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36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时事报告、黑龙江史志、历史教学问题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等;铁器时代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冯玉秀、刘藏之、朱子等。
铁器时代
-研究学者
- 冯玉秀
- 刘藏之
- 朱子
- 朱玉英
- 李昆声
- 杜建民
- 王德兴
- 郁龙余
- 1
- O.A. Lopatina
- Robert McCrum
- Vivian
- W.H.曼宁
- 丁子
- 丁学明
- 万欣1
- 亭云
- 任丹
- 任开兴
- 何文竞
- 何蕾蕾
- 何金龙
- 傅振伦
- 冯刚
- 冯瑞生
- 刘亦帆
- 刘永忠
- 刘法祥
- 叶伟
- 君冈
- 吴婷
- 吴孟雪
- 吴晓群
- 吴曼琳
- 吴绪银
- 吴贵芳
- 吾伦
- 周万利
- 周向永
- 周宇
- 周慧(著)
- 周振铎
- 周正和
- 周金泉
- 唐兰
- 唐荣俊
- 夏朝阳
- 夏辰
- 夏雷鸣(摘)
- 奈亚(绘)
-
-
姜兴生
-
-
摘要: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升维即前瞻性。升维智慧是人类对事物发展的先知判断,料定在所掌握的空间内变化,从而达到预先认知事物的属性。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结果为导向,而又以此为起点,在新的认知上所作所为。升维智慧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在人类发展与进化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所从事劳动,人类的文明发展时代历程有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
-
-
毛卫民;
王开平
-
-
摘要:
铜器时代的发达程度对人类文明的早期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以至西方出现了强大的奴隶社会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而中国未出现奴隶社会和激烈的阶级矛盾。东周末期诸侯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争战不止,并带来了中国的统一。随后,以融合为特征的中华文明在发达铁器技术支撑下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能力,进而在鲜有对外扩张战争的条件下以交流、融合的方式实现了巨大的中国版图和大一统的传统。中央集权专制帝国时期中国频发农民起义,激烈的阶级矛盾也推动着朝代的更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积极逐利特征以及发达铁器技术所支撑的强大军力使西方文明得以借助战争手段不断对外扩张。在基督教广泛传播的范围内,非融合特征导致西方社会演变出了复杂的多政权共生体;由此西方社会不仅推行对非西方族群的征服和盘剥,而且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也频发战争。西方的中世纪鲜有农民起义,国家、民族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
-
-
-
摘要:
历史学家常常以材料的名字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后续的水泥时代、钢时代和硅时代。材料科学一直是物质进步的基础,虽然现在不再以材料发展来划分时代,但是材料依然是各个学科的基础,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中国新材料产业目前还处在爬坡的阶段。尽管中国是原材料大国,但材料深加工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尤其是关键材料。10%左右为国际领先,60%~70%处于追赶过程中,20%~30%与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
-
何蕾蕾
-
-
摘要:
《铁器时代》出版于1990年,是一部正面描写南非种族隔离战争的作品.小说主人公卡伦太太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血腥的南非,并深切体验到种族隔离使国家产生分裂,对生命造成了重大伤害的事实.文章借鉴朱迪斯·巴特勒的战争伦理,对人类生命的脆弱特质得以体认.此外,本文通过对卡伦太太行为的分析,意在探讨人类极易遭受暴力的特质、回应暴力的方式和需承担的伦理责任.而所谓的"非暴力"的伦理体系,其核心则是承担责任以及道德方面的伦理挣扎,这一体系不仅指抗击暴力的正义之举,还包括对所有人生命的尊重与保护.
-
-
祝传海
-
-
摘要:
纵观古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往往可以看作是一部材料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不同历史阶段也是以材料和工具作为标志,譬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对材料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决定着文明的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所以人类从未中断过对更好的材料和与之相适应的先进工具的追求。20世纪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兴起,不仅促进了新材料的制造和科技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并变革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
-
-
-
摘要:
最近,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尊留着独特发型的小型凯尔特神像。这种前短后长的发型被称为艦鱼头,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非常流行且极具争议。这尊留着相同发型的铜像高约5厘米,出土于英国剑桥郡的一处铁器时代遗址,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就像2000年后的摇滚乐手那样,这尊神像的刘海和两侧头发都剃得很短,背后留长,甚至还留着跟他们相似的小胡子。
-
-
何文竞
-
-
摘要:
墩形遗址(简称土墩)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只要有人类定居的地方就会有土墩遗留下来。其形态和规模差别很大,小型土墩直径只有数米,大型土墩直径可达几十甚至上百米;其功能也不尽相同,绝大多数土墩是墓葬或墓葬群,从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铁器时代。
-
-
-
-
摘要:
克罗地亚:古代沉船伊洛维克岛附近的亚得里亚海浅水区发现了一艘公元前2世纪的沉船,这艘木制商船长约21.3米,用木楔固定在一起。沉船的残骸落在松散的沙子上,需要在遗址周围修建水坝来保护沉船遗址。丹麦:6世纪黄金丹麦西南部一处铁器时代房址中发现了1500年前的黄金窖藏,总重M约0.9千克,共22件,带有以前从未见过的符号和图案。
-
-
-
李劲松;
奈亚(绘)
-
-
摘要:
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进入青铜器、铁器时代,金属工具为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也缔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天工开物》在《五金》《冶铸》《锤锻》等章,记载了中国古代矿冶铸造技术方面的辉煌成就。黄金"黄金为五金之长",是五金中最贵重的,一旦熔化成形,很难再发生变化,这是黄金之所以珍贵的原因。
-
-
袁晓
- 《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根据对伊犁河上游早期铁器时代墓葬的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认为以穷科克一号墓地、索墩布拉克墓地M7、乌吐兰墓地M7为代表的遗存为第一期,以索墩布拉克M33、乌吐兰M5为代表的遗存为第二期.其绝对年代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推断第一期年代在1000-300BC左右,第二期年代在300-100BC.第一期文化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吸收了中亚的因素,如折肩钵、管流罐等,其中索墩布拉克墓地因位于西部,与伊犁河下游塞人和乌孙的遗存有较高的相似性.第二期偏室墓向东、北、西三个方向扩散,陶器的传播比偏室墓更广,在塔里木盆地及周缘都有发现.在第二期也出现了少量阿勒泰地区的典型陶壶,可见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伊犁河上游所发现的彩陶纹饰几乎在察吾呼文化都能找到原型,垂带纹可能还受到了苏贝希文化的影响,楚斯特文化的彩陶也囊括了伊犁河上游所有的彩陶元素,包括在察吾呼文化不见的逗号纹和圆点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