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连续倒塌

连续倒塌

连续倒塌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0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4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140962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十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等;连续倒塌的相关文献由11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易、陆新征、易伟建等。

连续倒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4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40962 占比:99.67%

总计:141432篇

连续倒塌—发文趋势图

连续倒塌

-研究学者

  • 李易
  • 陆新征
  • 易伟建
  • 钱凯
  • 郝际平
  • 陈俊岭
  • 黄华
  • 杜永峰
  • 闫维明
  • 高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谭潜; 罗小峰; 徐翔鹏; 陈颖异; 张兴杰; 魏伏佳
    • 摘要: 重庆两江协同规划展示中心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形式,顶部通过大跨度桁架组合形成两江交汇的寓意,跨度达到39m,最大悬挑长度达到12.4m。建筑处在山地斜坡上,属于复杂的山地钢结构建筑。根据建筑场地及结构的不规则性以及超限情况,对复杂山地结构基础及主体结构进行设计;基于三维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体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对结构整体及局部稳定、穿层柱、桁架支撑钢框柱、钢桁架连廊、抗连续倒塌、施工顺序要求等关键项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加强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上述设计、分析与施工保障及加强措施,可以保证整个复杂山地钢结构的安全可靠。
    • 柯长仁; 刘迎澳
    • 摘要: 为研究加腋梁对RC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文章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设计了九个不同尺寸加腋的三层四跨RC框架。采用拆除构件法,在拆除底层中柱和边柱的情况下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表明加腋梁框架在拆除底层中柱时均未发生倒塌,且加腋梁框架KJ-L1的抗倒塌能力最好;拆除底层边柱时,未加腋框架及加腋框架均倒塌,但加腋梁框架倒塌时,框架整体的水平位移很小;加腋梁有利于节点区塑性铰的转移,使得框架在梁机制阶段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加腋长直角边C1对中柱柱端竖向位移起着决定性影响———C1越大中柱柱端竖向位移越小。
    • 任鲁明; 杨波; 孔德阳
    • 摘要: 为研究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对4个采用不同节点形式的1/3缩尺组合楼板试件在移除边柱工况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件主梁与柱的连接形式为平齐式端板(FEP)节点、反向槽钢(RC)节点、狗骨式(RBS)节点与栓焊混合(WUFB)节点,次梁与柱及次梁与主梁的连接形式为腹板双角钢(DAC)节点或剪切板(FP)节点。通过特殊设计的6点加载系统实现位移控制下的均布荷载作用,获得了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加载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破坏模式,并分析了抗弯效应、悬链线效应及楼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主梁节点,采用栓焊混合连接的试件具有较高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而采用反向槽钢连接的试件则具有较好的延性,采用狗骨式连接的试件具有最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对于次梁节点,采用剪切板连接的试件呈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而其他采用腹板双角钢连接的试件发生的是延性破坏;在边柱失效情况下,抗弯效应在抵抗连续倒塌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楼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在结构的大变形阶段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悬链线效应贡献较小,可忽略不计。
    • 黄华; 刘笑笑; 黄敏; 郭梦雪
    • 摘要: 工程结构局部破坏引起整体失效的连续倒塌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且连续倒塌问题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结构的临界状态异常复杂。已有众多学者对工程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展开大量研究,笔者对国内外工程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归纳了不同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板柱结构、组合结构和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连续倒塌机理、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总结了梁柱和梁板结构受力全过程计算模型等倒塌抗力计算模型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计算模型的不足;总结了采用加固方式提升抗连续倒塌性能的方法,并且从增强抗弯性能、压拱效应、悬链线效应、拉压膜效应以及改变受力体系方面分析不同加固方式对连续倒塌破坏机制的影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钟炜辉; 段仕超; 高迪; 谭政
    • 摘要: 为研究部分约束钢框架组合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机理,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1∶3缩尺的部分边界约束组合梁柱子结构的精细化数值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足尺模型,分析边界约束侧向刚度、边柱尺寸、边柱轴压比对部分边界约束下组合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弹簧约束系数n1时,增大侧向约束刚度对组合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较小;边柱尺寸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组合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发挥,当梁柱线刚度比处于0.6~1.1区间时,边柱尺寸越大,悬链线机制发挥越充分,组合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越好;边柱轴压比对不同机制抗力的占比影响不大,但会影响组合梁柱子结构的承载能力,当边柱轴压比取0.3时,组合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发挥最佳。
    • 王景玄; 李秋颖; 王文琦
    • 摘要: 为研究钢筋桁架组合梁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建立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桁架组合梁节点数值模型,分析中柱失效工况下该类节点的破坏机理和抗力计算曲线,以及钢筋桁架高度、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等主要参数对组合节点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钢管混凝土柱-RC组合梁节点,钢筋桁架组合梁节点的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峰值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2.5%和10%;因钢筋桁架在下弦钢筋屈服后上弦钢筋仍可以提供拉力,使得钢梁下翼缘断裂后承载力可以继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钢筋桁架高度和钢筋桁架钢筋强度主要对节点梁机制峰值承载力与极限承载力提升较显著,对悬链线机制峰值承载力影响较小,楼板混凝土强度对节点各阶段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并且会降低节点延性;综合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节点的抗力指标和位移延性指标发现,增加钢筋桁架高度和钢筋强度对节点的抗连续倒塌极限承载力具有有利影响,在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应予以考虑。
    • 钱凯; 李易
    • 摘要: 连续倒塌是整体结构系统的复杂力学行为,涉及极端荷载的不确定性、结构行为的强动力非线性和承载机制的超大变形特征。为了更好地应用已有抗连续倒塌研究成果,分别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试验、数值和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已有试验研究主要集中于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对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其他类型结构研究明显偏少,主要抗力机制的理论计算模型过于复杂,不利于工程应用,已有数值研究不能准确考虑大变形下钢筋黏结滑移失效、钢筋断裂和混凝土软化、破碎,准确性有待提高;现有研究基本没有考虑多灾害耦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导致研究结论不准确,不利于指导设计;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动力倒塌失效规律、不同类型结构的连续倒塌、整体结构系统连续倒塌规律、灾害相关的连续倒塌机理、面向多灾害防御的抗连续倒塌体系、面向工程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高效连续倒塌数值分析模型等。
    • 宋满荣; 胡忍强; 黄慎江; 刘辰谱; 何嘉轩; 柳炳康
    • 摘要: 对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C)平面框架进行了静力拆除底层边柱的试验及理论分析,探究了裂缝发展、变形能力、破坏模式及连续倒塌机理。根据试验框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状态,提出了边柱失效时简化的结构抗力分析模型,并推导出结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能量法建立近似的动力响应评估模型,根据试验框架静力加载荷载-位移曲线近似得到其在边柱瞬时失效时的动力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框架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弹塑性、塑性铰以及倒塌4个阶段;加载时试件的混凝土裂缝开展及破坏集中在失效边柱相邻区域框架梁两侧梁端结合部,除失效边柱外,其余框架柱以及失效柱远离区域框架梁端基本完好;框架在小变形阶段按梁机制受力,存在压拱效应及空腹效应;在大变形阶段不能按悬链线机制受力,由梁的受弯机制和空腹机制共同抵抗不平衡荷载;边柱失效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最大抗力达到60.9 kN,最终倒塌位移为430 mm,梁端转角为10.0°~15.3°,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 刘传平; 吴邑涛; 杨兴据; 邱璐; 林峰
    • 摘要: 高速通过的失控列车是高铁站雨棚结构的倒塌风险源,对雨棚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兼顾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引入一致多尺度有限元结构建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其应用于结构倒塌动力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以某高铁站的2个雨棚结构为背景,选取易受失控列车影响的区域建模,利用LS-DYNA建立多尺度模型。采用拆除构件法分析拆除柱后剩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行为,以考察雨棚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钢结构屋盖雨棚而言,拆除边柱、次边柱和中柱后,拆柱点竖向位移分别为17.6、13.1、12.4 mm,对应的梁端转角依次为0.0015、0.0011、0.0011 rad,均小于规范限值0.0096 rad,即钢结构屋盖雨棚在3种拆柱情形下均未发生倒塌;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雨棚而言,拆除边柱和次边柱后,结构均发生了局部坍塌,但坍塌未延续,即不会发生连续倒塌;拆除中柱后,拆柱点竖向位移为88.6 mm,对应的梁端转角为0.0077 rad,小于规范限值0.04 rad,即钢筋混凝土屋盖雨棚结构变形较小,未发生倒塌。
    • 姚志华; 罗开海; 保海娥; 齐娟
    • 摘要: 简要阐述北京某地库倒塌概况的基础上,对板柱节点的冲切承载能力、地基基础的差异沉降及其对地库顶板的受力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并从连续倒塌的角度,对地库倒塌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地库倒塌的完整链条。研究结果表明:(1)忽视重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的薄膜效应、边支座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到位,不能有效提供张拉薄膜的边界约束是造成车库连续倒塌的主要原因;(2)基础形式不一导致的差异沉降进一步加剧了顶板的张拉膜效应是催生此次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和防连续倒塌措施,可供今后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