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AC

PAC

PAC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45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66篇;相关期刊450种,包括母婴世界、世界仪表与自动化、软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0年年会、第九届全国水处理混凝技术研讨会、中国水网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等;PAC的相关文献由206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榕捷、陈运珍、樊明文等。

PAC—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7 占比:73.4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15%

专利文献>

论文:266 占比:25.45%

总计:1045篇

PAC—发文趋势图

PAC

-研究学者

  • 余榕捷
  • 陈运珍
  • 樊明文
  • 洪岸
  • 王智民
  • 王桂玉
  • 高宝玉
  • 付永彩
  • 刘凤霞
  • 孙传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勇; 周娟; 卢磊; 储鑫
    • 摘要: 研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对黑河水库高浊度水的絮凝特性,探讨APAM对使用聚合氯化铝(PAC)和水玻璃(PSI)助凝剂净水工艺的强化混凝作用,考察了在一定原水浊度下使用APAM对PAC和PSI投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在1 000 NTU以下时,投加PAC之后加入APAM能起到强化混凝的效果。原水浊度在250 NTU时,投加0.2 mg/L APAM可将PAC和PSI投加量分别降低16.0和7.0 mg/L,且对浊度、色度、UV_(254)的去除效果相当。
    • 刘彦汐; 金玫; 崔雯
    • 摘要: 混凝沉淀是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核心技术单元。在以黄河高浊水为原水的自来水处理技术中通常采用二级混凝沉淀工艺(一级采用高分子混凝剂,二级采用无机盐混凝剂)。本次生产性平行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FeCl_(3)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二级混凝剂,其药耗指标矾基减少75%,沉淀站出水残浊降低8%,混凝沉淀效果更好,但是余浊水质指标稳定性波动较大,同时PAC在冬季运行模式中,其混凝效果并不及夏季模式显著。
    • 刘兴旺; 何勇
    • 摘要: 反应沉淀池利用PAC絮凝剂净化水质时冬季产水变浑浊,同时超滤、反渗透在板式换热器投运后会出现压差上升、制水量下降的现象。本文对反应沉淀池及超滤进水分别采样试验,对比不同温度下的絮凝效果分析反应沉淀池产水浑浊原因,得出超滤进水二次絮凝的结论。并依此通过提高PAC加药量,降低PAC药液浓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 陈海荣
    • 摘要: 排水沥青混凝土与传统骨架密实结构SMA路面相比,具良好的排水和抗滑功能,能够迅速地消除道路表面的积水和水膜,可以有效地降低雨天道路交通事故率;空隙结构具有吸收轮胎滚动噪音的作用;排水路面空隙率较大,夏季路表温度比同等条件下密实结构路面低约3°C,能够进一步抵抗车辙病害的发生。同时,该多孔结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可消散下面反射裂缝的应力,减缓下面层反射裂缝延伸至路表面,延长路面寿命。
    • 曾诚; 胡诗越; 原金海; 覃余; 慎琪琦; 周婧
    • 摘要: 模拟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在絮凝前添加高锰酸钾复合盐进行原水预氧化处理,确定聚合氯化铝(PAC)与高锰酸钾复合盐的最佳投加量。实验结果显示,PAC投加量为30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72.28%,浊度去除效果最好;COD_(Mn)去除率不超过20%,COD_(Mn)去除效果不佳。加入高锰酸钾复合盐溶液后,COD_(Mn)去除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高锰酸钾复合盐投加量为0.4 mg/L时,COD_(Mn)去除率达到最高值52.96%;但浊度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浓度过高会影响水体色度。在现场试运行中,高锰酸钾复合盐与PAC的组合工艺效果较好,解决了出厂水耗氧量高的问题,且出厂水各项指标正常。
    • 夏丽娜; 单莉
    • 摘要: 产后避孕是产妇在胎盘娩出后的特定时间内为防止意外妊娠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推行计划生育、加强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项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大多数女性对产后避孕重要性认知不够,在产后不能及时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致使产后高危妊娠及人工流产发生率居高不下。因此,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在产后避孕中的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至关重要。流产后关爱服务作为一种标准化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女性避孕意识。有相关研究表明,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降低产后女性重复流产率、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提升其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现就对流产后关爱服务在产后避孕现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薛克艳; 樊国斌
    • 摘要: 针对某污水厂的污泥水上清液,采用盐基度不同的聚合氯化铝(PAC)进行除磷小试。结果表明,在n(Al)∶n(P)相同的情况下,低盐基度的PAC对磷的去除效果要优于高盐基度的PAC。要使出水TP小于0.1 mg/L,使用低盐基度和高盐基度PAC时对应的n(Al)∶n(P)分别为3.7和6.1。达到相同的除磷效果,使用低盐基度PAC可以减少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佘玉婷; 丁勇
    • 摘要: 下胚轴伸长是高等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保障,下胚轴的伸长协助植株破土而出并由异养转变为自养生长。本研究通过对一系列拟南芥突变体材料进行下胚轴观察,鉴定到一个具有短下胚轴的突变体ste20l4,并对其调控下胚轴伸长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STE20L4编码与酵母中STE20同源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MAPK级联信号通路中作为MAP4K激活下游的MAP3K。基因型鉴定和半定量结果显示,ste20l4-1、ste20l4-2均为功能缺失的突变体。通过表型观察,ste20l4突变体无论在长日照(16 h光照/8 h黑暗)、短日照(8 h光照/16 h黑暗)及黑暗(24 h黑暗)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均呈现出短的下胚轴。细胞学结果显示,突变体ste20l4短的下胚轴是由于其细胞长度的变短而不是细胞数目的变化导致的。植物激素赤霉素可促进下胚轴的伸长,对其处理的敏感性可作为是否参与GA信号转导途径的判断方法。在不同梯度浓度的GA处理(0、0.5、1、2、5μmol/L)下,ste20l4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下胚轴伸长作用不明显。多效唑(PAC)是内源GA合成的抑制剂,随着不同梯度浓度的PAC处理(0、0.01、0.02、0.05、0.1、0.2、0.5μmol/L),ste20l4突变体下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相对于野生型不明显。上述生理学结果表明,STE20L4参与到GA信号转导通路中调控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发育。将STE20L4蛋白与荧光标签融合后转染烟草或拟南芥原生质体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TE20L4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对野生型、ste20l4突变体中进行一系列GA下游与下胚轴伸长相关基因的RT-qPCR检测,结果表明XTH17、EXP2、PRE1、PIF4、YUC2和SAUR19基因的转录水平在ste20l4突变体中明显下调,即STE20L4可能通过间接调控这些下游基因的表达参与下胚轴的伸长。综上,STE20L4参与GA信号转导通路,且通过促进GA下游下胚轴伸长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下胚轴的伸长。本研究初步阐述了STE20L4调控植物下胚轴伸长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MAPK与GA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参考。
    • 回东冰; 吴明松
    • 摘要: 夏季源水的富营养化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城市生活质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二氧化氯和PAC混凝剂同时投加对浊度,TOC,叶绿素a的去除率效果。结果表明:二者同时投加可有效提高絮凝效果,ClO_(2)投量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PAC和ClO_(2)最优投量分别为12和2mg/L,G值为22.7s^(-1),GT值约为4×10^(4)。
    • 密鲁博; 付信程
    • 摘要: 通过配料、酸溶反应、二次过滤、聚合调整反应、固液分离等工序,用含铝污泥与废盐酸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配料罐、酸雾吸收装置、有机物的去除、碱化剂、制备温度等工艺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降膜吸收塔+水喷淋吸收塔+水喷淋吸收塔+碱液喷淋吸收塔的四级除雾装置,可有效吸收PAC制备过程中的酸雾。添加活性炭,可有效去除半成品中的有机物。当反应罐的温度为90~105°C,反应时长为2.5h,聚合反应温度为120°C,反应时长为2.5h时,可以制备得到较高标准的PAC,PAC中氧化铝含量≥6%,盐基度为30%~95%,pH=3.5~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