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专利文献216545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瞭望、学术论坛、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诗无达诂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有光、张金梅、刘国民等。

诗无达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16545 占比:99.90%

总计:216762篇

诗无达诂—发文趋势图

诗无达诂

-研究学者

  • 李有光
  • 张金梅
  • 刘国民
  • 叶橹
  • 张玥
  • 明明
  • 李新华
  • 杜菁婧
  • 董柯晗
  • 蔡雪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国民
    • 摘要: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奉天而法古”是董仲舒的基本思想。“奉天”即法天道,“法古”即法圣人经典之道,这蕴含着“文本于天”的观念,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来源。其二,董仲舒认为天人同类相应,即天人在道德、情感等方面相感应、感通,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追求。天人同类相应不仅仅是隐喻方法,更是思维方式,把古人的内心世界(德性、情感)与天地的外部世界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三,董仲舒“《诗》无达诂”的思想,揭示了文本解释中的一般特征,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文本没有恒常不变的原义,文本的意义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解释者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文本。其四,董仲舒指出《春秋》文本的基本特征——“微言大义”,也构成了他的解释方法:一是《春秋》之辞字面义与深层义有间距性,解释者由文辞的字面义入手,又要突破其字面义而把握其深层义,“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二是《春秋》所记之事与事实真相背离,即“微言”“讳”,要求解释者推见至隐,以把握事实的真相及其隐含大义。
    • 王春林
    • 摘要: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杰出诗人卞之琳先生脍炙人口的《断章》。正所谓“诗无达诂”,如同《断章》这样一首内在思想含蕴异常丰富的诗歌,到底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或者意思,长期以来一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其中隐含着的某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对主义或者说互为主体的意味,是无可否认的一种文本事实。
    • 肖睿
    • 摘要: "诗无达诂"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鉴赏方式之一,其中的"达"意思是明白通畅,"诂"的意思则为运用现代语言解读古文涵意,"达诂"二字合起来就是通达明了之意。诗无达诂则可以这样理解:诗歌并没有确切的解读,要依靠领会其中的意蕴而无法用语言传达。不过,诗无达诂,亦有正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运用正确的方法解读高考诗歌评价题目的应对策略,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完全能够掌握解题的思路,正确的解答问题。
    • 黃亢美
    • 摘要: 黄老师: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古诗《雪梅》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的"降",课文注音是xiáng,注释是服输。常言说"诗无达诂",如果理解为雪梅争春互不服输,各自都认为比对方高出一等,不肯降下身价,因此读jiàng行吗?
    • 蒋绍愚
    • 摘要: 在阅读唐宋诗词时,会看到一些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的解释,有的是可以并存的歧解,有的是无法说通的误解.唐宋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唐宋诗词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必须对唐宋诗词的词语及其用法和色彩、一些特殊的句式有正确的理解,对诗词的言外之意有正确的领会,才能识别那些错误的解释,真正读懂唐宋诗词.
    • 谭汝为
    • 摘要: 阅读古典诗歌作品,鉴赏者的认识往往存有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把握作品意境,遵循阅读规律,提高鉴赏水平.本文拟对诗无达诂、意境生成、遗貌取神、貌离神合这四种特殊的诗词阅读鉴赏理论,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阐发.
    • 董柯晗
    • 摘要: 阐释的边界,从根本上说是对阐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中"以意逆志"将阐释客体之"志"作为探求的根本目标,重视阐释客体的自在意义,而"诗无达诂"则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作品原意,强调阐释主体的开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虽然在阐释的主体与客体方面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将阐释的主客体推向绝对对立的两极,而是在内部呈现出了一种融合、贯通、交叉的态势.自在的意义不能替代开放的理解,理解的自由不能超越合理的约束."从变从义",自由与限制——中国古代的诗学阐释理论与批评实践已经对"阐释的边界"这一问题给出了解答.
    • 李建盛
    • 摘要: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简单优劣评价以及随用意挪用的现象.这个命题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可以做更深入全面的阐释;不能单纯从经学转变的历史考察"《诗》无达诂"的应用性经学阐释向"诗无达诂"的审美性诗学阐释的转变,而必须重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本自觉和本体诗学的发展在这个转变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诠释学命题与现代诠释学理解既有某种"暗合"之处,也有诸多显著的差异,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诗》无达诂"的中国阐释传统,也要完整地把握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逻辑,才能在差异性的中西比较阐释中实现某种诠释学的"视域融合".
    • 董柯晗
    • 摘要: 阐释的边界,从根本上说是对阐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中“以意逆志”将阐释客体之“志”作为探求的根本目标,重视阐释客体的自在意义,而“诗无达诂”则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作品原意,强调阐释主体的开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虽然在阐释的主体与客体方面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将阐释的主客体推向绝对对立的两极,而是在内部呈现出了一种融合、贯通、交叉的态势。自在的意义不能替代开放的理解,理解的自由不能超越合理的约束。“从变从义”,自由与限制——中国古代的诗学阐释理论与批评实践已经对“阐释的边界”这一问题给出了解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