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陈师曾

陈师曾

陈师曾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38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书法、篆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南方文物、收藏.拍卖、收藏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等;陈师曾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未君、朱万章、刘品三等。

陈师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99.7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6%

总计:384篇

陈师曾—发文趋势图

陈师曾

-研究学者

  • 杨未君
  • 朱万章
  • 刘品三
  • 刘曦林
  • 吕友者
  • 吴洪亮
  • 庞国达
  • 邹典飞
  • 闫春鹏
  • 陈保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子绪
    • 摘要: 作为时代转折中的重要人物,陈师曾这位具有开阔视野、善于“中西融会”的美术实践家和理论家,长期影响着中国画坛。通过分析陈师曾的代表作《读画图》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画面中的人物塑造与空间营造方式,可窥探画家如何融合中西绘画画理,创作出既矛盾又精彩的艺术作品,更可论证画家如何在“中西融会”“借洋兴中”的艺术观念下坚守中国画之艺术传统。
    • 花木君
    • 摘要: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有诗“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赞美一种花似神仙遗簪,花色雅致、花香怡人的花——玉簪花。玉簪花是文人雅士钟爱之物,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李苦禅等艺术家的笔下也常见佳作,2015年春,张大千的“玉簪花”作品曾拍出101.2万港元的高价。玉簪原产中国,又被称为白鹤仙人、白萼,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是中国的传统香花,历史上很早就有栽培。
    • 摘要: “美术留学研究”是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范畴,不可或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重点关注留学日本,并兼顾亚洲其他留学国的史料与研究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留学史料与研究研讨会”于2022年6月4日至5日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国内外30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并作了高质量发言。涉及20世纪早期美术留学状况的研究占此次会议的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前者如陈星对李叔同留日的研究、吕晓对齐白石与四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关系的梳理、陈捷对王寅在日交流活动的研究、战晓梅对廉泉东游的研究、王梓对陈师曾东京留学的研究、胡迪军对陈之佛留日情况的考察、彭飞的李桦赴日研究、蔡珩的张荔英研究。
    • 吴文豪; 何凯晔
    • 摘要: 陈师曾的教育经历既有中国传统的文人诗画教育,又在日本接受了博物学、美术等西方知识,形成了陈师曾在清末民初这一动荡时代中独特的艺术观点。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人视角,结合西方理论、绘画风格演进等翔实资料构建出《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反驳了当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唱衰论”,推动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时至今日仍是文人画研究的重要资料。
    • 肖正广
    • 摘要: 姚华(1876-1930)字一鄂、重光,晚年号茫父,系贵州在中国近代史中较为杰出的文人,《中国文学大辞典》载:“其与友人相聚,或争辩金石之伪,竟至攘臂;或诙谑百出,全屋鼎沸。陈师曾曾绘《莲华庵图》,以志其盛。其五十寿辰时,梁启超特作五古一首申贺,诙谐风趣,读之可见其为人。姚华和作一首,言志抒怀,滑稽生动,不亚梁(启超)诗。”
    • 李雷
    • 摘要: 20世纪上半期,在中西方文化、语言之间围绕着"气韵生动"发生了两次"跨语际实践"。先是翟理斯、宾庸等汉学家立足西方文化语境对该概念的翻译与介绍,将"气韵"与"节奏"对等,并最终形成rhythmic vitality这一主流译法。后有中国学者对相关译法的回译与解读,其中包含两种阐释模式:以陈师曾、黄宾虹等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有意识地回归、延续"气韵生动"的传统阐释;以滕固、宗白华为代表的现代学者则基于"节奏"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念、生命意识的高度契合对之进行现代赋义。两次"跨语际实践"以"节奏"为媒介隔空对话,共同参与了"气韵生动"概念的现代语义转换与跨文化传播,同时影响了中国艺术史的现代书写。
    • 李学春
    • 摘要: 尝闻陈师曾有言:"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唯书与画,授受渊源,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读中国绘画史,如绵延之山脉、浩瀚之江河,起伏跌宕,亘古神奇,或质朴简率之帛画,或古拙雄健之画像砖石,或富丽沉厚之敦煌壁画,或风流蕴籍之人文画,或重彩,或水墨,或工谨,或写意,风格万千,流派纷呈,然无不流露中华民族之思想、情感、观念、意趣,无不彰显中华民族强烈而独特之审美意识。
    • 吴伟
    • 摘要: 陈师曾的生平及其在美术领域的成就,今人多有研究,但他在南通任职期间的生活艺术轨迹未被重视.南通与上海便利的交通有助于陈师曾获得海派艺术的影响,南通相对开明的文化氛围为其美术实践创造了条件.陈师曾在南通的两年多时间内参与的美术活动(包括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美术交往、美术创作)为他日后成为中国画现代启蒙者、北京画坛的"盟主"积累了资本.
    • 桂立新
    • 摘要: 收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一件王国维先生旧藏拓片上,保存有陈师曾、姚华的珍贵题跋。2017年时逢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清华国学研究院、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单位,特别主办"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以志纪念。其中有件拓片展品位于墙柜一隅,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然而拓印内容乃大名鼎鼎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原碑无碑额,共217字,碑文分左右两部,右部136字,上下分四栏。刻于东汉建武年间,藏于西泠印社石室中。
    • 摘要: 王梦白Wang Mengbai王梦白(1888—1934),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彡道人、彡溪渔隐等。原籍江西丰城,父辈迁居浙江衢州,遂生长于此。少时在衢州城灯笼店、钱庄当学徒,天才早慧,自学绘画。28岁旅沪,从吴昌硕游。1919年,到北京任司法部录事。经陈师曾引荐,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科教授数年,后辞职,鬻画自给。其个性落拓不羁,恃才傲物,常面责于人,落落寡合,不谐时流。善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小写意动物名世,兼擅书法、诗词。其弟子以王雪涛、颜伯龙、梅兰芳最为有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