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操作机器人
遥操作机器人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78729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农业机械学报、机械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南京市第十届青年学术年会、2013年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等;遥操作机器人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爱国、曾庆军、崔建伟等。
遥操作机器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8729篇
占比:99.98%
总计:478814篇
遥操作机器人
-研究学者
- 宋爱国
- 曾庆军
- 崔建伟
- 李会军
- 徐宝国
- 倪涛
- 吴涓
- 周砚
- 唐侃
- 张红彦
- 李慧娟
- 杨子健
- 杨斌
- 王昱天
- 贾媛
- 黄惟一
- 倪得晶
- 徐晶晶
- 曾洪
- 王天宝
- 王捍兵
- 王玉龙
- 王越超
- 茅晨
- 赵丁选
- 陈俊杰
- 马俊青
- 彭刚
- 徐涛
- 戴金桥
- 朱碧玉
- 李国栋
- 王爱民
- 石锦
- 纪磊
- 谈大龙
- 黄安杰
- 黄心汉
- 黄海东
- 万志林
- 严水峰
- 严谦泰
- 付中涛
- 何小杭
- 刘乃军
- 刘凯
- 刘文江
- 刘景泰
- 刘辰
- 刘雪芬
-
-
张晓鹏;
张阳阳;
李莉萍;
赵吉;
张东彦
-
-
摘要:
遥操作机器人为从事各种风险工作的人们提供智能和方便的支持,成为机器人人机交互领域中关键技术之一。而触觉感知及反馈技术能够很好地辅助操作者完成精细遥操作机器人抓握控制,研究触觉反馈在遥操作中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机器人遥操作性能。在基于数据手套及触觉感知阵列的遥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下,构建了包含视觉及触觉双模态的反馈体系。采用上位机实时显示的方式解析机器人作业状态,同时构建了基于电刺激的力触觉临场感反馈模型,实现对机器人灵巧手的精准控制及抓握作业情况和握力的再现,增加操作者的本体感。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触觉反馈技术能够提高遥操作机器人的作业性能,同时基于视-触双模态反馈技术能够实现对触觉力的大小及遥操作机器人作业状态更优的反馈性能,实现了操作者在视觉受阻碍状况下对机器人灵巧手进行遥操作并完成稳定抓取的任务。
-
-
龚道雄;
裴梦瑶;
于建均
-
-
摘要:
近20年来,各种烈性传染病先后肆虐全球,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医护机器人在抗疫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各国的传染病房医护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下一代传染病房医护机器人有待解决的研究难点和关键技术,特别强调气动肌肉驱动机器人的类人运动控制、遥操作机器人符合操作者直觉的运动映射算法、从端机器人的类人触觉感知和力控制,以及机器人对一些特定护理技能的模仿学习等研究对于传染病房遥操作护理机器人系统的重要意义.
-
-
陈林;
熊隽;
刘春
-
-
摘要:
为使遥操作机器人能满足多种多样的任务需求,提高机器人工作能力与效率,文章设计了一款遥操作机器人末端工具更换装置,以更换危险环境设施上不同规格螺母为例,对该装置性能参数进行分析,使用Recurdyn?V7R1软件对该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比动力学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装置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另通过样机实际操作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
-
胡凌燕;
史康柏;
张碧纯;
徐少平
-
-
摘要:
带虚拟仿真预测系统的遥操作机器人在核电站等复杂环境中作业时,可能会出现虚拟仿真机器人与实际机器人的工作状态不同步,从而导致影响操作者判断,发出错误指令。研究了一种基于在线修正虚拟仿真预测算法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主端虚拟仿真预测系统建立了从端环境及机器人的虚拟模型,根据操作者命令对从端机器人的状态实时预测,同时根据从端现场检测到的机器人状态对虚拟机器人进行在线修正,以保证虚拟仿真预测系统与从端机器人工作状态同步。实验结果表明:主端虚拟预测平台能够实时预测出从端工作状态;当从端机器人未能按照指令运动时,主端虚拟场景也与从端的工作状态同步。
-
-
-
梁悦
-
-
摘要: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遥操作机器人可以克服时延问题,同时为远程操控机器人的操作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操作感受,有助于提高操作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的三维重塑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深度图像的获取,点云匹配以及颜色检测.通过对这几方面的研究,得出Kinect传感器可以满足三维重建的要求,同时与其他设备和方式相比,难度和成本都得到了降低.
-
-
茅晨;
徐国政;
高翔
-
-
摘要:
阻尼摄入的比例控制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控制中来确保系统的稳定,但是该方法的参数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对阻尼摄入的比例控制进行参数整定的方法.并且,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有时延的自由运动和接触运动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
闫文珠;
刘成;
李磊民;
张华
-
-
摘要:
核事故处理中,由于现场环境具有强放射性,事故处理危险且复杂,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如何保证机器人在强辐射环境中高效可靠地完成作业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unity3D的核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处置卡源事故的数字仿真训练平台.对核环境中辐照数据分布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MAYA软件对核辐射环境和机器人进行3D建模,利用unity3D技术实现作业处置以及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构建出整个卡源事故实训演练系统.通过机器人实训演练,对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优化了工程作业方案,为机器人核探测工程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供了保证.
-
-
张静
-
-
摘要:
In recent years, robots began to be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industrial, defense, and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and dangerous because it can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s teleoperation, such as space explor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experts hotspot. Therefore, teleoperation platform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ques were studied.%近年来,机器人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工业、国防和餐饮行业,而遥操作机器人因其可应用于危险环境下的各种作业,比如太空探索、远程教育等,成为了各国专家研究的热点。因此,对遥操作机器人平台和相应技术进行了研究。
-
-
-
-
朱碧玉;
黄安杰;
李松;
宋爱国
- 《2013年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为克服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时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虚拟环境建模方法.首先使用Kinect采集三维场景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库(PCL,Point Cloud Library)显示出来,利用RANSAC算法对目标物体进行模型匹配,获得其几何参数,建立三维虚拟模型;然后建立虚拟机械臂模型并叠加到真实的三维环境场景图像上,利用传感器信息对虚拟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最后搭建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完成时延影响下的遥操作抓取实验,表明利用本文算法建立的三维虚拟环境模型是有效可靠的.
-
-
-
-
-
-
-
朱澄澄;
宋爱国;
徐效农;
倪得晶
- 《2015空间机构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手控器,作为一种用于人手部运动的跟踪设备,一直应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例如空间遥操作装置,水下作业,排爆,外科手术等.当在恶劣环境中被用于控制一台遥操作机器人进行复杂作业时,手控器的精度将会影响对远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效果,手控器精度的超差甚至会导致控制失灵.因此提高设备的精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具有新结构的手控器位置跟踪精度的标定方法.这种手控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一些重要部件的加工和装配误差.因此标定的主要目标就是找出这些重要零件的实际尺寸,以调整位置计算公式参数,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
-
李响;
王越超
- 《200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互联网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时延,影响了操作者与遥操作机器人之间的实时交互,降低了系统稳定性和操作性能.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动态神经元群模型对操作者发送的控制指令序列进行分析,实现对操作者意图的推断.在随机时延条件下.遥操作机器人能够根据操作者意图和当前环境信息,通过局部自主控制完成期望任务动作.同时可以与主端操作者基于事件的控制指令进行切换,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操作性能和效率.最后,通过互联网足球机器人平台进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