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设计
跨界设计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一般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7856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创意与设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美术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2011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学术论坛、第五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等;跨界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梅子、万涛、张新华等。
跨界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7856篇
占比:99.89%
总计:138014篇
跨界设计
-研究学者
- 万梅子
- 万涛
- 张新华
- 李熠
- 王琼
- 胡晶
- 贾昊川
- 齐向东
- 仇春燕
- 余玢萱
- 刘莉
- 单文博
- 卢朗
- 周潮
- 唐丽
- 孙雪飞
- 尹晶涵
- 张昆
- 张瑞
- 张艺鸿
- 曹雯涵
- 李轶南
- 杨柳
- 林磊
- 缪玉波
- 肖广
- 胡越
- 范一鹏
- 葛雯瑄
- 蔡幸生
- 贾荣林
- 郭中超
- 陈奕静
- 陈昊
- 陈澜
- 黄彬
- 丁晓博1
- 乐晓铭
- 何婷
- 何莎
- 何莎3
- 何萌
- 冯文婷
- 刘勇(图)
- 刘坤
- 刘姝豪1
- 刘志勇
- 刘钰舜
- 刘钰舜1
- 刘震
-
-
孙昕彤
-
-
摘要:
探究跨界设计在经典国货品牌创新中的表现方式及运用研究。通过对"跨界设计"概念的界定及其在经典国货品牌创新中的意义,结合经典国货跨界设计的实际案例,从视觉符号、载体置换、情景构建等方面分析跨界设计在经典国货品牌创新中的表现方式。得出经典国货品牌跨界设计发展趋势。跨界设计在经典国货品牌创新中从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出发,使经典国货品牌成为消费者精神文化消费的新载体,从视觉符号、载体置换、情景构建等方面分析和归纳跨界设计在经典国货品牌创新中的表现方式,为经典国货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
-
陈鹏;
卢朗
-
-
摘要:
文章以跨界思维对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设计创新,以期用设计启发创新,用创新推动非遗传承。首先,明确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内容题材、表现方法和传统色彩三个方面的跨界基础。其次,通过设计实践,阐述跨界思维下桃花坞木版年画设计元素与不同地域文化、当代设计方法、先进技术材料和创新品牌业态等方面结合的可能性。运用跨界思维创作了一批既有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特征也能贴合时代审美的新年画和文创产品。跨界设计能够激发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内在创新活力,不仅可以让其进入生活,更能参与生活,提升大众认可度,使其艺术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
-
朱云
-
-
摘要:
多元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也是广东传统竹器创新的主要动力。将多元融合与广东传统竹器再设计相结合,不仅符合当今世界设计发展的潮流,而且也有助于广东传统文化的传承出新,对提升地方竹器的特色内涵也大有裨益。从时代需求出发,借助文献梳理和归纳演绎,分析了广东传统竹器的特色和当代困境,并提出了当代再设计的要求,即在材质、技艺、功能、造型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积极与现代生活、现代理念相融合,并保持其“广味”精髓。实践论证了广东传统竹器再设计的主要方法,如几何纯化、解构重组和跨界整合等。广东传统竹器的当代发展,不仅要在传承中创新,而且也要在创新中传承。
-
-
汤子馨;
姚翔翔;
冯文婷
-
-
摘要:
3D打印技术在设计领域与医疗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兴起促进了跨学科的设计探索与合作。相较传统的义肢制作技术,用3D打印技术制作义肢,在精确性、可定制程度以及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在具身视角下,我们更关注产品对使用者身心的影响以及“具身主体性”的实现,因此具身视角下儿童义肢的设计不仅需要保证其治疗护理的功能,而且应该整合感官与情绪等多方位因素体现人文关怀。本文总结了目前3D打印义肢的基本程序与创新进展,并基于具身理论,从儿童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层面分析儿童对义肢的需求。同时,本文以小腿义肢的设计实践为例,提出儿童3D打印义肢的具身设计策略,并结合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进行跨界设计。
-
-
张勤
-
-
摘要:
艺术设计专业跨界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前经济发展与设计的变革,也顺应我国创新设计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艺术设计专业跨界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是:整体设计的洞察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应基于此素质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设置,以主题为主的课题训练模式,跨专业领域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跨界实践教学平台等,在此改革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
陶玉涓
-
-
摘要:
采用文献研究法洞悉品牌跨界的原因、类别及现状;根据品牌跨界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流程,使用创意思维方法中的发散思维、聚散思维等,提出跨界合作的品牌形象需要“和而不同”,跨界产品的设计需要“个性定制”,跨界推广的手段需要“相互渗透”。合理使用创意思维方法展开跨界设计,能助力品牌更新已有形象,丰富设计手段。
-
-
阎维文;
刘勇(图)
-
-
摘要:
2020年,在藏酒界有一桩值得记载的事件,那便是轩尼诗X.O问世150周年。为了纪念和庆祝X.O干邑白兰地诞生150周年,轩尼诗隆重推出―款纪念酒,它的面世将轩尼诗X.O特陈干邑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
吴二强
-
-
摘要:
本文从当下跨界现象与跨界设计谈起,引出建筑形态的现代首饰在首饰艺术领域中的这一独特面貌.探析了建筑形态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的主要内在动因,总结了建筑形态在首饰设计中的基本应用方法,介绍了作者运用建筑形态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作实践与作品效果呈现.试图在目前国内正在兴起的现代首饰艺术教学理念与作品创作实践中进行探索性研究与表达.
-
-
王熙悦;
李耿
-
-
摘要:
跨界设计领域中不乏建筑元素与首饰的结合,许多珠宝设计师从建筑中提取元素设计出优秀的作品.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在首饰设计中弘扬本国文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首饰相结合成为一大趋势.山海关古城历史悠久,建筑形制经典,传统元素蕴含丰富,是北方传统建筑的典例.基于此,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与首饰设计的关系为研究重点,先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建筑首饰的发展概况,再经过现场考察、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山海关古城建筑的总体形制、细节纹样等特征,然后结合首饰设计的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等制作方法,探究山海关古城元素可能对首饰设计产生的多种影响并直接作用于首饰;进行了山海关建筑元素首饰的设计尝试,进而挖掘建筑题材首饰的深层内涵.
-
-
王惠
-
-
摘要:
陶瓷设计首先是造型方面的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因为要经过高温烧结过程,存在很多收缩、变形的问题,所以造型设计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付诸现实,表达具象或抽象效果有着许多特殊要求.除了传统手工制瓷技术,陶瓷3D打印技术日益普及,并且模块化、参数化设计理念渗透到造型设计方面,令原来在造型设计里具象或抽象题材发生很多变化,两者的界限被打破,具象或抽象的面貌也更个性化、风格化.
-
-
范凯熹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移动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跨界正在进行,跨界设计即为近来设计方法讨论应运而生的热点之一.跨界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设计方式,实现整合性设计.目前互联网时代比较有前景的行业与项目,大多具有跨界性质.如工业设计不单是外观设计,更是形成从产品概念设计到品牌包装策划等完整的设计产业链.现代的工业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独立的设计,而是在包括产品设计、包装策划、商业策略等多个环节的整合设计,即跨界设计.这是工业设计"跨界"的核心含义.这种"跨越多个环节"的"跨界"设计,已经成为工业设计行业的一个趋势.未来跨界设计的发展与趋势将是:基于多学科融合的跨界设计,基于互联网的跨界设计,基于3D打印的跨界设计,基于音画融合的跨界设计,基于参数化的跨界设计,基于新兴技术的跨界设计。
-
-
邹璐
- 《2011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学术论坛》
| 2011年
-
摘要:
跨界设计除了极大丰富了时尚界的设计宽度之外,对于现代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今服装教学中应该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足,提倡“用”的思考教育方法,在设计课程中多组织一些不同艺术与服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比如建筑、工业设计与服装的型、平面设计与服装纹样等专题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知识结构,引导他们自发地去认识和了解其他艺术门类,让学生学习建立自己的设计观念和表达方法.
-
-
章之珺
- 《第五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跨界"——近年来设计界最时髦的词语,现在不仅在艺术设计领域,在各行各业也形成了一种行为趋势.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专业在全国率先提出跨越既有的设计专业界面、模糊专项的设计概念.十余年来建立起综合式跨学科的设计教学体系,《实验性概念设计》课程为这个体系的架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教学模式并非弥补现有设计课程的空缺,而是立足当下从时代视点出发,建立艺术设计教育与新时期多元理念的对应关系;面向未来,回应"中国智造"的人才培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