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阐释学

阐释学

阐释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46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3124篇;相关期刊571种,包括求索、文学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3年第三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等;阐释学的相关文献由92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李清良、李艳等。

阐释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9 占比:6.6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124 占比:93.28%

总计:14070篇

阐释学—发文趋势图

阐释学

-研究学者

  • 李新
  • 李清良
  • 李艳
  • 张江
  • 李红梅
  • 乐国斌
  • 傅婷
  • 李珊珊
  • 谭云飞
  • 贾德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红岩
    • 摘要: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发挥的作用相当。中华思想始终保持了发达的辩证逻辑形式,天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命题。中华逻辑范畴依照“言—象—意”的结构运转,形成了包含本体母题、范畴谱系、论证方式在内的完整体系。
    • 李桂奎
    • 摘要: 相对于较为早熟且能自成一定谱系的诗文、戏曲、书画等理论而言,小说理论主要以序跋、评点、杂论以及小说话等随感形式呈现,显得较为零散,有进一步系统化整合、提升、建构的空间。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实绩主要集中在“文献”整理和“史论”撰写等方面,而在谱系建构方面则多停留于热切呼唤层面上,并期待通过术语考释以推进其研究。其具体操作流程大致是:先将搜辑而得的零散的概念、范畴以及命题等术语进行分级、分层、分类,使之成为不同系列的术语家族和术语族群;继而借鉴或采用古老的解字释名、考镜源流、梳理脉络等传统学术路数,做到“释名以章(彰)义”;在此基础上,顺应近现代以来各类文论术语考释的劲势,借鉴中外阐释学、谱系学,尤其是“关键词”研究的学术经验,圆通地对各种小说批评术语的历史文化蕴涵、文艺审美蕴涵展开阐释;最后通过类性脉络梳理,建构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小说理论谱系。
    • 戴文静
    • 摘要: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西学者,认识到中西语言文化之殊的同时,正努力超越中西文学和美学比较研究中的二分法框架,尝试通过中西诗学间的深层对话,挖掘更多中西理论间的共通之处。秉持中西“大人文”观的顾明栋一直致力于中西语言、诗学、美学批评视域的融合,在其新近出版的专著Fusion of Critical Horiz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Poetics,Aesthetics中,他将古今、中西的语言、诗学、美学理论置于世界诗学及全球美学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在对文化相对主义及其不可通约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以古典美学观念重新阐释现代中西核心批评理论、美学观念及其实践,并指出中西研究范式必须摆脱传统对立或差异范式的桎梏,实现人本主义范式的转换。这一著作为开拓世界诗学提供了全新进路:只有采用融通中西的人本主义范式,才能超越中西二元对立,建构中西语言、诗学与美学对话的共通基础,揭示中西共质模因,实现中西鸿沟的跨越和世界诗学的愿景。
    • 蔡超
    • 摘要: 《曹溪大师传》是关于中国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的传记,国内长期佚失,然而却在日本得以保存下来,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了第一个现代日语译注本。阐释学旨在研究如何通过语言诠释之活动来解释某物之义,使人能对其达成理解。依据阐释学理论,对《曹溪大师传》日译本的佛禅词语、语句修辞和禅宗公案的理解、阐释和应用进行解读和评析,该译本的翻译基本是到位的,起到了帮助目标语读者领悟佛理的作用,但也存在理解有局限,阐释中的得与失,语境重构有缺陷等问题。为此,应包括保留喻体加注释、关注修辞语境以及语篇与读者的互动、增加言外之意以达到深度阐释等。
    • 孟琢
    • 摘要: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分为“王官学”与“诸子学”两大阶段,前者属于早期的文化解释行为,在正名思想、教育普及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它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学术精神上,正文训诂的释义重心由词义外延转向词义内涵,以词义互证为基本路径,形成了训诂学特有的释义原则;在学术内容上,正文训诂从体式、内容、类型、术语等角度奠定了中国训诂学的学术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广义的“解释”凝聚为以语义为中心的“训诂”,体现出训诂学的发生规律。立足中国训诂学的历史起点进行溯源性反思,可以深入理解训诂学的古今之际,把握其学科特质与现代发展方向。
    • 周杰; 杨敏
    • 摘要: 由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领衔翻译的《苗族史诗》充分体现出阐释学所提出的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该书不仅是苗族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经典文献,也为日渐成为国际显学的苗族古歌学搭建了译作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以阐释学提出的翻译四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为框架,探析《苗族史诗》英译本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翻译策略、文化阐释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以期为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和研究提供借鉴。
    • 王肃
    • 摘要: 西方现代阐释学主要强调主体意识的作用,在自身基础上施加主体意识形成。本文运用阐释学理论将西方音乐以主体维度跨越讲解,旨在加强大众对西方阐释学及音乐审美的认识。本文将通过西方阐释学的演变以及音乐审美形成过程中积累实践的重要性,总结音乐审美的优点,探究社会环境、自身主体、实践对培养音乐审美的作用,挖掘音乐审美形成的可能性,最终完成音乐审美的探究问题。
    • 孙周兴
    • 摘要: 马丁·海德格尔作于1922年、迟至1989年才面世的“那托普报告”对于理解这位思想家的前期哲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在其中端出了一种“生命哲学”或所谓“实际生命的现象学阐释学”的初步方案,该方案与他的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基本存在学”无疑有着渊源关系;海德格尔此间正处于思想道路的“开端”阶段,其哲思具有开端性的“寻求”和“试验”特性,显示出某种鲜活生动的探索特质,而这是在后来更为成熟、也更为严格的“主要著作”中隐失了的。海德格尔在“那托普报告”中对“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的揭示,可视为哲学阐释学的开端性奠基,而围绕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的阐释学实践,一方面把阐释学工作深化为具有海德格尔特色的词源学探讨,另一方面也隐晦地初步开启了后来在《存在与时间》中才得以充分展开的新时间观。
    • 李彬; 冉玉体
    • 摘要: 机器翻译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不断挑战人工翻译的地位。由此,关于人工翻译存在的价值和发展方向的探讨不断展开。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和译者的主体性特点再次引起译界的关注和讨论。借助太极拳中医养生的英译实例,以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通过斯坦纳翻译过程的四个步骤,对比分析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差异,论证现阶段人工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优势。
    • 李丹
    • 摘要: 概述阐释学三原则与儿童文学翻译的相关内容。以阐释学三大原则为理论指导,节选周国强和周克希的《小王子》中译本中的部分典型翻译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探讨阐释学三原则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启示,即翻译的客体和主题都是历史性的,评析一本译作要多方位考察;视野融合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历史背景、原作者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并进行适当的观点融合;效果历史原则赋予译者更多权利和话语权,使其能够根据相关知识补充进行译文加工,达到减少理解障碍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