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病害
车辙病害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729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山西建筑、黑龙江交通科技、交通世界(运输车辆)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3年度年会暨第二十次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研讨会、第十四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等;车辙病害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允、霍东辉、韩志宏等。
车辙病害
-研究学者
- 董允
- 霍东辉
- 韩志宏
- 张兆林
- 李景玉
- 石碉
- 边建民
- 郭世峰
- 鲍鹏程
- 刘庆华
- 刘新锋
- 史宏斌
- 唐伯明
- 唐健
- 唐连恩
- 孟繁民
- 张虎
- 曹雪娟
- 李闽
- 王小丽
- 王龙安
- 程伟
- 蒯海东
- 郝北一
- 黄绍龙
- JIANG Yongbing
- NAN Xuefeng
- TIAN Zefeng
- WEI Ming
- YU Fang
- 丁志伟
- 丁文胜
- 万瑾洁
- 乐金朝
- 乔俊
- 于力
- 于瑞祥
- 井文阳
- 代强波
- 何利涛
- 何唯平
- 余健晖
- 余新民
- 余根华
- 余芳
- 余道辉
- 佟伟
- 侯源1
- 俞骏晖
- 兰峰
-
-
兰峰
-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事业一路高歌,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沥青路面因其施工便捷、噪声小、易于维护及行车舒适等优势在公路建设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加上温度、雨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极易出现早期破坏,例如裂缝、坑槽、车辙等,其中车辙病害较为普遍,若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影响行车安全。本文基于车辙病害机理,分析了车辙病害的危害,并结合工程车辙病害调查情况找出车辙病害成因,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抑制或减少车辙病害,恢复路面使用性能。
-
-
李志伟
-
-
摘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后,易显现出病害,例如路面局部有高温车辙,轻则影响车辆通行的舒适性,重则诱发行车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立足于沥青路面车辙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处理措施,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恢复正常通行的使用状态。文章则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处理为背景,重点围绕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其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期给同仁提供参考。
-
-
陈亚雄;
高世柱
-
-
摘要:
为探究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在高温重载交通条件下车辙病害形成机理,采用ANYSE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的轴载、温度、结构层厚度对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剪应力的影响,模拟参数中轮胎接地压强范围为0.6MPa~1.0MPa,气温参数变量为20°C~40°C,冷再生层厚度范围为8cm~20cm。模拟结果显示:随轴载增加,剪应力呈增长趋势,当轮胎接地压强大于0.8MPa时,剪应力增长速度加快;随气温升高,剪应力呈增大趋势,当气温高于30°C时,剪应力加速增大;重载因素对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大于气温因素;在重载和高温耦合作用下,再生层最大剪应力增幅达85%~110%,结构层厚度对再生层剪应力影响较小。因此,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抗剪切性能将成为防治车辙病害的最重要措施。
-
-
徐利利
-
-
摘要:
为了提升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采用混合料中添加改性剂来提高沥青路面抵抗永久变形。本文对路可比改性剂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了路可比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和路可比改性剂的投放拌和、摊铺等施工工艺。通过对某路可比试验段三年多的跟踪观测,证明路可比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
-
张宁宁;
郑周周
-
-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工程设施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的路面建设而言,沥青路面建设类型较为常见,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应用优势。但是,沥青路面在建设和后续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整个道路的使用效果和建设效果。例如,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车辙病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性,还会给行车使用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
-
申红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尤其是车辙病害,危害性较大。为此,在全面了解车辙分类及形成机理的前提下,阐述了车辙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对车辙病害防治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讨。
-
-
陈莉
-
-
摘要:
随着交通量日益倍增,车辆重载超载问题日益严峻,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大量开裂、车辙、坑槽病害。相比其他病害,车辙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有着较高的发生率,维修难度大,严重时甚至会危害行车安全。在全面了解车辙分类及形成机理的前提下,阐述了车辙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了微波加热处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措施,以期有效解决车辙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
孙平生
-
-
摘要:
随着汽车量的增加,人们对道路运输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更加要求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沥青路面维修成本较低,可以保证优良的行车体验,逐步成为我国高速公路的主流路面形式,但在使用期间却经常发生车辙病害问题,对此,施工企业应针对车辙的具体类型,确定合理的养护对策,以提高行车质量.
-
-
鲍鹏程
-
-
摘要:
在分析高速公路大纵坡路段车辙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具体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施工进行了高模量抗车辙剂路用性能的验证,并对该工程大纵坡车辙病害路段车道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及掺加剂的选择,路面结构的合理确定,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等抗车辙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重载超限交通、大坡度、慢速行驶等均为高速公路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产生和加深的影响因素,所以,抗车辙处理也应从上述方面入手,以提升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
-
鲍鹏程
-
-
摘要:
在分析高速公路大纵坡路段车辙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具体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施工进行了高模量抗车辙剂路用性能的验证,并对该工程大纵坡车辙病害路段车道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及掺加剂的选择,路面结构的合理确定,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等抗车辙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重载超限交通、大坡度、慢速行驶等均为高速公路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产生和加深的影响因素,所以,抗车辙处理也应从上述方面入手,以提升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
-
WEI Ming;
韦明;
YU Fang;
余芳
- 《广西公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工程,从气候条件、交通量、沥青用量、级配组成等角度,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为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防治提供参考.广西地区夏季气温偏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中面层采用708基质沥青难以符合高温性能要求,应采用高温性能更好的改性沥青。调研路段重载交通增长率远大于设计交通增长率5%-8%,是引起车辙的重要原因,在公路运营管理中应对交通进行严格管控,严禁超载。沥青混合料中细料偏多会引起较为严重的车辙,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生产级配,重点控制好细料的含量.
-
-
-
刘苏杭
- 《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3年度年会暨第二十次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分类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和阐述,介绍了车辙病害的维护处治技术,并对其具体的维护处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选用黏度高的沥青,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好。选用针入度较小、软化点高和含蜡量低的沥青。用外掺剂改性沥青,采用合成橡胶、聚合物或树脂改性沥青,一般采用SBS改性沥青,其可使沥青的软化点达90°C以上。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在规范容许的误差范围内,特别是不能过多。采用粒径较大和碎石含量多的矿料,粗集料要有足够多的破碎面,并控制碎石中的扁平、针状颗粒的含量不超规定,严格控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的小于0.075mm的粉料用量,矿粉宜采用石灰石粉加水泥,重量比按2:1控制。保持矿粉与沥青之比为1:1.2,使矿粉有足够数量,以减少起润滑作用的游离沥青,减薄沥青膜的厚度。在满足保护半刚性基层不使先产生收缩裂缝和满足沥青面层不产生早期疲劳破坏的前提下,采用较薄的沥青面层。在沥青面层结构组合设计中,应将其中一层按密级配(不透水层)要求来考虑,或专门设置一层隔水层来防水,以减少面层渗水。以利于提高路面的服务能力.
-
-
-
李景玉;
姜桂芹
- 《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2年度年会暨全国第19次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车辙病害作为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难题,其具有多发性、复杂性、养护难度大的特点.根据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处治和养护中的实践和探索经验,本文对长上坡路段常见的流动型车辙的产生时间、原因、类型等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材料使用、施工工艺、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车辙养护处治的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车辙病害治理及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长上坡地区车辙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结构型和流动型车辙。车辙如今己经成为目前高速公路长上坡地区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待车辙问题应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这样才能较好地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此外,我国施工和养护往往互相脱节,施工队伍一般只负责施工后一年的质量缺陷责任期的养护,而沥青路面很多病害出现在质量缺陷责任期之后,如何解决该问题值得思考。
-
-
-
-
-
袁勇
-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高性能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能够适应在交通荷载下由于局部变形而引起的拉应力的反复作用,本文通过设计验证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级配并在试验路段试铺,研究分析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指标满足现场施工指导意见,同时高性能沥青具有较高的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能力,试验段车辙检测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在雨天行车不会产生积水更利于行车安全.
-
-
袁勇
-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高性能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能够适应在交通荷载下由于局部变形而引起的拉应力的反复作用,本文通过设计验证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级配并在试验路段试铺,研究分析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指标满足现场施工指导意见,同时高性能沥青具有较高的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能力,试验段车辙检测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在雨天行车不会产生积水更利于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