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溶胶
铝溶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22507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材料导报、石化技术与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2011(第九届)中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国际技术交流会等;铝溶胶的相关文献由552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加松、田辉平、高雄厚等。
铝溶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2507篇
占比:99.94%
总计:122581篇
铝溶胶
-研究学者
- 严加松
- 田辉平
- 高雄厚
- 张杰潇
- 张万虹
- 许明德
- 达志坚
- 邱中红
- 宋艾罗
- 朱玉霞
- 丁伟
- 刘中清
- 吴朝华
- 周丽娜
- 孙书红
- 张玉红
- 罗一斌
- 赵留周
- 郑云锋
- 杨辉
- 蔡进军
- 郭兴忠
- 黄校亮
- 俞佩勋
- 孙敏
- 张义兰
- 张忠东
- 张海涛
- 曹秀丽
- 李雪礼
- 杨健
- 段宏昌
- 潘志爽
- 王玲玲
- 田爱珍
- 石燕
- 祝兰
- 胡新平
- 胡炳谦
- 胡皖钦
- 舒兴田
- 薛飞
- 袁程远
- 谭争国
- 魏祥
- 于利民
- 卓润生
- 周岩
- 周岩明
- 周志文
-
-
张一帆;
王曲;
王刚;
刘鹏程;
张琪;
司瑶晨
-
-
摘要:
采用Ca^(2+)-Fe^(3+)掺杂的铝酸镧为辐射粉体基料,分别以磷酸二氢铝、水玻璃、硅溶胶和铝溶胶为黏结剂制备了铝酸镧涂层材料,将其涂覆于刚玉空心球砖表面,研究了黏结剂种类对涂层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溶胶为黏结剂所制得涂层杂质相对较少,为最佳的黏结剂选择;以铝溶胶为黏结剂的钙铁掺杂铝酸镧辐射剂在刚玉空心球砖表面的抗剥落性最好。
-
-
余茂林;
邓安仲;
沈海玉
-
-
摘要:
使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铝溶胶进行接枝杂化,并研究了铝溶胶、硅烷杂化铝溶胶掺量对水泥砂浆流动性及7、28 d龄期抗折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Zeta电位仪分别分析了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铝溶胶的接枝杂化效果及粒径分布的作用,并通过XRD及SEM测试阐述了硅烷杂化铝溶胶材料对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增强机理。试验表明:丙基三甲氧基硅可以显著改善铝溶胶的团聚现象,降低铝溶胶的平均粒径。硅烷杂化铝溶胶可以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对水泥强度发展有利的水化铝酸钙等产物的同时,降低了氢氧化钙在水泥砂浆试件中的取向性和集中程度。当铝溶胶、硅烷改性铝溶胶掺量分别为1.5%、1%时,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同时具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和密实性。
-
-
-
-
摘要: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84093.1公开(公告)日:2022-08-09申请(专权)人:常州诚鉺正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摘要:本申请涉及废气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砷烷磷烷特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体积比为1∶(0.1~0.3);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纳米活性氧化铜、活性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所述纳米活性氧化铜的比表面积大于100 m^(2)/g;所述纳米活性氧化铜的比表面积大于100 m^(2)/g;所述组分B为铝溶胶。
-
-
石巍
-
-
摘要:
本文简述了兰州石化三叶公司铝溶胶装置冷却循环水目前的运行模式,具体分析了依赖催化剂厂循环水运行存在的问题,利用车间现有设备,构建铝溶胶装置冷却循环水内循环系统,实现反应釜夹套冷却水的自循环功能。
-
-
郭硕;
于善青;
田辉平
-
-
摘要:
阐述了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中常用黏结剂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铝溶胶、胶溶拟薄水铝石、硅溶胶、硅铝溶胶和磷铝溶胶的组成、制备方法及胶溶机理,并对FCC催化剂黏结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复合黏结剂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复合黏结剂属于亚稳体系,对于它的稳定性、聚合度、胶溶机理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熊晓云;
胡清勋;
赵红娟;
高雄厚
-
-
摘要:
对工业拟薄水铝石做了深入表征,并详细研究了拟薄水铝石胶溶酸铝比、催化剂中拟薄水铝石含量以及铝溶胶含量对催化剂重油分子裂化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拟薄水铝石酸化酸铝比(体积质量比,mL/g)从0增至0.20,孔体积从0.39 cm3/g降至0.27 cm3/g,酸化后酸量先增加后减少,同时催化剂的孔体积下降,重油转化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催化剂中拟薄水铝石质量分数从10%增至25%,催化剂重油转化能力逐渐增强,但随着拟薄水铝石含量的增加,重油产率下降趋势逐渐减小;铝溶胶含量增加将导致催化剂孔体积下降,催化剂重油转化能力下降.
-
-
徐元德;
葛际江;
宋龙飞;
张宇豪;
杜晓娟
-
-
摘要:
针对高强度铬冻胶堵剂普遍成胶过快的问题,通过优选阳离子聚合物并利用铝溶胶对配方进行优化,制得适用于深部调剖的阳离子聚合物有机铬冻胶堵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二元共聚物有机铬冻胶,其阳离子度越低,成胶时间越长;铝溶胶可以有效延缓阳离子聚合物有机铬冻胶成胶时间,并能提高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阳离子聚合物有机铬冻胶体系最优配方为0.8%聚合物Y5(阳离子度5%)+0.3%醋酸铬+0.2%铝溶胶,90°C下的成胶时间为55h,成胶后弹性模量为16.6Pa,属于高强度冻胶;该冻胶堵剂注入性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和耐温抗盐性,封堵率可达96%以上,满足深部调剖对堵剂的要求。
-
-
常闯;
万隆;
宋冬冬;
李建伟;
刘莹莹
-
-
摘要:
以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硝酸为胶溶剂,制备铝溶胶,并以凝胶时间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体系胶溶过程及溶胶喷雾造粒法制备的球形刚玉磨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体系胶溶过程及其性能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酸铝比(n(H+)(AlOOH))与初始固含量,并确定铝溶胶最佳制备条件为:胶溶温度70°C,酸铝比0.07,初始固含量35%(质量分数).与高温熔融法制得的刚玉磨料相比,溶胶喷雾造粒法所制备的刚玉磨料一次晶粒较细小,晶型完整,粒度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球形度.将不同工艺制备的刚玉磨料配制成质量固含量为5%的抛光液对不锈钢工件进行抛光,结果表明,与高温熔融法相比,用溶胶喷雾造粒法所制备的刚玉磨料对不锈钢工件抛光后,工件表面的一致性较好,表面粗糙度为0.045 μm,降低了76.6%.
-
-
张涛;
丁伟;
许鹏;
郑云锋;
左少卿;
高雄厚
-
-
摘要:
以酸性硅溶胶、碱性硅溶胶为原材料,考察了6种不同酸碱性质的硅溶胶与铝溶胶按硅铝比(质量比)1∶1混合后的凝胶情况和稳定性,并分别以铝溶胶、酸性硅溶胶与铝溶胶、碱性硅溶胶与铝溶胶为黏结剂制备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对其孔结构、酸性及酸量进行分析,考察了引入部分硅溶胶的FCC催化剂在性能上的变化.结果表明:硅溶胶与铝溶胶混合凝胶程度及稳定性受硅铝溶胶的浓度及pH值等因素的影响.酸性硅溶胶与铝溶胶不能直接混合,但可以用蒸馏水先稀释再混合,则不发生凝胶;碱性硅溶胶不能与铝溶胶直接混合,可调节碱性硅溶胶pH值为1~7;硅、铝混合溶胶催化剂与铝溶胶催化剂比较,孔体积和B酸、L酸的酸量减小,比表面积增加.
-
-
史君;
段雪;
陈颖
- 《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采用乙二醇分散的铝溶胶原位聚合得到铝溶胶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在此基础上采用DSC对PET/Al2O3材料进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Al2O3粒子在PET的结晶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成核作用,随着Al2O3质量分数增大,PET的结晶峰和初始结晶温度均向高温区移动.
-
-
- 《2007年全国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的水解缩聚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丙醇铝的水解缩聚产物硅溶胶和铝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硅铝溶胶增强有机/无机复合薄膜;采用乌氏粘度计、TG/DTA、FTIR、UV-VIS、金相显微镜、铅笔硬度测试方法及划格法对涂膜液及薄膜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的涂膜液稳定性较好,MTMS水解缩聚产物与硅溶胶、铝溶胶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结构,基本骨架由Si-O-Si、Si-O-Al、Al-O-Al组成;铝溶胶的引入提高了薄膜的耐热性能及薄膜硬度,但KH-570改性的效果不明显;薄膜对PC片有增透效果,涂膜液陈化2 d后,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薄膜的增透效果更理想;加入KH-570改性铝溶胶后薄膜的表面平整性得到改善.
-
-
-
-
陈枚燕;
晏永祥;
刘少峰;
陈启杰
- 《2011(第九届)中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国际技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实验利用水溶剂法,以普通阳离子淀粉(C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DADMAc)、铝溶胶为原料,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制备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ACS)。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0.54%,单体用量为50%,铝溶胶加入量为3.5%,反应温度为55°C,反应时间为3h,H2O:St=2:1,可制得氮含量约为0.58%的ACS,高于普通的阳离子淀粉CS(0.3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的铝含量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应用于脱墨浆中,最低白水浊度为5.2NTU;最高灰分含量为23.27%。在用量低于0.5%时,能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具有助留和增强的双重作用。通过在浆中加入相同量的ACS和CS进行比较,发现ACS的絮凝作用和助留效果均优于CS。
-
-
张云众;
姚艳敏;
饶贵久;
陈苏婷
- 《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以铝粉为铝源制得铝溶胶,加入胶凝剂制得凝胶,利用油柱法成型,经陈化、烘干和焙烧制得球形活性氧化铝,其结构稳固,孔容大,强度高,活性高,目前在黎明化工研究院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广泛用于蒽醌加氢、有机脱硫、烯烃除炔、气体净化等化工、医药、环保等加氢催化和吸附脱除领域。
-
-
-
陆静娟;
杨辉;
郭兴忠;
张俊;
张瑞捷
-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的水解缩聚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聚产物硅溶胶及异丙醇铝制备的勃姆石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硅铝胶改性甲基硅树脂耐磨薄膜;采用TG/DTA、FTIR、UV-VIS、金相显微镜及铅笔硬度测试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硅树脂、硅胶、铝胶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结构,基本骨架由Si-O-Si,Si-O-Al,Al-O-Al组成;添加铝胶后,提高了薄膜的耐热性能以及薄膜硬度;薄膜对PC片的可见光透过率有一定的增透作用;铝胶的掺杂使薄膜表面不平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