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酸改性

酸改性

酸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1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0171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技术与市场、非金属矿、石化技术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2017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2019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等;酸改性的相关文献由1823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家康、赵广兵、钮真荣等。

酸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0171 占比:99.93%

总计:220317篇

酸改性—发文趋势图

酸改性

-研究学者

  • 沈家康
  • 赵广兵
  • 钮真荣
  • 王国柱
  • 秦文
  • 刘鹏
  • 刘鹤
  • 商士斌
  • 宋湛谦
  • 张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龙威; 陈秋灵; 钟展业
    • 摘要: 以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基体材料,分别采用醋酸、硫酸和硝酸对其进行改性,运用BET、FTIR、SEM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其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醋酸改性的效果最好,醋酸改性活性炭对U(Ⅵ)的吸附具有更大优势;在吸附时间90 min、吸附剂加入量1.0 g/L、U(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醋酸改性活性炭的溶液pH为7、醋酸改性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溶液pH为8的最优吸附条件下,醋酸改性的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的U(Ⅵ)吸附率分别为90.13%,89.82%,82.08%。表征结果显示: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具有化学吸附特征。
    • 刘雪军; 甄涛; 宋君辉; 金吉海; 焦祖凯
    • 摘要: 以改性氧化铝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金属组分W和Ni,制备出润滑油加氢催化剂CAT-A,分别对其进行扩孔、酸改性处理,制得相应催化剂CAT-B,CAT-C。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中试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扩孔处理使CAT-A催化剂上的可接触活性位点增加,有利于深度脱硫脱氮,酸改性则有利于硫化物在高温下的裂化脱除;在反应温度为390°C时,CAT-B催化剂加氢反应脱硫率、脱氮率分别为99.5%,99.7%,不低于280°C馏分收率(质量分数,下同)为94%,CAT-C催化剂的上述各值依次为99.6%,99.8%,90%。
    • 李运高; 梁胡; 张嘉豪
    • 摘要: 文章为研究在不同酸性试验条件下不同尺寸蔗渣纤维改性后的路用性能,采用盐酸(HCI)作为改性剂,对三组不同尺寸蔗渣纤维进行改性研究,并以改性后纤维吸油率及耐热性作为关键指标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三组纤维吸油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纤维原样、0.15~0.30 mm纤维耐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0.30~0.60 mm纤维影响耐热性的主要因素是盐酸质量分数;不同条件下,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纤维吸油率及耐热性等变化规律的影响较为复杂。
    • 张洪伟; 李建军; 李鑫鹏; 杨建荣
    • 摘要: 采用常用的酸试剂硫酸、硝酸、双氧水对活性焦进行改性制备了酸改性的活性焦催化剂,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通过对脱硝活性的对比,以5mol/L硝酸改性的催化剂在低温SCR脱硝中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在80°C可达到45%脱硝效率。进一步结合FT-IR、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其表面官能团及表面酸性的分析,采用5mol/L硝酸改性的催化剂表面酸性更强能在反应中吸附更多的NH_(3),有利于SCR脱硝反应的进行,在碳材料改性制备低温SCR催化材料中是一种相比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
    • 王磊; 郭军康; 刘甜; 于生慧; 任心豪; 王敏
    • 摘要: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硝酸、硫酸和磷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以提高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不同酸浓度对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对比经不同酸浓度改性前后膨润土对单一重金属离子Cd2+及Cd-Zn-Pb-Cu四元复合体系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进行不同酸浓度改性处理时,对膨润土的微观结构及重金属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经过酸改性处理均会导致膨润土对Cd2+的吸附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经10% 盐酸处理后,膨润土对Cd2+的吸附容量从原来的23.13 mg/g骤降至1.13 mg/g.同时,酸化膨润土在四元复合吸附体系中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Pb2+、Cu2+的吸附能力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浓度为0.5%、1% 的酸改性有利于Cd2+和Zn2+的吸附,以0.5% 硫酸改性膨润土效果最为显著;浓度为10% 的酸改性膨润土不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王磊; 郭军康; 刘甜; 于生慧; 任心豪; 王敏
    • 摘要: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硝酸、硫酸和磷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以提高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不同酸浓度对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对比经不同酸浓度改性前后膨润土对单一重金属离子Cd^(2+)及Cd-Zn-Pb-Cu四元复合体系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进行不同酸浓度改性处理时,对膨润土的微观结构及重金属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经过酸改性处理均会导致膨润土对Cd^(2+)的吸附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经10%盐酸处理后,膨润土对Cd^(2+)的吸附容量从原来的23.13 mg/g骤降至1.13 mg/g.同时,酸化膨润土在四元复合吸附体系中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Pb^(2+)、Cu^(2+)的吸附能力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浓度为0.5%、1%的酸改性有利于Cd^(2+)和Zn^(2+)的吸附,以0.5%硫酸改性膨润土效果最为显著;浓度为10%的酸改性膨润土不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丁思雯; 杨昕达; 郝林林; 孙娟娟; 王昶
    • 摘要: 以高岭土(MK)为原料,经酸改性制备高岭土絮凝剂(MKF),使用模拟牛奶废水,分别考察了酸种类、酸浓度、不同高岭土粒径的MKF及其投加量对浊度、Zeta电位以及絮体沉降体积和沉降速度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粉碎过200目筛网的MK,经质量分数25%的硫酸溶液改性后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在Zeta电位为零时的投加量条件下,模拟牛奶废水经过30 min的絮凝沉淀,浊度从211 NTU降低到6.5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6.9%;5 min沉降基本结束,上清液占总体积的80.8%,而PAC上清液只占7.8%;60 min后,MKF上清液占总体积91.6%,而PAC为45%,充分说明MKF的絮凝效果在沉降速度和沉降体积上优于传统的PAC,有利于后续的固液分离以及固体物的应用.
    • 马欣蕾; 谢晓婧; 钱小雨; 高莉苹; 林少华
    • 摘要: 为提高竹炭对水中Cu(Ⅱ)的吸附能力,研究了制备热解温度毛竹生物炭吸附Cu(Ⅱ)的影响,并对该温度下的生物炭分别进行酸、碱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500°C所制备的竹炭对Cu(Ⅱ)的吸附效果较好,通过酸、碱改性后竹炭吸附Cu(Ⅱ)的效果明显增强.
    • 魏鹏程; 田凯歌; 李芹; 姜伟丽; 陈淏燊; 周广林
    • 摘要: 介绍了石脑油脱硫所用吸附脱硫分子筛的特点,综述了分子筛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包括单金属改性、双金属改性、酸改性以及碱改性等,并对石脑油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提出发展建议,指出今后仍然以提高分子筛的硫容和选择性为主.
    • 李军
    • 摘要: 半焦具有固定碳含量高、反应性好、孔隙发达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其表面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易被修饰,通常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经过改性的半焦可以产生更多的孔隙,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为了研究化学改性对半焦吸附性能的影响,以神木气体热载体立式热解炉生产的半焦为原料,采用酸、碱等不同改性处理方式对其进行改性.通过FTIR、SEM、氮气吸附等方法研究了酸、碱对半焦的孔结构、形貌、比表面积以及脱灰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半焦经过处理后灰分降低,酸碱联合处理脱灰率高达89.5%.酸改性后的半焦其羧酸、酚类等表面酸性含氧基团的数目增加,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以及对亚甲基蓝和碘值的吸附量均有所降低.而碱改性后的半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以及对亚甲基蓝和碘值的吸附量均增加,表面微孔数量增多,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分别为0.0097 m2/g、35.5194 cm3/g,对亚甲基蓝和碘值的吸附量为1.05、714.11 mg/g,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不同改性处理条件下,半焦吸附性能的高低分别为:碱处理半焦>原半焦>酸碱联合处理半焦>酸处理半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