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8篇,主要集中在文化理论、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32篇;相关期刊852种,包括人民论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风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等;西方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331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忠岐、亨廷顿、佚名等。

西方文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0 占比:80.0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332 占比:19.53%

总计:1700篇

西方文明—发文趋势图

西方文明

-研究学者

  • 潘忠岐
  • 亨廷顿
  • 佚名
  • 刘正英
  • 张维为
  • 徐涛
  • 梁立华
  • 沈嘉禄
  • 王佩云
  • 王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巴西Douglas de Castro; 王湘玥(译)
    • 摘要: 当前,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极端自然事件正给我们带来生存威胁。同时,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为解决此问题作出贡献。在其情节虚构但灵感来源于现实的《西方文明的崩溃》一书中,奥莱斯基和康韦清晰地描述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种种事项的性质。
    • 李思瑶
    •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身文化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身文化的异同及其发展态势。在当代中国,文身被看作是叛逆与张狂的象征,但在西方文明中,文身早已被人们视为一种“人皮”艺术。本文将通过对东、西方两条文身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小议其分向发展的区别特征,浅谈其意义影响。
    • 陈远柱
    • 摘要: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城邦。雅典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公元前5世纪以后,罗马崇尚秩序,热衷对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发展起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高考对“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等。例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2题,以雅典司法实践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1(1)(2)题,以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兴起条件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0(1)题,以罗马帝国与汉朝的国家治理为切入点考查罗马法。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2题,以希腊哲学主题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未来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会集中在罗马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的主干知识上。在复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横向联系,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思想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思想联系起来,分析其不同点及成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 学术前沿编者
    • 摘要: 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其要旨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展开,以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价值的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杆。西方中心主义根源于西方文明的中心主义和唯我主义的精神内核,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又巩固和加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权。历史上,封闭的地理环境让不同人类文明长期处于孤立分散发展状态,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曾习惯以自身所处的境遇为中心,来建构自己的观念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但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凝聚社会共识的层面,并没有形成一种"中心主义"。
    • 李明君; 王祥玉
    • 摘要: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化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助于达成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英语文化基础”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和增强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为教学目标。“英语文化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应在教师培养、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使用中融入思政元素。
    • 田江含
    • 摘要: 欧洲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有着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并且在留学费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近年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同学的留学计划被迫中止搁浅,也让不少同学对留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虽然疫情对留学申请造成了影响,但是也为申请者打开了一扇大门。国外院校各种政策的加持反而激发了留学申请者的热情。最近,英国公布了一组数据:《英国学生签证统计报告》显示.
    • 杨之韵; 王宙川
    •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和艺术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封锁的国门打开,很多满怀热情的艺术先驱纷纷出国学习,广泛涉猎西方的文化和艺术,他们归国后为艺术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另一方面,西方大量的文化艺术成果进入中国,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大量新的艺术思潮。同时,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印刷和新闻媒体的兴起,加速推动了艺术文化的传播。
    • 刘芸(文/图)
    • 摘要: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余年。这里既是欧洲哲学和民主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从雅典卫城的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作品到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雅典在文化上的成就至今仍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
    • 毛卫民; 王开平
    • 摘要: 铜器时代的发达程度对人类文明的早期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以至西方出现了强大的奴隶社会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而中国未出现奴隶社会和激烈的阶级矛盾。东周末期诸侯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争战不止,并带来了中国的统一。随后,以融合为特征的中华文明在发达铁器技术支撑下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能力,进而在鲜有对外扩张战争的条件下以交流、融合的方式实现了巨大的中国版图和大一统的传统。中央集权专制帝国时期中国频发农民起义,激烈的阶级矛盾也推动着朝代的更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积极逐利特征以及发达铁器技术所支撑的强大军力使西方文明得以借助战争手段不断对外扩张。在基督教广泛传播的范围内,非融合特征导致西方社会演变出了复杂的多政权共生体;由此西方社会不仅推行对非西方族群的征服和盘剥,而且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也频发战争。西方的中世纪鲜有农民起义,国家、民族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 毛卫民
    • 摘要: 人工冶铜技术的出现及铜器使用的普及显著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的经济能力达到了温饱有余的水平、促进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使用铜器的不同普及程度与温饱有余的不同水平相结合,对所萌生文明的特征有重要影响。繁荣的铜器时代和实现温饱、但有余不多的经济水平促使中华文明形成对外融合、温和逐利、族群平等和追求统一的特征;低迷的铜器时代和温饱富富有余的经济水平则促使西方文明形成对内平等和民主、对外霸权和积极逐利的特征。铜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崛起,铁器引发了西方文明的崛起。后期的中华文明逐渐衍生出守旧、封闭、自大等消极特性,并导致闭关锁国;而西方文明则进一步展现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等精神,并在近代触动了工业革命。对外积极逐利的特征,造成了引发西方社会战争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整体温和逐利的特征导致了中国社会引发战争的分裂陷阱和对内盘剥陷阱。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理念、以及改革开放,使中国能够以自身的文明传承为基础,努力追赶世界的发展步伐,也引起西方社会的不安和焦虑;但当今世界的发展已再难继续适应西方的对外霸权理念。中西方社会应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积极面对挑战、克服自身不足,逐步建立起共有的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