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孔雀鱼为实验材料,建立了鱼类精子膜脂胆固醇和磷脂的检测方法,比较了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鲈鱼(adsido)鲜精以及孔雀鱼和鲈鱼冻精的精子活力以及脂质含量,探讨了鱼类精子膜脂含量与鱼类精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精子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为:柱温为30°C的Rx-SIL正相色谱柱,流动相为流速1.2 mL/min的乙腈-甲醇-磷酸(95∶3.2∶1.8,V/V/V),检测波长206 nm,10min内分别检测到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神经鞘磷脂(SM)四种磷脂;柱温为30°C的Extend 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流速1 mL/min的100%甲醇,检测波长208 nm,20min内检测到了胆固醇。鲜精脂质检测结果表明,三种鱼精子中脂质含量均不同,PC含量较高,均占总脂质含量的55%以上,其次是PE;从脂质总量来看,孔雀鱼>鲈鱼>斑马鱼,而从胆固醇与磷脂含量比值来看,则是斑马鱼>鲈鱼>孔雀鱼.超低温冷冻后,冻精精子活力和脂质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PE下降最显著。通过对冻后不同活力孔雀鱼精子脂质含量分析发现,冻后精子活力和脂质含量呈正相关性;同时超低温冷冻会降低精子中PE相对含量,而增加PC的相对含量。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脂质检测方法可快速,方便的应用于不同鱼类精子脂质的检测,不同鱼类精子中脂质含量不同,并且精子脂质含量和精子活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正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为阐释鱼类抗冻性差异机制以及寻找提高鱼类精子抗冻性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