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泄漏事故
核泄漏事故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电工技术、原子能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390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海洋世界、科学中国人、走近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污染防治及风险管理研讨会、第七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题研讨会、第二届亚洲研究论坛等;核泄漏事故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党倩、张华峰、韩伟等。
核泄漏事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906篇
占比:99.62%
总计:34037篇
核泄漏事故
-研究学者
- 党倩
- 张华峰
- 韩伟
- 周涛
- 崔阿军
- 李子超
- 田星亮
- 秦雪猛
- 闫晓斌
- Ami
- Dang Qian
- Kim Kyung-Hoon(图)
- ZHANG Hua-feng
- 一卉
- 不公告发明人
- 中山力
- 主也英
- 于勇
- 任鑫
- 伍浩松
- 伍浩松(译)
- 何海明
- 余万里
- 余丽
- 叶伟城
- 司修
- 司广成
- 吉田胜
- 向军
- 吴再丰(编译)
- 吴卫民
- 吴志攀
- 吴锦海
- 周云忠
- 周楠(翻译)
- 夏明媚
- 夏治强
- 宋克伟
- 宋爱国
- 富冈恒宪
- 师婕
- 应春豹
- 张伟华
- 张凯
- 张国宝
- 张庆阳
- 张建国
- 张成
- 张文智
- 张晓燕
-
-
Ami;
Kim Kyung-Hoon(图)
-
-
摘要:
10年前,一场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日本东海岸,福岛核电站也在这场灾难中遭受重创,出现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方圆20公里的范围,都被当地政府列入封锁“红区”,许多居民不得不匆匆举家搬迁,留下搬不走的家具、家畜与宠物。和其他“红区”城市一样,距离核电站4公里外的浪江町,在核灾后也变成了“无人之境”。
-
-
朱国顺
-
-
摘要:
4月13日一清早,日本内阁作出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举世哗然。当这100多万吨核废水开始倾泻入海时,世界上没有一片海洋可以幸免。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大地震,最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海啸损毁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重大核泄漏事故。在紧急抢救中产生了大量核废水,至今还在以每天140吨的速度增加,累积至今,这100多万吨核废水的去向举世关注。
-
-
艾克拜尔·米吉提
-
-
摘要:
人们说一滴水能见太阳。在阿依别克看来,一滴水能见健康世界上有两次核泄漏事故,造成重大灾难。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城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的核辐射量是二战期间在广岛爆炸的两颗原子弹的400倍以上,普里皮亚季城由此废弃。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由此引发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事故,被称之为福岛核泄漏事故。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十年前的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9.0级超强地震,多地遭超强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侵袭,福岛县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据日本政府复兴厅统计,截至2020年3月1日,与地震相关的死者共19729人,另有2559人依旧下落不明。十年过去了,让我们祭奠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总结历史经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
-
陈洁洁
-
-
摘要:
近日,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因在宣传中以日本福岛县产桃作为噱头引发争议。早在2011年,因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就明确规定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0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
-
李子超;
周涛;
石顺;
秦雪猛
-
-
摘要:
为了研究核素在近海域迁移中各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大气核素干、湿沉降分析模型,并建立了悬浮物对放射性核素吸附沉降模型和海洋生物富集模型,给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干沉降通量比地面核素浓度低3~4个数量级,湿沉降通量比干沉降通量大2个数量级.悬浮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沉降率随沉积通量、分配系数和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分配系数为104 L/kg和生物量为10-5 kg/L时,生物富集使放射性活度减小了10%左右.短期核素扩散中,源项、对流扩散、干湿沉降和半衰期较短核素衰变影响较大;长期核素扩散中,源项、半衰期较长核素衰变和悬浮物影响较大;生物富集影响一直很小,可以忽略.
-
-
-
-
-
摘要:
近日,日本前环境大臣原田义昭公开宣称,要将福岛核电站中的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此言一出,同际舆论炸开了锅。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国际社会就对日本核安全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此次,日本核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焦点。除了日本,最近美军污染太平洋、侵犯当地居民权利、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罪证也被曝光。
-
-
王彩华
-
-
摘要:
2019年,荣成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以“走进核世界,探索核发电”为主题,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探究核能发电科普体验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设计思路,荣成市石岛湾核电站的建设,既为荣成市带来新的能源项目,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核电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由于历史上苏联与美国曾发生过核泄漏事故,致使石岛湾附近的居民,甚至荣成市民对核电站的落户存在排斥、担忧。“走进核世界,探索核发电”科普体验活动针对荣成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依托校外综合实践课程,打通校内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固有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让青少年了解核电技术,解密核能发电与环境、安全、环保等的关系。活动由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教育,辐射至千家万户,在全市形成人人学习核电知识的良好氛围,正确客观认识和宣传核电,消除荣成居民对核电的一些错误认知与恐慌心理。
-
-
-
-
摘要:
美国近十年来最大的山火、印尼伤亡惨重的海啸、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我们仿佛离启示录中预言的世界末日越来越近了。毁灭性的天气事件已经成为了新常态,自然愈加喜怒无常,让世界各国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新一代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正在创造能够应对极端环境和持续压力的基础设施和建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生活在一个日益末日化世界里的创新性方法。
-
-
-
-
夏治强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危害已波及全球,消除核事故的危害与影响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日本福岛核事故是继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最大的核事故,也是21世纪最大的全球核污染事故.本文全面分析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环境危害、日本自卫队和国际社会参与此次核事故救援等情况.
-
-
-
-
-
-
陈凤贵;
朱玉先;
陈光明;
主也英;
王世远;
韩文兴
- 《第七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日本3.11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辐射物泄漏事故导致的核辐射物扩散情况,并结合当时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特征,分析了大气水文环境对核辐射物扩散的影响,以及核泄漏辐射物扩散对我国环境安全的影响。表明大气风速、风向、降水和海洋海流是核辐射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在核辐射污染物扩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总体而言,此次事故对中国环境安全影响较小。
-
-
陈凤贵;
朱玉先;
陈光明;
主也英;
王世远;
韩文兴
- 《第七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日本3.11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辐射物泄漏事故导致的核辐射物扩散情况,并结合当时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特征,分析了大气水文环境对核辐射物扩散的影响,以及核泄漏辐射物扩散对我国环境安全的影响。表明大气风速、风向、降水和海洋海流是核辐射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在核辐射污染物扩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总体而言,此次事故对中国环境安全影响较小。
-
-
陈凤贵;
朱玉先;
陈光明;
主也英;
王世远;
韩文兴
- 《第七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日本3.11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辐射物泄漏事故导致的核辐射物扩散情况,并结合当时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特征,分析了大气水文环境对核辐射物扩散的影响,以及核泄漏辐射物扩散对我国环境安全的影响。表明大气风速、风向、降水和海洋海流是核辐射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在核辐射污染物扩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总体而言,此次事故对中国环境安全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