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3639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美育学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金田等;
音乐教育哲学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管建华、罗凌、韩忠岭等。
音乐教育哲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398篇
占比:99.72%
总计:36500篇
音乐教育哲学
-研究学者
- 管建华
- 罗凌
- 韩忠岭
- 刘路希
- 刘金钟
- 吕琳
- 张璟
- 曾杰
- 汤思雨
- 郑燕琳
- 郭小利
- 齐颖
- R.E. Allsup
- 万丹丹
- 于哓晶
- 代百生
- 冯道丽
- 刘丹宁
- 刘晴
- 刘永武1
- 刘荞玮
- 刘蕊
- 卢莎莎
- 叶泽轩
- 叶金玫
- 吴跃华
- 尚建科
- 廖家骅
- 张远杭
- 张锴齐
- 张锴齐1
- 曲真真
- 曹智慧
- 朱丹丹
- 李中静
- 李佳垣
- 李佳烜
- 李峰
- 李琳
- 李睿
- 李英玉
- 李阳
- 杨卓
- 杨春强
- 杨雪莲1
- 毕红艳
- 熊佳颖
- 王仲才
- 王佩玲
- 王小明
-
-
杨卓
-
-
摘要:
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将古琴蕴含的文化应用于现代音乐教育,并用古琴所包含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用于指导现代音乐教育实践,提出与之相关的音乐教育的重点及教学方法,推进现代音乐教育,使学生进入中国传统音乐语境,理解古琴蕴含的深层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体会古琴音乐意境与士人风度。
-
-
李中静
-
-
摘要:
雷默是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哲学家,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体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当代价值。他提出的音乐体验的感觉尺度、音乐体验的创造尺度、音乐体验的意义尺度、音乐体验的情感尺度、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走向综合的通识音乐课、走向综合的专业音乐等音乐教育哲学,对当今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
刘路希
-
-
摘要: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以融合主义为出发点,提出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本文通过明晰"融合"于音乐教育中的三重体现,从三重融合维度反观H省基础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教学的策略,以期提升H省基础音乐教育质量.
-
-
刘路希
-
-
摘要: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以融合主义为出发点,提出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本文通过明晰"融合"于音乐教育中的三重体现,从三重融合维度反观H省基础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教学的策略,以期提升H省基础音乐教育质量。
-
-
-
陈雪瑞
-
-
摘要:
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它在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以及个人价值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了解当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有助于拓宽教师的理论视野,深化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音乐教师应积极学习音乐教育哲学,在促进音乐的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
-
-
张远杭
-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音乐教育哲学思潮影响,中国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本文尝试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国内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启示。
-
-
韩忠岭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六个层面的思想观念变迁:1949--1976年,呈现为美育哲学观的建立与消亡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素质哲学观的学科知识中心和审美素质论两个层面;21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走向了树人哲学观的审美核心和学科核心素养两个层面.哲学观念的嬗变,在学科发展进程中,引发了当代研究的三大困局,表现在如何对待哲学研究中的中外哲学观、学科内部关系,以及理论和实践关系三个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建构中国气象、气派、气质的音乐教育哲学体系.
-
-
-
卢莎莎
-
-
摘要:
音乐是一种文化定义的符号系统,音乐文化是从音乐听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音乐活动和音乐知识中衍生出来的精神价值.从艺术知识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音乐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是音乐体验和音乐能力.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有音乐文化修养的音乐爱好者,并在每个教育阶段持续的培养和发展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