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茎尖

茎尖

茎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46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种子、亚热带植物科学、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暨国家公益性行业水生蔬菜科研专项汇报会等;茎尖的相关文献由2935位作者贡献,包括洪森荣、尹明华、曹清河等。

茎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7 占比:66.0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1.68%

专利文献>

论文:346 占比:32.31%

总计:1071篇

茎尖—发文趋势图

茎尖

-研究学者

  • 洪森荣
  • 尹明华
  • 曹清河
  • 卢新雄
  • 张金梅
  • 辛霞
  • 陈晓玲
  • 张举仁
  • 林田
  • 李天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贾瑞雪; 唐朝臣; 陈景益; 张雄坚; 王章英
    • 摘要: 【目的】分析叶菜专用型甘薯茎尖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筛选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测定华南地区11个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系)茎尖的总酚含量,并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3种方法评估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品种甘薯茎尖总酚含量及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平均值分别为3.64(±0.90)mg/g(GAE)、249.94(±71.47)μmol/g(TE)、253.06(±58.76)μmol/g(TE)、375.64(±107.20)μmol/g(TE),且不同颜色甘薯茎尖FRAP存在显著差异。甘薯茎尖总酚含量与ABTS、DPPH、FRA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11个叶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系)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GCS-3、FS-18和GCS-17-10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GCS-3和FS-18绿色茎尖叶菜型甘薯、GCS-17-10紫绿色茎尖叶菜型甘薯为优质菜用甘薯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颜色茎尖抗氧化能力和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周俐宏; 王而立; 李雪艳; 王瑞玲; 白一光; 王伟东; 胡新颖; 杨迎东
    • 摘要: 为了建立东方百合茎尖组培脱毒体系,筛选出茎尖直接再生小鳞茎适宜培养基配方,指导百合种球脱毒生产。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东方百合杂种系品种西伯利亚茎尖为试验材料,对培养基激素种类和糖浓度组合对茎尖接种成活率和小鳞茎诱导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处理J5培养基(MS+6-BA 1 mg/L+IB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西伯利亚茎尖成活率为70%,小鳞茎诱导率为85.5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 祁东梅; 史慎奎; 王玉芳; 王春芳
    • 摘要: 对易形成愈伤组织的不同谷子品种进行筛选,优化愈伤分化体系,为谷子功能基因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本研究对31个宜在承德本地播种的谷子品种进行筛选,以茎尖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综合分析筛选出发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的4个品种分别是:红粘谷、9115、长农35、师院-1。后续研究以师院-1的茎尖为实验材料,探究谷子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最适条件。结果显示,2,4-D浓度为1.0 mg/L时,愈伤诱导率最高;KT与1.0 mg/L 2,4-D搭配诱导愈伤的最适浓度为0.1 mg/L;ZT与1.0 mg/L 2,4-D搭配诱导愈伤的最适浓度为1.0 mg/L。选择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分化条件探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分化的激素配比为1.0 mg/L 2,4-D+1.0 mg/L TDZ,生芽率为35%;2.0 mg/L 6-BA+0.6 mg/L NAA,生芽率为28%。本研究为谷子茎尖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 蒲忠贵; 张庆全
    • 摘要: 为建立完善的草莓组培快繁体系,解决种苗退化问题,以当地草莓主栽品种红颜茎尖为试材,设置0.1%升汞和0.1%升汞+2%吐温-80溶液2种外植体消毒处理,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6个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5个生根培养基,研究草莓茎尖外植体消毒最佳方式与时间,筛选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0.1%升汞+2%吐温-80溶液处理8 min时草莓茎尖污染率及褐化率较低,萌发率最高,可达82.3%,为最佳的消毒方式。外植体在MS+1.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出更多的健壮不定芽,萌发率为83.3%,为最佳诱导培养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02 mg/LNAA,增殖系数为4.5%;1/2MS+0.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高达100%。
    • 杨澜; 刘雅; 项阳; 孙秀娟; 颜景畏; 张阿英
    • 摘要: 以谷子(Seteria italica)豫谷一号为实验材料,建立了一套简便、稳定的体外茎尖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茎尖转化法,对转化受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待拟转化株长到三叶期后进行PCR鉴定.探明了草丁膦(Basta)喷施处理用于谷子转基因幼苗筛选的最适浓度,以及2种不同检测方式(直接PCR和喷施Basta+PCR)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对影响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的多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1.4、侵染液中乙酰丁香酮浓度为800μmol·L-1、侵染压强为0.05 MPa、侵染40分钟有利于谷子茎尖的遗传转化.同时,采用上述优化系统获得谷子转SiCBL4基因植株,通过喷施草丁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可节约检测时间.综上,该研究初步建立了稳定的谷子体外茎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开发了一种便捷的检测后代转基因植株的组合方法.
    • 王禹
    • 摘要: 草莓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田间匍匐茎分株方法,此方法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病毒病,从而造成草莓品种的种性退化,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及繁殖系数降低等现象,致使草莓种苗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可保持植物特性的优点.阐述如何利用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种苗,提高种苗繁殖系数及种苗质量.
    • 马磊; 路远; 陈小文; 刘艳娇; 王海生
    •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草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体系,本试验以日光温室内草莓植株匍匐茎为原材料,研究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启动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等关键技术.结果 表明,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消毒20 s,0.1%HgC12消毒3 min,成活率可达97.5%;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3 mg·L-16-BA+0.1 mg·L-1 IBA,增殖系数3.6,平均株高3.66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大量元素硝酸钾,硝酸铵减半)+25g·L-1蔗糖,生根率100%,平均根长3.65 cm,平均生根数5.7;最佳移栽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3∶1∶1,成活率为98%.草莓组培育苗加快繁殖速度,增加繁殖系数,对草莓产业化育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刘婷婷; 李艳燕; 宁晓霜; 刘志华; 姜振峰; 李文滨
    • 摘要: Aux/IAA基因家族在植物茎尖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Aux/IAA基因家族在大豆茎尖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本文以拟南芥Aux/IAA基因家族蛋白序列为参照鉴定了大豆全基因组Aux/IAA家族基因,包括63个成员;然后以拟南芥、鹰嘴豆和大豆的Aux/IAA家族为研究对象,比对这些基因全长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三种作物的Aux/IAA家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差异明显,进化过程中同源重组频率不同;进而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东农594(DN)、Charleston(CH)及二者杂交后代的RIL群体的高矮秆池(WH、WS)和F2群体的高矮秆池(JH、J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共有17个Aux/IAA基因在3组材料中差异表达.CHvsDN组有15个差异表达基因,JHvs?JS组有2个,WHvsWS组只有1个;其中,Glyma.10G180100在JHvsJS组和WHvsWS组均差异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豆Aux/IAA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调控茎尖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 田玉广; 张金练; 杨明臣; 褚小玲
    • 摘要: 甜樱桃砧木茎尖培养是在培养基质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不受四季、昼夜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影响的生产方式.茎尖组培繁育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成本低廉、易管理、省人力、物力等特点,有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为大樱桃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砧木种苗,满足新品种推广应用.
    • 封明军; 雷富臣; 豆静; 王新建
    • 摘要: 试验以苹果矮化砧'T337'休眠芽和茎尖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消毒时间、启动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期为建立'T337'较优组培诱导方法和叶片再生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T337'最佳外植体类型为休眠芽,采取二次消毒时间为75%酒精处理5 s,1%次氯酸钠处理5 min;'T337'最佳的启动诱导激素组合为6-BA 1.00 mg·L-1+NAA 0.30 mg·L-1,在诱导第6 d芽就开始萌发,诱导率高达63.33%;增殖培养在6-BA 0.75 mg·L-1+IBA 0.50 mg·L-1激素组合下增殖系数最大为2.60,且平均芽高最高为2.41 cm;叶片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愈伤组织较致密且生长较快,激素组合为6-BA 0.50 mg·L-1+2,4-D 2.00 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9.33%,暗培养最佳时间为7~14 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