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08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0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30023篇;相关期刊433种,包括资源科学、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九届海峡两岸沙尘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等;植被覆盖的相关文献由292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翀、李占斌、李鹏等。

植被覆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0 占比:2.65%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30023 占比:97.10%

总计:30920篇

植被覆盖—发文趋势图

植被覆盖

-研究学者

  • 张翀
  • 李占斌
  • 李鹏
  • 杨胜天
  • 任志远
  • 王静
  • 李昂
  • 任宗萍
  • 刘素红
  • 吴应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冬荣; 韩天虎; 闫浩文
    • 摘要: 时序光谱遥感植被指数是公认的监测植被覆盖变化的有效指标,在大范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祁连山地处中国西部甘肃和青海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对维持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祁连山区的气候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近些年来国家在祁连山实施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措施。针对祁连山不同生态区植被覆盖变化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的不足,基于1 km分辨率的SPOT-VGT-NDVI光谱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空间叠置法分析了祁连山不同生态区植被覆盖时空格局、植被稳定性和未来演化趋势,探寻出敏感区域,为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林草部门制定祁连山保护规划和植被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2018年间祁连山植被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0.32%·a^(-1);柴达木盆地荒漠生态区和帕米尔—昆仑山—阿尔金山高寒荒漠草原生态区NDVI变化率较小,仅为0.14%·a^(-1)和0.27%·a^(-1),而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原化荒漠生态区和江河源区-甘南高寒草甸草原生态区的变化率较大,分别为0.54%·a^(-1)和0.57%·a^(-1)。空间上,祁连山植被NDVI呈现东南区域高,西北区域低,整体改善,局部恶化的趋势,恶化区域和改善区域面积分别占祁连山总面积的28.37%和40.76%;分析发现祁连山植被较为稳定,较高波动和高波动变化区域面积合计为0.22×10^(4) km^(2),占1.20%;未来呈良性发展趋势和恶性发展趋势的面积分别占祁连山总面积的42.82%和26.40%,其中持续性恶化的面积占25.56%。祁连山-植被恶化区域主要为高海拔雪线附近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中东部城镇周围地区和河湖周围的植被脆弱区域,国家应将此区域作为以后治理的重点区。
    • 靳甜甜; 曹二佳; 巩杰
    • 摘要: [目的]探究子午岭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植被动态变化关系,为子午岭区生态保护、植被恢复监测与评价、生态保护及人类活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MODIS EVI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利用像元二分法、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探究了子午岭区2000—2018年生长季(4—10月)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定量分析了两者的贡献率。[结果] 2000—2018年子午岭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指数(EVI)均值范围为0.003~0.549,19 a来研究区EVI变化速率为(-0.19~0.25)/10 a,且以0.055/10 a的增速增加;子午岭区植被覆盖度约为46%,植被覆盖以极显著改善为主。子午岭区植被覆盖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2000—2018年子午岭区生长季均温和降水对EVI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人类活动对子午岭区EVI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整体上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度为28.19%,人类活动贡献度为71.81%。[结论]子午岭区植被恢复建设的生态效益逐渐增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的贡献相对较小。
    • 张彪; 王爽; 史芸婷
    • 摘要: 防风固沙功能受气象、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测评估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响应状况可为生态保护工程的布局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基于NDVI指数和RWEQ模型,构建了植被覆盖度与防风固沙功能的同步变化指数模型,评估分析了工程区防风固沙功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响应水平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与植被覆盖度的同步变化指数(SI)波动增加,多年平均值达到0.85,说明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存在显著响应且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2)评估期内工程区83%的地区防风固沙功能与植被覆盖度变化高度同步(SI>0.8),17%地区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同步变化(0.6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响应水平相对较高,而商都县、兴和县、乌兰察布等地区相对较低。因此,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与植被覆盖度变化呈现为强同步性,植被覆盖度可作为防风固沙效益的直接监测指标,同时,对于同步变化指数(SI)相对较低的区域应注重综合采用植被恢复措施以外的工程或化学材料等沙障措施提升防风固沙功能。
    • 张志苗; 刘孝富; 邱文婷; 罗镭; 刘柏音; 王莹
    • 摘要: 基于2001—2020年各年度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分析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并计算汉江流域15万个1 km×1 km基本单元的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的EVI变化斜率,采用指数衰减方法拟合EVI变化斜率维持正、负趋势的时间,分析汉江全流域以及564个子流域的系统恢复力,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01—2020年,汉江流域EVI增长了12.3%,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在逐渐变好;汉江流域整体生态恢复力较好,拟合得出维持正趋势的基本单元与维持负趋势的基本单元衰减时间差为65.3年;汉江流域生态恢复力总体上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的分布特征。
    • 桑巴叶; 阿通古丽·买买提; 陈启民
    • 摘要: 为揭示不同带距林网和林网内植被对防护林网内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林带、3种不同植被和裸地(对照)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最低风速基本都出现在5.5~7.5 H(树高),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林网(70.9%)>300 m带距林网(64.1%)>150 m带距林网(60.7%);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50 m带距林网4 H至第2道林带,200 m带距和300 m带距林网3 H至第2道林带。3组试验风速下,300 m带距林网1 cm高度处平均防风效能排序为果树模式>小麦模式>对照;种植果树模式整个林网受到有效防护,小麦模式有效防护距离为2 H至第2道林带。随着集约化和精准农业推进,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林网所处地理位置,绿洲内部采用300 m带距防护林,绿洲外围考虑带距较小的防护林。如对高大果树类作物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可适当调整林网大小,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用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陶立超; 谭洪田
    • 摘要: 为研究双峰县县域最近20多年来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选用Landsat卫星1996年、2007年和2018年3个时相遥感影像,通过影像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影像拼接和裁剪等系列预处理后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基于NDVI分级和差值法对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县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规律;高、极高覆盖植被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边缘和东南群山之间,中、低覆盖植被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的丘陵岗地中。1996-2018年22 a间,植被变化表现为随时间先退化后改善的趋势,总体以改善趋势为主,双峰县NDVI均值从1996年的0.5321提高到2018年的0.7057。前11 a植被变化以逆向变化为主,主要表现在:低覆盖植被面积增长了18.80%,中覆盖植被和高覆盖植被面积分别减少了21.96%、2.89%。后11 a植被变化以正向变化为主,主要表现在:低覆盖、中覆盖和极低覆盖植被面积分别减少27.27%、15.23%和5.34%,高覆盖和中高覆盖植被面积分别增长了27.34%和20.50%。后11 a间植被指数的增长幅度大于前11 a植被指数的减小幅度,反映出植被发生正向变化的程度要强于植被退化程度,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十余年以来取得了较大成果。
    • 赵慧芳; 曹晓云
    • 摘要: 基于2000-2019年MODIS NDVI数据,结合气象数据,利用二分像元法、斜率分析法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近20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面积占公园面积的85.38%,平均覆盖度为42.70%,植被覆盖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西部长江源园区以中低覆盖度植被为主,东部黄河源园区以中高覆盖度植被为主,南部澜沧江源园区以高覆盖度植被为主。(2)2000-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面积和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植被覆盖面积以227.55 km^(2)·a^(-1)显著增加(P<0.01),覆盖度增加幅度不明显,其中长江源园区植被覆盖面积和覆盖度均显著增加,黄河源园区植被覆盖面积基本不变,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澜沧江源园区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但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不变。(3)近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空间上呈稳定增加趋势,植被覆盖保持不变的区域面积占比31.27%,增加的区域占比56.08%,减少的区域占比12.65%,长江源东部零星地区退化的高寒草甸出现轻度减少,长江源园区西北部地区、黄河源园区北部植被覆盖度增加幅度较明显,其余地区基本不变,三个园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面积均大于减少的1.49%~62.35%。(4)2000-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增加幅度不明显,近20年气温升高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干旱地区降水对植被覆盖具有主导作用,而降水充沛的区域,温度为主要制约因子。
    • 李晴晴; 曹艳萍; 苗书玲
    • 摘要: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探讨植被生长动态对于实施生态保护政策至关重要。利用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 Leaf Area Index(LAI)遥感资料,结合气候要素数据,分析1981-2017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气候要素对其变化的影响及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时序上,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呈显著增长趋势,夏季植被覆盖的增长幅度和年际波动最大,冬季植被覆盖呈缓慢平稳增长,波动最小。(2)空间上,植被覆盖显著提高的区域占整个区域的52.1%,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显著降低的区域占4%,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的区域植被覆盖率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生态环境良好的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降低。(3)时序上,黄河流域植被覆盖与气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春夏冬三季的植被覆盖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呈不显著关系;秋季的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春秋冬三季的植被覆盖与太阳辐射呈不显著负相关,夏季的植被覆盖与太阳辐射呈不显著正相关。春夏秋冬四季的气温对植被覆盖的贡献率均大于降水和太阳辐射。春季和秋季气温对植被覆盖的贡献率大于夏季和冬季气温;秋季降水对植被覆盖的贡献率较春夏冬降水贡献率大;春季太阳辐射对植被覆盖贡献率在四季中最高。(4)空间上,黄河流域77.0%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滞后气温7个月,且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流域内96.1%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且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同期或滞后1个月;流域内超过72.2%区域的植被覆盖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关系,且植被覆盖变化滞后太阳辐射8个月。
    • 朱丽亚; 胡克; 孙爽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2000—2018年研究区分辨率为250m×250m的MODIS-NDVI遥感数据、同期流域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借助MVC最大合成、变异系数、趋势分析、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得出辽河流域近19年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演变趋势以及气象要素对NDVI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辽河流域19年来NDVI月平均波峰值集中在6—8月份,7月份达到最大。在年际变化方面,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呈缓慢增长的趋势。(2)在空间上,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较好,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递减,低植被覆盖区域(0.4)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4.93%。(3)植被覆盖变异方面,研究区整体呈低和较低波动的变化状态,共占90.60%。东西区域的波动差异较为明显。(4)在变化趋势上,约46.50%的地区植被覆盖得到了改善,约36.99%的区域植被覆盖基本没有发生变化。(5)温度、降水对辽河流域植被生长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近19年来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整体在不断改善。
    • 郝家田; 胡云云; 杜一尘; 侯晓巍; 向安民
    • 摘要: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2009—2018年间林草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预测林草植被覆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流域林草植被科学保护和精准修复、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9-2018年SPOT/VEGETATION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为数据源,采用年均值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研究黄河流域林草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利用Hurst指数方法分析林草植被覆盖的可持续性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黄河流域林草地面积中,高植被覆盖度(NDVI≥0.7)面积占42.34%,呈聚集状分布于流域上游的祁连山、三江源东部、若尔盖草原,中游的秦岭北麓、黄土高原胡焕庸线以南地区,以及下游的济南市区周边区域;中植被覆盖度(0.3植被覆盖度(NDVI≤0.3)面积占12.74%,主要分布于流域上游的毛乌素沙地、陇中黄土高原、阴山南麓。2009—2018年间黄河流域林草地年均NDVI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0074 a^(-1);10年间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改善区域面积占81.62%,其中显著改善面积占33.36%,集中分布在林草高植被覆盖度区域;林草植被覆盖退化区域面积占13.86%,集中分布在林草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未来林草植被覆盖良性发展区域面积占林草地总面积的61.89%,恶性发展区域面积占33.60%,发展方向稳定不变和不确定区域面积占4.51%。【结论】黄河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东南部和西北高山地区高、北部低的特征。2009—2018年间林草植被覆盖改善区域面积远大于退化区域面积,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祁连山林区、若尔盖草原,中游的六盘山林区、子午岭林区、黄龙山林区、吕梁林区及秦岭北麓,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林草低植被覆盖度的毛乌素沙地、陇中黄土高原等,退化区域应作为重点治理修复区。黄河流域林草植被覆盖未来发展趋势整体较好,预测良性发展区域远大于恶性发展区域,恶性发展区域中三江源地区和毛乌素沙地的林草植被覆盖虽有轻微改善,但持续性较差,未来林草植被覆盖可能呈退化趋势,在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中应重点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