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5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5篇、会议论文190篇、专利文献2036388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结构工程师、建筑结构学报、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第三届建筑结构抗倒塌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大型建筑钢与组合结构国际会议、第四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文献由204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晓辉、吕大刚、李英民等。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36388篇
占比:99.96%
总计:2037203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研究学者
- 于晓辉
- 吕大刚
- 李英民
- 欧进萍
- 刘伯权
- 叶列平
- 吕西林
- 谢礼立
- 韩军
- 顾祥林
- 李杰
- 陆新征
- 韩建平
- 宋鹏彦
- 易伟建
- 杜宏彪
- 程绍革
- 罗文文
- 蒋欢军
- 郭子雄
- 丁梧秀
- 严久鑫
- 冯鹏
- 刘阳
- 吴昌勇
- 吴涛
- 周样梅
- 唐曹明
- 姬永生
- 孙静
- 张伟
- 张延年
- 张延泰
- 张金泉
- 徐之山
- 徐自国
- 时方鸣
- 曲哲
- 曹哲
- 李宏男
- 李明
- 李爱群
- 杨春艳
- 毕卫国
- 淳庆
- 秦天阳
- 管民生
- 翟长海
- 肖从真
- 苗启松
-
-
孙威
-
-
摘要:
在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模式的过程中,是否正确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提高效应,对破坏模式的判定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整体模型的方法可以考虑楼板效应,但存在建模复杂且分析耗时等缺点。为了简化分析模型并提高计算效率,通过研究楼板和梁的协同受力特征,推导出梁端转角和弯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拟合出适用的简化计算公式。应用简化计算公式对不同配筋条件下楼板-梁组合结构的弯矩-转角曲线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体建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通过简化计算公式得到的梁端弯矩-转角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十分吻合。
-
-
-
-
摘要:
1月6日下午,武汉地铁前川线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到位,北车基地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北车基地站位于京九街西侧,为路中高架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由主体、附属用房区、天桥及4个出入口组成。车站主体长153.0 m,站台宽12.6 m,主体总宽22.4 m。据介绍,车站在施工作业前,项目部通过建立BIM模型,预先在计算机中模拟建立数字化信息模型,仿真实体工程,模拟开挖、建设,寻找实施方案最优解,避免了后期的反复调整,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
-
曹宇航;
张晓伟;
张庆明
-
-
摘要:
为了建立建筑物内部爆炸毁伤效应的评估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墙结构建筑物连续多个房间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典型工况内爆炸作用下迎爆方向砌体墙的连续毁伤效应与房间内冲击波传播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房间砌体墙破坏形式的影响,内爆冲击波在相邻房间传播方式与起爆房间不同,整体分为两侧绕射波向中心汇聚阶段以及马赫波扩张2个阶段。基于系列工况的计算结果,得到了房间尺寸、爆炸当量和墙体厚度等因素对冲击波传播的影响规律。
-
-
李超;
杨晔
-
-
摘要:
为提高罕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效率,降低选波的不确定性。基于能量等效准则,提出基于梁柱等效刚度的弹性反应谱计算方法,并得到构件的刚度折减系数。以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通过不同地震作用下与时程法的对比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分析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与时程分析法相比,可极大减少结构的计算时间。
-
-
刘国杰
-
-
摘要: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设行业的进步,各个建设工程的规模呈现日渐扩大的形式,同时其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在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非常常见的组成结构,对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很多工程项目经过长期的使用后整体性能都有所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力不足。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确保整体结构安全,将其安全性提高,切实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正常使用,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
-
杨潇
-
-
摘要: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结构愈加复杂,如何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首要考量的任务。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较为常见,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抵御外部冲击影响,维护建筑质量和安全。但实际上,尽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却仍然有很多欠缺和不足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在了解结构受力情况基础上积极优化设计,以求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性。
-
-
蒋志军;
陈伟;
郑开彬;
段佐刚
-
-
摘要:
某建筑物裙楼及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进行结构挡墙外侧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发现结构出现严重变形与开裂现象。为了研究其原因,通过现场进行检测、鉴定,并结合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变形与开裂的根本原因为现有结构并未完全修建完成,已修建部分水平抗力尚不足以抵抗墙后填土水平土压力,为后期处理和加固提供了依据。
-
-
张朝;
黄正东;
熊仲明;
原晓露;
许有俊;
康佳旺
-
-
摘要:
为了研究地裂缝场地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地裂缝场地土与结构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跨地裂缝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框架结构位移角、层间剪力、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的定量分析,获得地裂缝对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及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在地裂缝场地表现出的非一致性加重了上部结构的损伤程度,结构中间跨的构件及节点破坏尤其严重,上盘结构的裂缝长度和宽度更大.框架结构跨越地裂缝是最不利的布置形式,动力响应尤为剧烈,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近地裂缝场地上盘结构的响应程度大于下盘,表现出“上、下盘效应”,在上盘0~20 m和下盘0~15 m范围内,框架结构破坏严重,在上盘30 m和下盘20 m外,结构反应显著减小.
-
-
李葛葛
-
-
摘要:
文章基于某一实际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检测出现的抗震钢筋材料性能不满足抗震规范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鉴定以及评估。对此,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其进行承载力复核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抗震性能上仍能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对框架柱采用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案,对比分析加固前后效果,证明增大截面法对结构抗震有明显提升作用,以期为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
-
祖庆芝
-
-
摘要:
由于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为明确地震震级及地震类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分别计算其在6度、7度、8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被破坏的情况。研究发现,地震过程中结构的破坏会导致结构加速度响应数值的减小,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层数变化导致的动力响应变化较大,远场地震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发展更快,消耗能量更多,结构被破坏也越严重。
-
-
Li Jintao;
李金涛
- 《第十一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本文针对不规则结构,考虑地震波的随机性,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进行了变刚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随机非线性分析研究.结构布置为平面L形竖向变刚度,采用基于物理的地震动模型,随机生成181条峰值加速度相同的地震波时程样本进行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的随机性能够使结构产生差别较大的响应,平面布置的不规则导致结构产生了较大的扭转,但是结构的整体侧移曲线形状仍然呈现出框架结构剪切型的特点.最后,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得到了结构薄弱层的地震响应的概率分布.
-
-
Li Xianjie;
李贤杰;
Yang Qiong;
杨琼;
Guo Yangzhao;
郭阳照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开缝钢板墙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的新型减震墙,目前主要用于多、高层钢框架或组合框架的新建工程中;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耗能支撑,在新建及加固工程中均有采用.本文以一个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工程为案例,在对原结构动力特性、抗震性能的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两种不同的减震加固方案,通过计算分析探讨开缝钢板墙以及屈曲约束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的减震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可以通过开缝钢板墙以及屈曲约束支撑的合理布置来调节结构的刚度分配,从而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开缝钢板墙及BRB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在强震中能够有效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结构构件损伤;减震加固方案一与方案二均能有效控制结构地震反应,方案二相比方案一减震效果更好但不明显,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加固方案.
-
-
-
SUN Kui;
孙魁;
CHENG Shao-ge;
程绍革;
ZHU Yi-xiu;
朱毅秀
- 《第28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以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为捕捉在低强度振动中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开裂行为以及框架自身发生开裂导致动力特性变化,采用强度小、持时短的白噪声进行扫频.采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试验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出试验模型完备模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各阶模态的楼层加速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适用于低强度振动中的动力特性识别;高阶模态对既有框架结构加速度响应贡献显著.
-
-
Zhang Hua;
张华;
Wu Jiaxin;
吴嘉欣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缺少图纸资料的建筑结构安全鉴定相对图纸齐全的项目较为复杂.某体育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网架屋盖结构,针对缺少网架部分图纸的项目特点,介绍了其安全鉴定程序和要求,列举了地基基础、框架结构部分、钢结构部分的检测方案,重点说明了网架整体平面布置、网架构件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网架材质性能、焊缝连接、防火和防腐涂层、支座连接、外观质量等的检测内容.根据检测数据和部分图纸对该体育馆进行了建模计算分析,得出混凝土结构部分与网架部分承载力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鉴定结论.
-
-
Qi Nianping;
齐年平;
Liu Hankun;
刘汉昆;
Tang Jiayun;
唐家云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九寨沟某九度区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墙体破坏情况,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进行分析,该建筑框架填充墙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填充墙产生斜向裂缝大量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起到耗能元件的作用,最大限度确保主体结构不受破坏.但同时存在屋顶女儿墙和局部过梁和轻质隔墙倒塌的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高烈度地区女儿墙尽可能不采用砌体女儿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女儿墙顶部采用现浇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加密女儿墙构造柱的间距.(2)地震逃生通道应对门窗洞口处过梁予以加强,以便于人员的疏散.(3)强轻质隔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
Qi Nianping;
齐年平;
Liu Hankun;
刘汉昆;
Tang Jiayun;
唐家云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九寨沟某九度区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墙体破坏情况,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进行分析,该建筑框架填充墙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填充墙产生斜向裂缝大量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起到耗能元件的作用,最大限度确保主体结构不受破坏.但同时存在屋顶女儿墙和局部过梁和轻质隔墙倒塌的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高烈度地区女儿墙尽可能不采用砌体女儿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女儿墙顶部采用现浇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加密女儿墙构造柱的间距.(2)地震逃生通道应对门窗洞口处过梁予以加强,以便于人员的疏散.(3)强轻质隔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
Qi Nianping;
齐年平;
Liu Hankun;
刘汉昆;
Tang Jiayun;
唐家云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九寨沟某九度区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墙体破坏情况,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进行分析,该建筑框架填充墙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填充墙产生斜向裂缝大量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起到耗能元件的作用,最大限度确保主体结构不受破坏.但同时存在屋顶女儿墙和局部过梁和轻质隔墙倒塌的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高烈度地区女儿墙尽可能不采用砌体女儿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女儿墙顶部采用现浇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加密女儿墙构造柱的间距.(2)地震逃生通道应对门窗洞口处过梁予以加强,以便于人员的疏散.(3)强轻质隔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
Qi Nianping;
齐年平;
Liu Hankun;
刘汉昆;
Tang Jiayun;
唐家云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九寨沟某九度区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墙体破坏情况,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进行分析,该建筑框架填充墙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填充墙产生斜向裂缝大量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起到耗能元件的作用,最大限度确保主体结构不受破坏.但同时存在屋顶女儿墙和局部过梁和轻质隔墙倒塌的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高烈度地区女儿墙尽可能不采用砌体女儿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女儿墙顶部采用现浇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加密女儿墙构造柱的间距.(2)地震逃生通道应对门窗洞口处过梁予以加强,以便于人员的疏散.(3)强轻质隔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
XIE Zhi-yuan;
谢致远;
LONG Xiao-hong;
龙晓鸿;
CHEN Xing;
陈星
- 《第26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分析的重要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快速有效地获得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非常重要.本文以一RC框架为对象,同时考虑结构材料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试样样本对,用OpenSees软件建模并对样本进行非线性分析,建立了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结构近似模型,继而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结构易损性曲线;并且将结果与响应面法得到的易损性曲线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结构近似模型精度较高,结果可靠,减少了非线性分析计算和样本对的选取量,有效提高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