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累积变形

累积变形

累积变形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5141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海洋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等;累积变形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孔祥辉、李涛、罗强等。

累积变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141 占比:99.84%

总计:55232篇

累积变形—发文趋势图

累积变形

-研究学者

  • 孔祥辉
  • 李涛
  • 罗强
  • 蒋关鲁
  • 钟玉冰
  • 韦富文
  • 韦爱文
  • 马少坤
  • 丁祖德
  • 刘小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泽垚; 周洁; 田万君; 裴万胜
    • 摘要: 地铁在地铁站附近的加减速运动会对地基土产生一定的影响.土体经过倾斜削样后使用动三轴进行不排水动力测试以研究地铁进出站作用下进出站距离、加速度、动应力幅值及固结围压对饱和软黏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站变频荷载循环作用下软黏土累积塑性应变曲线可大致划分为爆发增长-较快增长-逐渐稳定3个阶段.距地铁站越近、动应力幅值越大、固结围压越小,土体进入逐渐稳定阶段所需的进出站次数越少,土体竖向变形越大,剪切变形越小.进出站加速度值越大,土体竖向变形越小、剪切变形越大.对于实际工程而言,地铁运营初期,进站区间土体的沉降变形、出站区间土体水平位移、较大加速度工况下的水平位移、较小加速度工况下的沉降、高动应力幅值的工况及低固结应力的土体区域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 胡俊杰; 刘杰; 杨越
    • 摘要: 为探究双向循环荷载下海上风机群桩基础累积变形特征,依托南海某在役海上风电工程,利用ABAQUS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引入了改进土体刚度衰减模型并嵌入用户子程序USDFLD中实现了双向循环荷载下海床土体刚度衰减的模拟,同时进一步引入双向循环正弦变化荷载并利用用户子程序DLOAD实现了模型复合加载。基于数值结果,分析了不同幅值、不同循环次数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侧向累积位移及桩身弯矩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双向循环荷载下随着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各桩泥面处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均不断增大,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双向循环荷载下群桩前排桩桩身泥面处水平位移、弯矩最大,中排桩次之,后排桩最小;当水平(竖向)荷载相同时,桩基侧向变形随着水平(竖向)荷载增加而增加,且水平(竖向)荷载越大增加幅度越剧烈,但同时存在最小水平循环荷载使得双向循环荷载下各桩侧向位移累积并不明显,且较单向水平循环荷载基本接近。
    • 赵爽; 王奎华; 吴君涛
    • 摘要: 研究斜单桩在风、浪、洋流等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特性.通过用户开发子程序将砂土刚度衰减模型嵌入桩-土体系有限元模型中,实现了单桩循环受荷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不同循环幅值及循环次数下斜单桩的变形累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桩身倾斜角由−25°逐渐过渡到25°时,在相同的静力荷载作用下,斜单桩桩顶位移及桩身相同位置处弯矩会不断增加,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与桩身最大弯矩的累积速度会逐渐下降.当循环荷载幅值较大时,负斜桩的桩顶位移和桩身位移段深度均小于竖直桩,正斜桩的桩顶位移和桩身位移段深度均最大.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不同循环幅值和循环次数下的斜单桩桩顶累积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进行拟合分析,提出适用于斜单桩的累积变形特性预测方法.
    • 舒荣军; 孔令伟; 黎澄生; 刘炳恒; 简涛
    • 摘要: 先期静偏应力对土体的动力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加载引起的静偏应力,考虑先期卸荷作用影响的土体动力性质试验研究还很少见。围绕先期卸荷条件下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开展了一系列包含先期卸荷阶段的动态三轴试验;基于土体强度包络线、试样固结及卸荷后应力状态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义了卸荷度,用于表征实践中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土体应力释放程度,卸荷度反映了卸荷土体距离破坏状态的相对远近;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动应力幅值和卸荷度对土体累积塑性变形和动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轴向塑性变形累积模式加速向“破坏型”发展;先期卸荷作用助长了花岗岩残积土的轴向累积塑性变形,间接表现为临界动应力幅值随卸荷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此种助长效应随卸荷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加速)增强趋势;相同循环周次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动强度随卸荷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以临界动应力幅值为归一化因子,发现不同卸荷度下土体的动强度曲线可归一化为唯一的曲线,据此建立了可考虑先期卸荷程度影响的花岗岩残积土动强度表达式。
    • 张智海; 肖宏; 崔旭浩; 闫东伟
    • 摘要: 为了研究沙粒侵入对有砟道床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离散单元法构建风沙铁路钢轨-轨枕-道床一体化分析模型,提出利用"块体叠加拼装法"快速建立多元混合颗粒体系的建模方法,运用玫瑰图分析道床中道砟颗粒体系接触方向各向异性变化规律,开展风沙铁路道床支承刚度试验,验证离散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2种道床的宏细观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沙化改变了原有道床的受力体系,使道床受力更加均匀;风沙道床支承刚度增大约48.95%,道砟平均接触力减小约6.38%;沙粒的侵入使道床内部道砟接触方向呈现各向异性,且随着轨枕位移的增大,道砟接触方向各向异性受沙粒的影响越显著;沙粒作用使道床顶部应力减小4.2%,底部应力增大26.78%,可能导致基础顶面应力变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沙粒的侵入使道砟颗粒之间的咬合作用减弱,道床累积沉降量明显增大,循环软化行为更强.
    • 杨建周
    • 摘要: 为研究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累积变形的影响因素,以穿越黄土地区某铁路路堑段灰土挤密桩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提出适用于西北地区黄土的累积塑性变形预测模型,阐述模型参数的选取及计算方法,并根据现场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预测模型研究桩体几何因素对累积变形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采用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累积塑性变形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2)在动荷载循环作用下,随着灰土挤密桩桩长和桩径的增加,地基累积变形逐渐降低,且变化率越来越小,随着桩间距的增大,累积变形逐渐增大,且变化率越来越大;(3)桩间距对累积变形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桩长和桩径.
    • 李玥
    • 摘要: 粉砂土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被大量用作路基填筑材料,路基边坡土体有初始静剪应力的作用.为了研究初始静剪应力对粉砂土累积变形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循环振次为5000次的动扭剪试验来模拟交通荷载对压实的粉砂土路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小动应力作用下(CSR=0.2),初始静剪应力能起到加固土体的作用,随着静剪应力增加,轴向累积变形逐渐减小.在较大动应力作用下(CSR=0.6),轴向累积变形随着静剪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在CSR=0.4时,随着静剪应力增加,轴向累积变形先减小后增大.在相同静动剪应力比时,轴向累积变形均随着动应力增加而增加.初始静剪应力增加滞回圈的倾斜程度有一定增加,但随着振次增加,初始静剪应力对滞回圈斜率的影响逐渐减弱.
    • 李亦泽; 周文杰; 李威
    • 摘要: 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因适用水深大,变形小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台风等极端循环荷载会造成海床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进而可能会导致风机发生倾覆.文中通过建立三桩导管架基础海上风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考虑桩-土作用的循环弱化,进行了极端循环荷载下导管架基础海上风机的整体动力响应分析,对整体位移、风机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掌握三桩导管架基础的循环受荷特性,指导工程设计.
    • 寇海磊; 周楠; 杨丹良; 冯军威; 田华
    • 摘要: 砂性土地基中海上风机吸力桶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对海上风机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荷载循环比作用下砂性土地基吸力桶基础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当循环荷载比ζb=0.33时,吸力桶基础累积变形在循环过程中变化不大;当循环荷载比ζb=1.0时,吸力桶基础累积变形随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增大并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循环结束后,ζb=0.33及ζb=1.0的循环累积变形分别为0.006 D、0.149 D.在ζb=0.33及ζb=1.0的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50次循环结束后累积旋转角度分别为不同循环荷载比作用下第1次循环累积转角的1.43倍和1.76倍,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旋转中心的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最终稳定在砂面以下0.8 L处左右.研究结果可为砂性土地基海上风机吸力桶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 田春雨; 赵根田; 贾然
    • 摘要: 以栓钉直径、埋深及是否设置钢筋网片为参数,进行了8个试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拉拔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栓钉连接件抗拔性能劣化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应力重复荷载下,栓钉与混凝土几乎没有损伤;荷载达到栓钉屈服荷载的80%~86%时,试件变形明显增加,栓钉直径较小的试件损伤出现较早;栓钉直径和埋深较大的试件,其混凝土的冲切体积较大,损伤出现较晚;试件累积弹塑性变形随着荷载级别增加呈二次函数曲线增长,设置钢筋网片并增加栓钉埋深,可减小试件重复拉拔过程中的累积弹塑性变形;相同栓钉直径时,发生栓钉拉断破坏试件比发生混凝土破坏试件的刚度退化速度更快,设置钢筋网片并增大栓钉直径有助于减缓试件刚度退化的速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