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864篇,主要集中在人类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9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560篇;相关期刊463种,包括化石、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等;旧石器时代的相关文献由89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星、卫奇、裴树文等。

旧石器时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9 占比:58.22%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2.46%

专利文献>

论文:560 占比:39.33%

总计:1424篇

旧石器时代—发文趋势图

旧石器时代

-研究学者

  • 高星
  • 卫奇
  • 裴树文
  • 李超荣
  • 冯兴无
  • 张双权
  • 周振宇
  • 张乐
  • 陈福友
  • 冯小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覃小红
    • 摘要: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这句出自白居易《缭绫》的诗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缭绫丝织品的精美,其花纹宛如山中白云、南飞秋雁,被染作碧绿色堪比江南春水,织为服饰更显光彩灵动。正如古诗词的记载,纺织品不仅是“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是最早发明纺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同时也是纺织产业大国,其年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10。
    • 罗佳颖
    • 摘要: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承载着劳动文明,浓缩着古今智慧的结晶。回溯旧石器时代,人类在田间山野遍寻杂草野菜,使用简单的工具捕抓野兽飞禽,饮食文化就此诞生,并伴随着人类的繁衍而生生不息、千变万化。但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只关注食物的获取方式和加工手段,近代早期为研究食物而产生的营养学只研究饮食的营养价值等形而下的层面,仅仅关注到了食物有形的物质层面的价值。直到20世纪中期,才诞生了饮食人类学,将饮食作为文化的窗口,把握饮食在文化方面“形而上”的规律和特征。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形式之一,对于研究某一民族或国家的制度、文化、对外交流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意义,甚至曾有人说过,“食物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史。”
    • 陈国兵; 束鹏芳
    • 摘要: 优秀试题一【原题呈现】(2021年苏州卷)1.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 韩如月; 马新月
    • 摘要: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旧石器考古遗址,是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远古人类历史的钥匙。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总长度的99%以上。据统计,中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约有2000处。然而旧石器遗址不同于其他时代的遗址,其本身就具有可观赏性差、可读性差等不利条件,旧石器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其相关的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也相对较少。通过文献研读与实地调研,分析泥河湾遗址群、周口店遗址、水洞沟遗址以不同的管理和传承模式将旧石器遗址与文化遗产传承有机结合起来的案例,对具有代表意义的遗址的利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中国其他旧石器遗址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找寻可以借鉴的经验。
    • 郭伟民
    • 摘要: 1949年以来,湖南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绩,通过七十余年的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构建了距今50万年至10000多年间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区域类群和年代序列,较为完整地建立了距今10000年至3800年间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社会的时空谱系。湖南的史前时代由此变得清晰,湖南史前史可据此书写。考古成果展示了湖南史前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考古发现揭示了湖南史前人们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湖南史前的辉煌创造,不仅是湖湘文化之源,还积极融入和引领了多元一体早期中国文明化的进程。
    • 美弗雷德里克·塞勒特; 陈淳(译)
    • 摘要: 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亚瑟·杰里内克将杰内斯特(Geneste 1985)对旧石器时代中期操作链的技术研究形容为:“它是旧石器时代史前学中最具创新意义的研究之一。它指出了对石器工业研究新维度的认识,并应作为众多探索的起点”(A.Jelinek 1991:27)。究竟什么是“操作链”,它的创新之处何在?
    • 康亿平
    • 摘要: 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山海经》述异记将水晶神化,《韩非子》太真外传将水晶灵化。古人赋予水晶很多充满诗情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皆为其赞叹。一个古称,一则典故,一种美誉,一段异趣。从旧石器时代被发现,历经几百万年,穿越古今,水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旧被人们喜爱。
    • 张改课
    • 摘要: 零台面石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因素,对于研究古人类的石器加工技术和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零台面石片在贵州有着广泛的分布,深刻地影响了当地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零台面石片可能由不同的剥片技术制作而成。以锐棱砸击法制作的零台面石片在云贵高原及其边缘地带集中分布,这类石片很可能起源于黔西—黔西南地区,起源时间不晚于晚更新世中期,其在该地区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潘浩
    • 摘要: 在我国,叫观音洞的地方有很多,仅粗略上网一搜,就有30多处,有浙江的、安徽的、江西的、云南的、重庆的,诸如此类。而考古学界最出名的观音洞遗址是哪个呢,列位看官,请听我细细道来。在云贵高原的石灰岩山区有很多洞穴分布,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会比较喜欢在洞穴一带活动,避雨或暂时居住等,都离不开洞穴的作用,云贵高原的洞穴遗址有很多,其中最早发掘的洞穴遗址,同时也是南方最早发掘的洞穴遗址,就是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观音洞遗址。
    • 摘要: 历史学家常常以材料的名字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后续的水泥时代、钢时代和硅时代。材料科学一直是物质进步的基础,虽然现在不再以材料发展来划分时代,但是材料依然是各个学科的基础,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中国新材料产业目前还处在爬坡的阶段。尽管中国是原材料大国,但材料深加工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尤其是关键材料。10%左右为国际领先,60%~70%处于追赶过程中,20%~30%与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