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7-12-09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会议文集: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自19世纪末甲骨文的发发现以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作为考古实物资料的一部分,出土文献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出土文献”一词是近年来才在学术界流行的,就其概念而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在我国,出土文献的发现古已有之,20世纪以来更是随着考古发掘活动大规模的重见天日,其研究目的不再仅仅为了“证经补史”,相反的,出土文献的研究成果影愈来愈影响着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在研究方法上,以诸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理论作为基本研究方法,多线考虑,尊重史实.当然,出土文献也有其自身和研究过程中的局限与不足.本文将从出土文献的概念梳理、我国古代及二十世纪以来重要出土文献介绍、出土文献研究之成果简述、研究出土文献的方法论及出土文献的局限性五部分为内容,从多方面综合讨论出土文献的发展与影响.
  • 摘要:根据对伊犁河上游早期铁器时代墓葬的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认为以穷科克一号墓地、索墩布拉克墓地M7、乌吐兰墓地M7为代表的遗存为第一期,以索墩布拉克M33、乌吐兰M5为代表的遗存为第二期.其绝对年代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推断第一期年代在1000-300BC左右,第二期年代在300-100BC.第一期文化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吸收了中亚的因素,如折肩钵、管流罐等,其中索墩布拉克墓地因位于西部,与伊犁河下游塞人和乌孙的遗存有较高的相似性.第二期偏室墓向东、北、西三个方向扩散,陶器的传播比偏室墓更广,在塔里木盆地及周缘都有发现.在第二期也出现了少量阿勒泰地区的典型陶壶,可见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伊犁河上游所发现的彩陶纹饰几乎在察吾呼文化都能找到原型,垂带纹可能还受到了苏贝希文化的影响,楚斯特文化的彩陶也囊括了伊犁河上游所有的彩陶元素,包括在察吾呼文化不见的逗号纹和圆点纹.
  • 摘要:量制作为度量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周时期是中国量制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因此东周量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东周量制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逐步深入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清末以前(依赖文献进行研究的萌芽阶段)、清末民国时期(实物考证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初步发展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实物与文献紧密结合的深入发展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综合研究阶段).目前,东周量制研究在器物、制度、社会背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但同时也面临因文献和实物材料匮乏带来的诸多困境和不足,需要研究者坚持“二重证据法”继续深入研究.
  • 摘要:古代军事防御不仅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需要,更是生活在城市中居民的基本需求.由于社会动荡,导致战争频发,使得人们不得不修筑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维护自身安全.本篇文章以山东平邑县南武城为重点,结合考古材料,对南武城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对山东地区古城军事防御模式进行全新解读,并且与山东地区城址的防御模式对比、分析,总结出南武城作为军事重镇的特殊意义.
  • 摘要: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漆器将巴蜀地区具有完整漆器生产工艺的时间上溯到战国早期,是研究巴蜀漆器工艺起源、发展的重要材料.已有的研究也都集中于漆器工业的分析.本文欲摆脱对漆器所体现出的宏观规律的研究,而着重探讨漆器背后所蕴含的有关行为和思想,试图建构一个动态的历史画面.
  • 摘要:盘鼓舞作为汉代乐舞百戏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汉代人们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本文结合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主要从盘鼓组合、手持道具、舞服、舞姿等方面对现已出土的盘鼓舞图像进行分析.将盘鼓舞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并通过研究盘鼓舞在各区域的特征,比较各地区的舞者形象.
  • 摘要:马面是中国古代城墙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冷兵器时代的城市防御战争中起到了独具特色的作用.依据已有考古发掘资料可以看出马面大致产生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中国古代马面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始期--先秦时期;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鼎盛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近代以后随着武器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马面日趋衰落.
  • 摘要:唐宋时期,浙东越窑核心区(上林湖地区)的龙窑为单向开门.结合龙窑门向的改建规律,寺龙口Y1下应叠压有至少四条不同时期的窑炉.若以窑炉变迁为切入点,对该窑场遗迹现象进行整合,可得见该窑不同时期作坊与窑炉的成组对应关系.此外,这些规律也普遍适用于浙东越窑的其他窑场.
  • 摘要:本文对汉代12座墓顶含星图的壁画墓进行详细考察,分析星图的墓葬情境及图像特征,发现星图使用人群不广,星图兼具科学性与象征性,且星象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并延伸探讨汉代天文知识的产生与运用背景,对政权维系与日常生活开展的意义.笔者推测,在汉代人宇宙观的支配下,墓顶含星图的现象或许指示了仅仅墓主人个人或丧葬操办者对星图有偏好,将其可能具有的图像范本提供给画工发挥,并且在丧葬绘画行业的部分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构图技法.
  • 摘要:本文以东汉李冰石人为中心,用形式分析和语境还原的方法讨论其材质、姿态、颜面特征以及体量等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李冰石人是东汉时期的社会理想、地区风尚和特定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出都水掾和雕刻者对具有神异色彩的历史人物——李冰的想象和形塑.
  • 摘要:邺城是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在中古时期城市形制与布局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往对于邺城地区城市与墓葬的空间布局问题己数有研究,在前人研究及已刊布材料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指出邺城地区城市与墓葬间的相互关系与其所处地理单元结构有着内在联系.同时,结合该地区所出墓志中提到的地名信息,本文钩稽出墓志所记地点信息变化背后的政治逻辑,为解读邺城地区城市与墓葬空间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摘要:本文全面梳理了目前所见的高句丽文字瓦当材料,通过与中原汉晋时期及辽西地区三燕的文字瓦当进行比较,总结出高句丽瓦当文字在字体、文字位置、文字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 摘要:自四千年前齐家文化出现青铜镜开始,我国青铜镜背上的图案便有着明确的构图方式:中心对称、轴对称以及四分区.直至唐宋时期逐渐打破了过去的布局形式,出现了以整个镜背作为主体的设计思想,而这一转变几乎始终伴随着人物故事镜的发展与演变.本文通过对考古报告、出版著录唐宋铜镜等资料的研究,论证此种变化有着盛唐准备期、中唐剧变期、晚唐宋金成熟期等三个阶段.并指出其与螺钿镜的出现、多种领域的手工艺技法融入铜镜的制造过程、唐末五代山水画的逐渐成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摘要:明代五爪龙纹的使用规制是一个文献记载不明且学界分歧显著的问题.本文以明代五爪龙纹瓷的使用人群为线索,有针对性地考述了明代礼仪制度对五爪龙纹使用的规定,系统审视了明代五爪龙纹瓷的使用情况,提出明代礼仪制度下,皇帝、亲王、郡王和大乘法王都有资格使用五爪龙纹,但除皇帝外,余者不能擅自生产龙纹器,官民禁用龙纹,但其御赐者不在禁列;明代五爪龙纹的使用规制不仅着眼于身份等级的配享,更注重于来源途径的合法;明代五爪龙纹瓷的使用情况在嘉靖朝前后发生了显著改变,嘉靖之前符合礼仪制度,且不存在超逾级别的特赏,嘉靖以来,出现了违背禁限的现象,成为晚明社会“僭礼坏乐”的真实写照.
  • 摘要:汉代壁画和画像中有一些特殊的图像,表现为一个大神两臂分别拥抱伏羲和女娲.学界多认为中间的神祇是“高禖”神.图像的内涵并非如此,而是表现汉代最高天帝“太一”分开阴阳、创造万物的情形,且多出现在以昆仑、西王母和天门为中心等升仙信仰环境中,其本身就是信仰的一部分,反映了时人对“太一”的崇拜.
  • 摘要:作为汉代墓葬图像中并不太主流但却十分特殊的一类元素——汉代墓葬画像石里的熊形象,历来被多数学者认定为方相氏.近年,又有文章称四川地区的吐舌状陶塑造像为方相氏.作为我国古代驱鬼逐疫的一位神祗,文献记载中的方相氏具有蒙熊皮、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等明显特征,将这些特点对照考古实物材料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先前的认定颇有可商榷之处.故笔者将先前学者们已经认定的方相氏图像按地区和时代进行了分类,并一一进行辨析.而对于吐舌状陶塑,笔者认为,这批材料与方相氏相距较远,还应认定为镇墓佣较为合适.文章最后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墓葬图像研究进行了简要讨论.
  • 摘要:岩画的制作技法与表现形式等问题是岩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此关注较少.《玉树岩画——通天河卷》一书的出版,通天河流域的岩画资料公之于众,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岩画的特点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材料.本文对通天河流域岩画进行整理归纳,发现该区域岩画的制作技法包括七种:密点敲凿、疏点敲凿、划刻、密点敲凿加划刻、疏点敲凿加划刻、划刻加磨刻、涂绘,表现形式包括四种:通体表现的剪影式、线条勾勒的轮廓式、线条轮廓式加装饰、线条表现躯干的肢干式,按现有行政单位统计分析流域内曲麻莱县、称多县、治多县、玉树市的岩画制作技法、表现形式,推断其时代上限为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区、三期.
  • 摘要:本文对新疆地区的洞室墓进行谱系探索,认为新疆地区的洞室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青铜时代的洞室墓受到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影响.第二阶段早期铁器时代的洞室墓最早兴起于伊犁河流域的穷科克一号墓地,随着时间的推进,洞室墓在第二阶段晚段和第三、第四阶段形式变得多样化.并先后从伊犁河流域扩展至北疆、天山北麓一带和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新疆地区洞室墓传播路线,最终为洞室墓扩展至全疆奠定了基础.
  • 摘要:湖北襄阳樊城区菜越三国墓中出土的陶楼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显示出的外来风格尤其引人关注.陶楼形制为犍陀罗窣堵波与汉式高楼的结合;门扉上的有翼人像源自犍陀罗扛花童子;建筑装饰体现出“菩提叶-覆钵塔-佛像”的组合;屋脊顶端的菩提叶鸱尾是后世受花的前身;塔刹顶端的月形兽是新月刹尖与楚地巫术的结合.为研究早期佛教、佛塔以及佛像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摘要:金乡县光善寺银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唐代金银器,涉及饮器、食器、容器、法器四类.从唐代金银器的各期特征和标准器来看,这批器物应是分属唐代各个时期的并且封存于晚唐.光善寺银器为研究唐代金乡地区的佛教状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通过部分器物的文化因素分析,可以对唐代佛教文化、饮茶文化等作出有益补充.
  • 摘要:鸣镝是冷兵器时代一种很特别的武器,在古时主要为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本文在收集我国出土鸣镝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分体鸣镝和一体鸣镝两大类,分别进行形制分析,并对其时代特征、分布和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讨论.
  • 摘要:人字栱是我国中世古建筑的标志性构造之一,其在中世之前及之后几乎难以见到.慢慢中世近五百年中,仅北魏以降因人字栱在北方普遍流行,材料甚丰,讨论颇多.而汉魏晋至北朝早期人字栱的前期孕育、高句丽壁画墓中人字栱的大量涌现、北朝同期南朝人字栱的发展状况等相关研究几为空白,往往作为北朝中后期研究的附属信息一笔带过.本文通过分析北魏以前东北、河西地区及北魏平城自身出现的人字栱形象材料,明确北魏平城及洛阳时代檐下斗栱的形式来源;通过分析北魏人字栱典则诞生及成形的过程,探究当时建筑艺术中胡风多元与汉化典则之间此消彼长之关系,以及人字栱从具备出跳功能沦为扶壁栱的转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字栱在高句丽墓葬中出现的时间及地域,明确其地人字栱实为汉人移民带入,并参考东北本土前规,融以北魏石窟新意;通过分析江左六朝墓葬石门使用制度,对本无人字栱地方传统的南方人字栱来源作出推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南朝墓葬石门上的人字栱造型演变序列,对南朝人字栱进行分期研究,明确曲脚人字栱仅是萧梁中期之新风,为陈所弃却北传,深刻影响北朝中后期建筑艺术,最后经由北周、北齐的扩大和改造造就隋唐时期古典建筑发展的高峰.
  • 摘要:本文主要从弦乐器、管乐器及打击乐器的角度简述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中出现的乐器并加以分类研究,并与中原同时期壁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乐器壁画的分类研究与对比研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对集安高句丽壁画的发展演变产生新的思考.
  • 摘要:宋代是广州城市建设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子城、东城与西城三城并立的局面在此阶段形成,并对后世的城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以往受限于考古工作的进展,相关材料较少,宋代广州城的研究多通过文献与实地调查等方法开展,对城墙范围与城内布局作考证.近年来考古材料有所增加,本文试以广州考古发现的宋代城墙遗迹为基础,结合古代文献、前人研究与同时期其它遗存等,对宋代广州城新筑与增筑城墙的营造情况进行初步探索,包括城墙的基本结构、建材使用、城墙的营造年代及其变化特征等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宋代广州城城墙营造呈现出延续性、时代性、地方性与普遍性结合的特点.
  • 摘要: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卷中地理方位与河水流向的考辨及鸟瞰图复原,将图中景物代入到北宋东京地理模型中,对图卷所反映的地理位置进行颠覆性的重构,将图中的河流、城门、桥梁推定为蔡河、新门(崇明门)与新桥,并对图中主要建筑及景观进行了重新考证,另在卷首新发现了北宋东京外城南墙的图像.
  • 摘要: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了六条完整的带具,其中包括了极具特色的蹀躞带,本文将这批材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重新梳理辽墓中出土的带具材料,从带具的类别入手,研究总结蹀躞带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其次,辽墓中随葬带具及带具的组合关系也体现了性别、族属、等级等不同的含义,如捍腰多为女性墓主所有,相应蹀躞带则多属于男性.同时,通过与现存唐与突厥时期的蹀躞带图像与实物材料的比较,以此探寻辽代蹀躞带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意义.
  • 摘要:自2012年6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受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博物馆委托,对其征集并入藏的100余件元代碑刻进行整理与研究.在该批元代碑刻中,包括以墓碑类碑刻50余通,普遍形制完整,碑文较易识读.该批墓碑的原立石地点多为今山东、河北南部及山西东部地区,年代覆盖有元一代.本文为整理与研究该批石刻的阶段性成果,简介整理的工作方法与初步研究判断,认为该组墓碑比较能够体现出金代以后,此地区作为北方与中原冲突核心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思想变化,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