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荷载
重复荷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1190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第九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结构分会学术交流会等;重复荷载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宁、宋玉普、黄向京等。
重复荷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190篇
占比:99.57%
总计:21282篇
重复荷载
-研究学者
- 李宁
- 宋玉普
- 黄向京
- 李昀
- 杨果林
- 林宇亮
- 王晓威
- 王清湘
- 葛继平
- 严平
- 伏荣
- 冯秀峰
- 刘泽
- 刘浩
- 司伟
- 宋永发
- 张倩
- 张建玲
- 张旭
- 彭大文
- 李树国
- 梁岩
- 王小庆
- 王志强
- 王涛
- 罗小勇
- 董梁
- 贾然
- 赵根田
- 赵颖华
- 邵珠山
- 陈拴发
- 陈莎莎
- 马骉
- 黄晓明
- AKO.BKA
- BA HengJing
- FredrickLekarp
- ZHANG WuMan
- 丁立
- 伊东孝之
- 何广汉
- 何锐
- 余叔藩
- 侯旭伟
- 侯智译
- 凌知民
- 刘兆麟
- 刘凡
- 刘境奇
-
-
李树良;
解宗龙;
商怀帅;
刘继睿;
王玮钊
-
-
摘要:
通过27个钢筋混凝土梁式试件,分析了不同应力水平(极限荷载的0%,25%,45%及65%)、不同应力水平重复荷载与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对时变滑移(S_(d))的影响,还进行了瞬时滑移(S_(0))的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重复荷载水平和氯离子侵蚀影响下的时变滑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_(0)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且加载端S_(0)远大于自由端S_(0);随着重复荷载时间的增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S_(d)呈非线性增长;承受荷载越大,S_(d)越大,重复荷载与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下S_(d)大于单因素作用下的S_(d)。试件在自然环境下遭受重复荷载和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210 d后,通过弯曲黏结试验研究了试件的黏结强度,发现荷载与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降低了试件的黏结强度。
-
-
王磊;
樊浪波;
易金;
张继旺;
黄龙
-
-
摘要:
为研究钢-碳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对SFCB混凝土梁进行重复荷载下的弯曲试验,分析试验梁在不同荷载水平重复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反应及刚度退化规律等。试验表明:SFCB混凝土试验梁会出现因锚固不足而引发的弯剪破坏特征,有限的荷载重复作用对试验梁极限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SFCB混凝土试验梁屈服后恢复性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试验梁优越;钢芯屈服前,现行规范中SFCB混凝土梁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钢芯屈服后,计算值逐渐小于试验值,荷载越大差异越为明显,应充分考虑SFCB弹性模量的变化和相对滑移的影响。
-
-
鲍玖文;
李树国;
张鹏;
刘兆麟;
赵铁军
-
-
摘要:
研究了应力水平(0、0.3、0.5、0.7)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100%)对再生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毛细吸水的非饱和流体理论和试验结果,引入Boltzmann变量并采用水力扩散系数的指数形式,建立了考虑应力水平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含水量分布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应力水平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毛细吸水质量和吸水率呈增加趋势;当应力水平一定时,水分侵入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变大.
-
-
闫景晨;
李瀚翔
-
-
摘要:
选用普通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从细观角度对重复荷载作用下4种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全局位移、应变测量,并对其裂缝发展进行时间及空间上的分析;以融雪剂(盐溶液)冻融循环作用下裂纹稳定发展阶段的应变集中速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玄武岩纤维、冻融循环次数、盐溶液(NaCl、CH3 COOK、CaCl2)对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应变集中速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寿命与应变集中程度有很大关联;SBS改性剂与玄武岩纤维的加强方式有互补性;在相同盐冻融循环条件下,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以减小沥青混凝土的应变集中速率;盐溶液对沥青混凝土应变集中速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Cl2、NaCl、CH3 COOK;盐冻融的主要作用方式依旧是冰冻结晶刺入.
-
-
寇佳亮;
郑东东;
张浩博
-
-
摘要:
通过不同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厚度,对10根受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采用HDC进行加固,并进行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的HDC对受损无腹筋梁的受弯承载力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方式,试验过程中观察加固梁的裂缝分布形态、荷载-位移曲线等试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会使梁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加固梁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与HDC加固层厚度为0的梁相比,加固厚度为1 cm、1.5 cm和2 cm的梁,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19.8%、32.7%以及46.3%,而残余变形值分别减少了 8.96%、13.3%和20.47%.根据加载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通过将受压区曲线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的方法,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不同HDC厚度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在重复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公式,且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
-
田春雨;
赵根田;
贾然
-
-
摘要:
以栓钉直径、埋深及是否设置钢筋网片为参数,进行了8个试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拉拔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栓钉连接件抗拔性能劣化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应力重复荷载下,栓钉与混凝土几乎没有损伤;荷载达到栓钉屈服荷载的80%~86%时,试件变形明显增加,栓钉直径较小的试件损伤出现较早;栓钉直径和埋深较大的试件,其混凝土的冲切体积较大,损伤出现较晚;试件累积弹塑性变形随着荷载级别增加呈二次函数曲线增长,设置钢筋网片并增加栓钉埋深,可减小试件重复拉拔过程中的累积弹塑性变形;相同栓钉直径时,发生栓钉拉断破坏试件比发生混凝土破坏试件的刚度退化速度更快,设置钢筋网片并增大栓钉直径有助于减缓试件刚度退化的速度。
-
-
王作虎;
申书洋;
崔宇强;
杨菊
-
-
摘要: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尺寸效应,设计了3组30根几何相似的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对其进行了轴心受压破坏试验.试验参数主要包括构件尺寸、钢筋配置和加载方式,研究了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轴压荷载下的破坏形态、极限强度、峰值应力、变形能力和残余变形等性能与构件尺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尺寸的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比素混凝土柱的极限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峰值应力随着尺寸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归一化轴向变形能力和残余变形随着构件尺寸的增加逐渐减小;不同的加载方式对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极限位移影响不大.
-
-
彭刚;
胡晓鹏;
牛荻涛;
王静
-
-
摘要:
通过对不同龄期的施工期混凝土试件进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压试验,分析了龄期对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施工期混凝土的动力本构关系的计算模型,探讨了龄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本构关系计算模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混凝土的弹性变形阶段延长,同一应力水平下混凝土的轴向变形减小,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初始割线模量和峰值点割线模量增加,峰值应变减小,外包络线上升段及下降段更陡峭.
-
-
蔡小玲;
杨俊杰
-
-
摘要:
为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混凝土短柱在重复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其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共对6个FRP约束混凝土短柱试件(含3个单调加载和3个重复加载试件)进行竖向轴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讨论试件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塑性残余应变、应力退化和极限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包络曲线略低于对应的单调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卸载应变和塑性残余应变存在线性关系;FRP约束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退化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理论模型,对重复加载试件的卸载路径曲线、再加载路径曲线和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这些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合理性.
-
-
-
-
宋玉普;
张建玲;
董梁;
冯秀峰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第九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布不均匀,破坏时,是否能达到设计强度这对结构设计十分重要.为此进行了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研究.试验梁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在同一有效高度上;另一种是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在预应力钢筋的下部.荷载分为静力荷载和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增量随重复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长的规律,得到了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应变幅比值随重复荷载循环次数增加而按三阶段发展的规律,得出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是由于非预应力钢筋的疲劳断裂而引起的结论,分析比较了静力荷载和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破坏形态及其之间的差异.在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设计计算,比较了静力计算与疲劳验算的关系,建议了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设计和疲劳验算方法,为经济可靠、安全合理的设计和验算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
-
宋玉普;
张建玲;
冯秀峰;
董梁
- 《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结构分会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布不均匀,破坏时,是否能达到设计强度这对结构设计十分重要.为此进行了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研究.试验梁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在同一有效高度上:另一种是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在预应力钢筋的下部.荷载分为静力荷载和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增量随重复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长的规律,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应变幅比值随重复荷载循环次数增加而按三阶段发展的规律,得出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粱的破坏是由于非预应力钢筋的疲劳断裂而引起的结论,比较了静力荷载和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破坏形态和之间的差异.在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设计计算,比较了静力计算与疲劳验算的关系,建议了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设计和疲劳验算方法,为经济可靠,安全合理的设计和验算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
-
赵颖华;
刘浩
-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为了研究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抗疲劳加固效果,对4个尺寸相同而加固方式不同的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试验研究.加载模式为轴压与水平重复荷载共同作用,以模拟实际桥墩的受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CFRP加固能有效的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疲劳性能,试件疲劳寿命、承载力、延性性能显著提高,其提高的程度与所采用的纤维布厚度和粘贴方向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