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945874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煤炭工程、安徽建筑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研讨会、第五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暨首届安全科学与技术产学研论坛等;非结构构件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芦燕、曲哲、王涛等。
非结构构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45874篇
占比:99.99%
总计:1946001篇
非结构构件
-研究学者
- 芦燕
- 曲哲
- 王涛
- 韩庆华
- 卢文胜
- 尚庆学
- 戴靠山
- 李吉超
- 王健泽
- 许镇
- 黄宝锋
- Lu Yan
- 周惠蒙
- 孙得璋
- 张华振
- 徐熙
- 戴君武
- 杨伟军
- 杨振宇
- 林均岐
- 汤昶
- 潘钦锋
- 王多智
- 苏文辉
- 苏美玲
- 蒋欢军
- 蒲武川
- 蒲瑞
- 赵一峰
- 郑迦译
- 陈尉唯
- 靳伟
- 黄勇
- 黄连金
- Alessandro Palermo
- Ali Sahin Tasligedik
- Andrew Baird
- Atefeh Pourali
- Cao shougang
- Chen Jiahui
- Duan zhongdong
- Gregory Mac Rae
- HUANG Yong
- Han Qinghua
- He Linyi
- LI Ji-chao
- LIN Junqi
- LIU Shi-xuan
- LU Xin-zheng
- Lei Yu
-
-
朱宏程
-
-
摘要:
建筑物常用的外围护有砌体墙、板材、幕墙等。较大层高厂房的外围护墙由于工艺等功能需要,常采用砌体围护墙。砌体围护墙既需要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还应满足结构要求。砌体外围护墙,作为非结构构件,需要重视其设计,避免造成外倾、倒塌等破坏。文章从墙体自身稳定性、平面外抗风承载力、平面外抗震承载力等方面对一较大层高厂房的外围护墙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
-
宋旭亮;
杨澄宇;
蔡雪松;
闫超
-
-
摘要:
一直以来,科研工作者和设计师们对结构抗震都很重视,但是对支吊架类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认知和抗震研究都远远的落后于主体结构抗震。对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传递、破坏机理等力学行为的研究仍然是相当欠缺的。以一实际地铁车站中抗震支吊架安装工程为背景,设计了三种不同纵向斜撑安装位置的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加载,研究纵向抗震吊架的力学行为,分析其传力路径与破坏原理,为设计合理的纵向抗震支吊架方案提供试验数据和研究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在本项目中建议选择试件Z2,即纵向斜撑安装在靠近管线荷载产生的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标高位置,以最短的传力路径发挥最大的抗力效能。另外,本次试验中所有失效或者破坏都是由于连接件变形过大甚至剪断造成的,因此支吊架中连接件的设计和加工质量值得重点关注。
-
-
韩庆华;
张晓龙;
芦燕;
王力晨
-
-
摘要:
曳引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重要的非结构构件,其抗震安全性能不容忽视。历次震害调查表明:电梯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其对重系统的抗震性能较为薄弱。目前对于电梯对重系统抗震性能的研究中,对其震后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和震害预测的研究较少。文中以某大型综合体建筑为工程背景,基于已有振动台试验建立了3种典型对重位置的对重系统数值分析模型,提出了对重系统损伤指标,考虑主体结构对重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法开展了对重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发现:对重下部导靴远离导轨支架时,对重更易发生脱轨现象,在8度设防、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对重达到脱轨状态的概率分别为2.72%和94.47%。基于电梯位置等概率分布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3种典型对重位置的对重系统失效概率,得到8度设防地震、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对重系统达到脱轨状态的概率分别为2.45%和81.79%。研究结果表明:电梯对重系统的易损性与地震发生时对重所处的位置有关,其抗震性能有待提高。文中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地震动强度与电梯对重系统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为电梯对重系统震后损伤评估和震害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
李昆;
周煜;
陶思宇;
吕珏;
曲哲
-
-
摘要: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6.4级地震,成为继2014年6.5级鲁甸地震和6.6级景谷地震之后云南省内时隔7年的又一次震级大于6级的破坏性地震。漾濞地震虽然与鲁甸地震在震级、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方面均较相似,但漾濞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面运动强度远不及鲁甸地震,且漾濞县的抗震设防烈度远高于鲁甸;相应地,漾濞地震对抗震设防建筑造成的破坏也远轻于后者。本文首先通过比较这三次地震震中附近的强震记录的反应谱,并结合公共建筑的震后应急评估结果,说明漾濞地震和鲁甸地震中公共建筑破坏程度的显著差异。进而以位于漾濞县城的两栋钢筋混凝土公共建筑为例,介绍此次地震中砌体填充墙和吊顶等典型非结构构件的震害。
-
-
陈相兆;
张桂欣;
孙柏涛;
武继双;
陈洪富
-
-
摘要:
2021年2月13日,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3级地震,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仅150余人受伤,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中断。此次强震并未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本体破坏,但出现非结构构件破坏较为普遍以及基础设施功能中断的情况。介绍了各机构的震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工作,总结了工程结构破坏和功能影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此次地震的灾害特征进行了总结和思考,认为随着各地区抗震能力的提高,非结构构件破坏、地震灾害链、基础设施功能中断与恢复、抗震韧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
-
李德生;
王健泽;
戴靠山;
尹业先;
施袁锋;
廖光明
-
-
摘要:
以美国ASCE/SEI 7-16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梳理并对比了中美规范对含重型储仓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方法.同时,以一实际火电厂主厂房工程为例,基于厂房内煤斗设备特征与中美规范的相关要求,建立了煤斗与主厂房结构的整体模型.通过时程动力分析,将整体建模法与工程实际中常使用的另一种抗震分析方法——直接荷载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直接荷载法用于含重型储仓工业厂房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与整体建模法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基于储仓设备动力特性与传力等效的思路,提出了等效简化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在弹性范围内的地震响应接近整体建模法的设计结果.
-
-
蒲瑞;
潘钦锋;
陈尉唯;
苏美玲;
苏文辉
-
-
摘要:
随着非结构构件和设备占总经济投入的比例不断提高,愈发需要关注非结构构件和设备在地震下的损失情况。本文将一8层框架结构的第2层所在楼层的单向和双向加速度各20组作为输入激励,同时考虑摩擦系数、竖向加速度强度以及高宽比对设备运动响应的影响。为研究考虑竖向加速度后设备的损失情况,采用4层和8层结构的楼层水平峰值加速度和楼层组合峰值加速度作为工程需求参数计算设备损失。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楼层竖向加速度后设备的运动状态会变得更加不安全,设备损失比也会明显大于只考虑水平加速度引起的损失比,且8层结构的损失比低于4层结构。
-
-
蒲瑞;
潘钦锋;
陈尉唯;
苏美玲;
苏文辉
-
-
摘要:
随着非结构构件和设备占总经济投入的比例不断提高,愈发需要关注非结构构件和设备在地震下的损失情况.本文将一8层框架结构的第2层所在楼层的单向和双向加速度各20组作为输入激励,同时考虑摩擦系数、竖向加速度强度以及高宽比对设备运动响应的影响.为研究考虑竖向加速度后设备的损失情况,采用4层和8层结构的楼层水平峰值加速度和楼层组合峰值加速度作为工程需求参数计算设备损失.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楼层竖向加速度后设备的运动状态会变得更加不安全,设备损失比也会明显大于只考虑水平加速度引起的损失比,且8层结构的损失比低于4层结构.
-
-
查军龙;
刘洋;
戴靠山;
王健泽
-
-
摘要:
合理选择抗震性能参数是评估工业结构及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必要前提。针对当前工业建筑抗震性能参数缺少统一选择标准的现状,文中对抗震规范建议及行业内常用的性能参数进行阐述,探讨各参数的适用条件,并对性能参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抗震规范中的性能水平划分方法与建议的性能参数,分别从地震动强度参数、工程需求参数与损伤参数角度,分析性能参数在复杂工业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最后,针对工业厂房结构不规则、楼面反应谱计算等问题进行讨论。
-
-
李文俊;
曲哲;
孙海林;
熊政辉
-
-
摘要:
房屋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是地震损失评估和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非结构构件的损失在现有的易损性模型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以一栋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对象,通过将房屋建筑中的各类构件划分为具有不同地震损伤特性和损失后果的易损性组,考察建筑内的损失分布和非结构损失对房屋建筑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许多非结构构件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即可能发生较严重的破坏,房屋建筑在中小地震下的易损性主要受非结构损失控制;随着地震动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结构损伤渐趋严重,结构损失对整体建筑易损性的影响不断增大;在结构进入震后不可修状态之前,建筑不同楼层的损失分布是评估建筑地震损失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
-
-
韩庆华;
赵一峰;
芦燕;
王勃
- 《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
| 2016年
-
摘要:
非结构构件震害在近年来的地震灾害中屡见报道.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将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运营中断,因此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逐渐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吊顶系统的震害情况,综述了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和破坏机理研究、基于性能的非结构构件易损性分析以及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理论.最后指出需要从考虑不同主体结构的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损伤指标、基于混合法的易损性分析、楼面反应谱分析理论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开展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
-
Han Qinghua;
韩庆华;
Zhang Peng;
张鹏;
Lu Yan;
芦燕
- 《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四边简支网架结构单点连接单自由度非结构构件的情况,利用传递函数法推导出非结构构件频域位移公式以及网架任一点频域位移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主附结构之间连接作用力的频域公式.其次研究主附结构频率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结构频域位移响应和网架杆件内力的影响,分析得出通过频率调谐作用,非结构构件可以有效地改变网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同时通过非结构构件与网架结构的相对运动,减弱网架结构的内力,减小主体结构位移.改变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和质量比分析可知,当频率比在1左右时,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一般可达40%;当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偏离1时,随着主附结构质量比的减小,主体结构的位移减小幅度降低;当频率比为0.7~0.8或1.1~1.2时,质量比在0.01~).02内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为10%~20%.
-
-
-
-
-
Lu Yan;
芦燕;
Zhang Yiming;
张一鸣;
Yang Ziheng;
杨子恒
- 《第二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PBEE方法开发的FEMA P-58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以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混凝土框架结构酒店进行分析.采用SAP2000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采用FEMA P-58第三卷提供的性能计算工具PACT建立该建筑的性能计算模型,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隔墙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修复成本.在保证其他因素为最佳估计值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模型的阻尼系数、构件能力和质量,得出三者对隔墙修复成本的影响的大小,结果为构件能力>阻尼系数>质量,其中重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