峰值温度差最小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压降和更快的再生速度,优势明显;方形通道综合再生性能次之,八边形通道最差。研究对DPF再生过程中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
-
-
摘要:
近年来,内燃动力装置的颗粒物排放检测技术不断升级,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质量和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连续测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法拉第杯静电计测量PM和PN的方法,设计法拉第杯内安装电晕放电装置的SQ-PPS多场景颗粒物检测仪,其工作原理为:清洁空气被电压为2 kV的高压电离,电离后的正离子和PM在喉管处充分混合,PM与正离子结合为一体并继续流动.
-
-
赵志平;
齐永青;
汉瑞英;
肖能文;
李俊生
-
-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区域,土壤扬尘颗粒物排放变化研究对于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收集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气候、土壤、植被覆盖数据,分析近20年来京津冀地区土壤扬尘颗粒物排放变化,揭示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土壤扬尘源总悬浮颗粒物(TSP)排放系数均值为1.79 t km^(-2)a^(-1),其中PM10占8.99%,PM2.5占0.25%。近20年土壤扬尘源TSP排放系数具有下降趋势,PM10和PM2.5排放系数变化过程与TSP一致。上述变化主要受气候因子变化影响,其次受植被覆盖度影响。分析发现近20年来京津冀地区土壤扬尘源TSP排放系数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沧州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土壤扬尘源TSP、PM10和PM2.5排放系数均值较高,张家口市、保定市和沧州市土壤扬尘源TSP排放量占京津冀地区总量的19.18%、12.98%和11.63%。耕地土壤扬尘排放量最大占京津冀地区总量的59.83%,是抑制土壤扬尘源颗粒物排放的重点关注对象,其次为草地占15.66%。2019年邢台市土壤扬尘源PM10排放占观测值比例最高为12.66%,石家庄市和天津市占比也较高分别为11.09%和10.30%,沧州市和邯郸市占比分别为8.63%和8.02%。上述地区环境管理部门均应关注土壤扬尘源颗粒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
尹川;
曾东建;
何冬;
谯晗;
曹胡泉;
韩伟强
-
-
摘要:
以柴油中添加相同氧含量(质量分数6.26%)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碳酸二甲酯(DMC)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柴油以及添加酯类和醚类燃料的柴油在不同喷油压力和主-预喷间隔角条件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增大,柴油、PODE/柴油、DMC/柴油燃料的总碳氢化合物(THC)和碳烟排放降低,总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降低,颗粒物几何平均直径(GMD)减小;纯柴油和PODE/柴油的CO排放量先升高后降低,而DMC/柴油的CO排放量先降低后升高;随着主-预喷间隔角的增大,3种燃料的碳烟排放降低,CO和THC排放量增加,颗粒物GMD减小,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降低。PODE和DMC 2种含氧燃料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柴油碳烟排放,但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或主-预喷间隔角的增大,碳烟排放降低的潜力变小;其中PODE具有同时降低NO_(x)和碳烟的潜力,但添加DMC会使NO_(x)排放略有增加。
-
-
王志文;
于飞;
韩磊磊;
杜晶
-
-
摘要:
既有水泥生产线除尘设备的改造,大多数不仅仅是针对颗粒物排放限值的改造,也包括除尘设备运行能耗和能力的改造。当前,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应用技术、电改电袋技术、除尘设备外漏风及内漏风处理技术、过滤风速优化技术、气流均布技术、新型滤料以及袋式除尘器微泄漏预警定位技术等是除尘器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技术支撑。当然,也不能忽视除尘器本体及相关辅机的精密制造,更不能轻视现场安装的重要性。
-
-
张文彬;
丁海春;
张周;
王磊;
帅石金
- 《2018年世界内燃机大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国内外排放法规的加严,缸内直喷(GDI)汽油机颗粒物排放压力凸显,喷嘴积碳由于能够进一步恶化颗粒物排放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清净剂作为一种常见的燃油添加剂,可以有效控制发动机喷嘴积碳,减少颗粒物的排放.本文基于一台自主品牌国产1.5T增压GDI汽油机,利用长时间台架连续耐久试验(55h和90h),测试了清净剂对直喷汽油机喷嘴积碳和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分别对比了在耐久0h和55h时添加清净剂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清净剂在抑制积碳生成及清除积碳方面效果显著,添加清净剂后缸内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有明显降低.
-
-
Liu Yintong;
刘寅童;
Kuang Houjun;
匡后军;
Pan Xiaoliang;
潘小亮;
Zhao Bing;
赵冰;
Lei Xianhua;
雷先华;
He Jiajia;
何佳佳
- 《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暨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某1.0L汽油机,分别在起燃稳态与冷起动瞬态工况下,研究了VCM技术对燃烧状态及颗粒物排放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首次喷油相位与喷油压力为起燃工况下对颗粒物排放最为明显的两项影响因素,其中,首次喷油相位由于采用VCM加强了缸内湍动能得以推迟,使燃油着壁量减少,有效降低了PM与PN排放.在冷起动瞬态工况下,起始加浓控制阶段,通过采用VCM技术,发动机最大瞬态HC排放被降低29%,累积HC排放被降低34%.对于冷起动前20s工况,VCM技术可降低累积PM排放约48%,降低累积PN排放约34%.
-
-
王一男;
罗马吉;
O.EL-Faroug Musaab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探究HE10含水乙醇汽油对电喷气道喷射汽油机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试验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分别燃用HE0(纯汽油)和HE10含水乙醇汽油,并使用DMS500快速响应颗粒物分析仪和AVL Digas4000尾气分析仪对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颗粒物排放粒径都较小;核模态颗粒物排放随转速和转矩增加都降低;纯汽油凝聚态颗粒物排放随转矩增加而降低,HE10则在整个工况下几乎为零.两种燃油NOx的排放随发动机负荷增加而随转速略降低,HC的排放随转速和转矩均有略微降低,CO随转矩增加而降低,CO2则略有升高.相比于纯汽油,HE10尾气中核模态颗粒物、凝聚态颗粒物和颗粒物总数都明显降低;同时其各项气体排放:NOx、HC、CO和CO2也都低于纯汽油.
-
-
莫亚平;
李富智;
汤静芳
- 《2015年度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前我国烧结行业颗粒物排放主要为烧结机机头和机尾,机头通过增加脱硫设施,可对颗粒物排放形成二次控制,有效避免颗粒物超标排放.随着新环保排放标准的执行,特别是针对部分区域执行的特别排放限值,使得烧结机机尾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尤为重要,国内一些烧结厂则必须淘汰现有的除尘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本文对比了武钢股份烧结厂采用布袋除尘器和采用"电串袋"除尘工艺的两个车间运行情况,对目前急需进行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的钢铁企业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
郑荣;
帅石金;
王建昕;
王志;
肖建华;
刘辉
- 《2014年APC联合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在某款GDI原型机基础上加装了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以研究废气再循环(EGR)配合不同点火提前角策略对GDI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不改变原机点火提前角,而只改变EGR率时,发动机颗粒排放在5%左右的EGR率时略有降低,但是随着EGR率的增大,发动机的燃烧质量下降,循环波动变大,颗粒物排放迅速升高.如果在EGR率升高的同时改变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使得发动机的CA50保持在8-12°的区间,发动机的颗粒数量捧放则会随着EGR率的上升而逐渐降低,在EGR率达到15%时基本达到最低点,颗粒物总数量排放能降低40%以上;而后EGR率继续上升颗粒捧放略有上升.
-
-
LI Jian-jun;
李健军;
刘冰;
李欣怡;
张思明
- 《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通过简化的三维大气扩散模型对北京市主城区机动车容纳数量进行估算研究,了解汽车尾气产生PM25的影响,为进一步环境治理与改善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仅机动车尾气和颗粒物排放,无风时约34个半小时,北京主城区PM2.5浓度超标.考虑所有的污染物排放,无风时约7个半小时,北京主城区PM2.5浓度超标;年平均风速时,约11个半小时北京主城区PM2.5浓度超标,约18个小时北京主城区PM2.5中度以上污染.如果没有其他改变,按北京平均的大气扩散条件计算来计算,在约束北京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日均标准的条件下,北京主城区汽车拥有量的最大平均容量约为242万辆.如果考虑夜间行驶机动车大幅度减少,白天的机动车数量可以相应增加约1/3的容量,约为323万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