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手套
数据手套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1306574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科技信息、科技视界、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2013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等;数据手套的相关文献由1001位作者贡献,包括苏茂、原魁、包钢等。
数据手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06574篇
占比:99.98%
总计:1306824篇
数据手套
-研究学者
- 苏茂
- 原魁
- 包钢
- 叶晶
- 孙中圣
- 戴金桥
- 王爱民
- 郝志锋
- 陈功
- 陈曦
- 夏含信
- 王祖温
- 肖成
- 孙其民
- 文武
- 朱海兵
- 李炜
- 黄昌正
- 宋爱国
- 左国玉
- 张娜
- 张睿
- 徐波
- 方斌
- 李军
- 程海林
- 高龙琴
- 付康
- 冒周斌
- 刘鹏
- 吴新丽
- 周文奇
- 周言明
- 孙冠
- 庞佳伟
- 张国亮
- 张婷
- 张小平
- 李子豪
- 李美宏
- 杜清秀
- 杜肖贺
- 杨文珍
- 杨辰光
- 林国铭
- 潘康俊
- 熊鹏航
- 王伟栋
- 王展妮
- 王新宇
-
-
李晓虎;
张敏燕;
茅士央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实时控制腹腔镜手术机械臂的数据手套。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和摇杆电位器采集手部姿态信息,基于逆运动学法建立人手到手术机械臂关节的映射关系,控制手术机械臂抓钳的动作,实现常规手术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实时性好,响应时间530 ms,对数据手套控制手术机械臂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
-
支朋飞
-
-
摘要:
本文研究在开发环境VS2008 MFC系统架构下,结合Vega Prime三维视景仿真平台联合开发一套借助于人机交互设备(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的虚拟装配控制系统,主要分析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碰撞检测技术和虚拟人手建模技术,在Vega Prime搭建的虚拟三维场景中可实现虚拟人手对虚拟装配零部件的常规操作及精确控制,能够比较逼真地完成虚拟手抓取、移动、释放物体等交互操作。
-
-
张旭辉;
吕欣媛;
王妙云;
魏倩楠;
王恒;
杜昱阳
-
-
摘要:
针对传统康复训练方法枯燥,缺乏患者主动参与性,无法实时监测患者运动情况导致效果不佳等问题,将数据手套与虚拟现实(VR)眼镜等传感设备引入上肢康复中,旨在提高运动障碍人群的康复效率。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规划多级康复训练任务,以满足不同康复阶段患者的需求。基于四元数法推导了手部姿态解算算法,结合光纤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采集患者训练时的姿态变化与运动信息,并通过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实时调整康复方案。通过交互实验验证系统可行性,并记录了7组主要关节运动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人机交互与虚实同步从而达到训练上肢的目的。
-
-
苑朝;
王少君;
蒋阳;
王祝;
翟永杰
-
-
摘要:
针对面向机器人遥操作的数据手套精度低、成本高以及惯性测量单元校正难、校正不完全等问题,基于9轴惯性测量单元设计了一款数据手套,对传感器数据进行了校正、融合,并在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系统。采用LM算法校正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数据,椭球拟合算法校正磁力计数据;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校正后的9轴数据,得到传感器的实时姿态。实验结果表明:经校正、融合得到的传感器三轴动态角度,其均方根误差小于1.5°,最大误差绝对值小于3°,计算得到的手指关节静态角度误差小于1°。该数据手套系统可以较准确地检测手指的姿态,并能实时控制虚拟灵巧手的运动,同时也能获得手指关节运动的角度、角速度等信息。
-
-
谢俊成;
陈洁;
徐刚;
李少雄;
刘堂义
-
-
摘要:
目的:研发一款新型“推拿手法数据手套及数据采集系统”,为推拿手法参数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方法:使用薄膜压电传感器、电阻信号转换模块、开发信息采集模块,在ELVISⅡ型模型板与Labview2017的基础上,研发数据分析模块,共同构成推拿手法数据手套及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手套舒适度及数据采集的可重复性。同时以㨰法为研究对象,初步探析㨰法的参数量化研究方法。结果:推拿手法数据手套及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呈现推拿手法操作过程,并对推拿手法的参数做出相应的分析;在系统舒适度的试验中,观察到97.5%的人感觉佩戴舒适度较好,不会影响手法操作;在对数据采集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发现同一操作者㨰法不同通路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波形稳定,系统的数据采集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推拿手法数据手套及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度和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用于推拿手法参数的采集和量化研究。
-
-
钟建敏;
李晓冬;
李家健;
陆任贵;
常子键
-
-
摘要:
基于KNN-HMM的智能手语翻译系统采用数据手套+手机App的方案,通过数据手套上的弯曲度传感器、惯性测量传感器采集手部动作数据,经STM32处理器归一化和数据融合后,采用KNN算法进行初步分类,将初步分类结果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手机App利用HMM模型结合上下文获知手语含义,进而翻译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文本和语音.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成本低、操作便捷等特点.
-
-
曹尔凡;
崔建伟
-
-
摘要:
为了配合残疾人使用助残假手完成日常活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手套与虚拟模型的手臂动作识别方法.通过数据手套上的MEMS传感器测量手臂运动数据,结合虚拟交互环境中的手臂模型,完成模型对真实手臂的动作复现,并获取手臂模型的位置数据.而后将传感器加速度、角速度等数据的时域特征与手臂模型位置数据的动作轨迹特征结合起来,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预定义的5种手臂动作进行分类识别,识别率达到99.33%,验证了提出的手臂动作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
-
李兆基;
王海鹏;
阮伟华;
黄书豪
-
-
摘要:
针对目前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设备存在的精度低、体积大、可穿戴性差的缺点,文中以手势识别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为研究对象,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用于辅助VR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包括由一组弯曲度传感器与九轴运动姿态传感器组成的手套和一个基于功能性电刺激腕带.数据手套系统具有对手部运动姿态数据的采集和FES力触觉增强的信息反馈功能.手套系统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在计算机端的姿态程序算法中进行进一步的计算,计算结果用于对VR场景中构建的手部姿态进行实时控制.利用VR场景中的碰撞算法预测出手部在场景中碰撞物体产生的力触觉值,最后通过无线传输至FES刺激腕带产生不同等级的刺激脉冲辅助完成对手部力触觉控制,从而达到人机交互的效果.经过实际测试,5位健康志愿者单根手指的平均识别精度为94.7% ±1.3%.设计采用的FES刺激腕带可以提供0~30 mA的电流输出和最大扭矩达到1.8 N·m的腕关节力量控制,动作延迟时间为20 ms.
-
-
游茂林
-
-
摘要:
羽毛球正手持拍技术是羽毛球启蒙教育和矫正业余爱好者不当持拍技术的难点,现有采用拍柄凹槽设计的持拍技术定型/矫正器,存在价格较贵、影响球拍使用功能等不足,因此,造价低、拆卸便捷、耐用的定型/矫正器有待研制.研究采用5DT数据手套采集16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正手(右手)持拍的基本手型数据,利用3DS Max、Matlab软件及相关公式,计算获得运动员正手持拍时拇指第2指节和食指第3指节水平夹角的平均值,以此标定定型/矫正器与球拍炳的位置关系.设计模型通过3D打印,经3名羽毛球教练员8轮试用,不断修改和优化,确定设计方案并制成样品.经过4名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和5名没有羽毛球基础的大学生试用,均认为该器材能够快速、有效的发挥正手持拍技术定型/矫正作用,但也存在无法满足不同大小的手型、功能单一、加粗球拍柄等不足,可以通过型号多元化、降低内衬厚度等手段予以解决.未来还需要研制适用于左手的正手持拍技术定型/矫正器和提高定型/矫正器的智能化水平.
-
-
赵沁平
-
-
摘要:
虚拟现实(VR)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出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与真实或构想环境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运动捕获装置等必要设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广义的虚拟现实包括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增强虚拟。现在一般使用狭义的虚拟现实概念,即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对象和环境。
-
-
谢宗武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作为机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后环节和执行部件的末端操作器,其操作水平的提高对机器人的实用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自由度、多关节的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及其遥操作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机器人灵巧手双边遥操作目前仍然处于理论仿真阶段,距离实用化尚有很大的距离,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具有双向主动驱动和双向力反馈功能的数据手套,该数据手套具有围绕人手关节作非接触式包络运动、模块化、高集成化、机构简洁、佩戴方便、临场感强等特点。可实时应用的、计算量小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修剪算法和基于该算法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在线线性化方法。可使控制增益与延迟时间存在依赖关系的、降低系统的保守性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双边遥操作时滞依赖控制规律和基于该控制规律的机器人灵巧手双边遥操作实验。
-
-
LV Lei;
吕蕾;
ZHU Yingjie;
朱英杰;
ZHANG Jinling;
张金玲;
LIU Hong;
刘弘
- 《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在虚拟环境交互任务实施过程中,手势识别的正确率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操作者的沉浸感和成功率.已有的手势识别方法难以在保证较高识别正确率的同时满足实时性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静态手势识别方法,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新的手型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相应的手型特征点集匹配方法.首先利用可穿戴式设备--数据手套采集原始的手部运动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构建出手势库,然后提取每一种手势的手型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提出的特征点集模板匹配方法进行手势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手势类别数目较大时,识别正确率几乎也能达到100%;此外,该方法计算量小、效率高,能够保证用户和虚拟环境交互的实时性.
-
-
-
王成;
赵永嘉;
田海涛;
赵鑫
- 《2013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飞行仿真系统中对人机交互手段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手套与语音的实时交互系统,先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手势识别模块、基于碰撞检测的手运动模块、基于MS-Speech SDK的语音识别模块分别生成手势指令、操作指令与语音指令,然后通过指令识别与判断模块将这些交互指令转化为飞行仿真系统的控制指令,飞行仿真模块响应控制指令并计算飞行仿真数据,最后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更新三维飞行仿真视景、二维仿真仪表与人机交互三维菜单界面.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快速响应交互指令并能有效地实现人与飞行仿真系统的实时交互,既可以作为主交互手段嵌入到飞行仿真系统中去,也可以独立于飞行仿真系统作辅助交互手段之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