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诉讼法

诉讼法

诉讼法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8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93400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法学、法律适用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诉讼法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汪腾锋、汪腾锋1、颜运秋等。

诉讼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8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3400 占比:99.42%

总计:93949篇

诉讼法—发文趋势图

诉讼法

-研究学者

  • 汪腾锋
  • 汪腾锋1
  • 颜运秋
  • 刘根
  • 李克艳
  • 赵泽君
  • 邓增萍
  • 何苗
  • 侯兆晓
  • 冯仁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杨
    • 摘要: 针对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来讲,其需要在宏观角度确定价值去向,如在正义与理性、自由与秩序等具有价值冲突的选择题中,需要充分明确不同价值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应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坚持了总体上的价值平衡,同时也朝着价值目标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整体思路,并进一步阐述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
    • 李建飞; 王锦东
    • 摘要: 为了实现以审判为中心,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辅助当事人对庭审中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进行有效质证,设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很有必要,符合三大诉讼法的立法旨意。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对专家辅助人角色没有更多的释明,造成在其近十年运行过程中与立法旨意的诸多不相适问题。对专家辅助人申请启动、资格审查、名册编撰、席位设置、回避规定、进退庭规则、意见采信、人身安全及权责一致等方面运行程序增强规范,可回归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设置之旨意,实现新时代的现代诉讼理念。
    • 侯春梅
    • 摘要: 提交议案4件、建议102件!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向大会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职“成绩单”。翻看“成绩单”,将志愿者法列入立法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加强新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扩大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
    • 魏晓雯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电手段为齐讼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成为可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推进电子诉讼’。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面拓展了电子诉讼服务渠道。但是,电子诉讼还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提出建议,加强电子诉讼立法,对电子诉讼内涵、电子诉讼原则、电子诉讼适用范围、电子诉讼程序、电子送达效力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适时完善修改诉讼法相关条文。
    • 张雅霖
    • 摘要: 诉讼抵销兼具实体法律行为与诉讼行为双重属性,前者由实体法规范,而后者的法律效果需通过在诉讼法上建立相应制度加以规范。诉讼抵销既是防御方法亦是权利主张,因此可通过事实抗辩或反诉方式提出,程序选择权应交与当事人,且法院应将其作为独立的权利主张进行审查。对诉讼中提出的抵销主张,法院原则上应予以实质性审理,仅在因抵销权人过错导致审理延迟、涉及案外人的权利义务、违反主管与管辖规定、有限的法官裁量认为不宜审理的情形下,例外地不予审理。在保障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前提下,对经审理的抵销主张,应通过诚实信用原则等规范赋子其既判力效果。以抗辩方式提出的抵销主张也应构成诉讼系属,对其不宜再允许另行起诉、重复主张。
    • 高凌霄
    • 摘要: 传统诉讼法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OBE理念的诉讼法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通过以案例讨论分析主导课堂教学、以法庭旁听和模拟法庭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跟随实践指导教师参与办案及参加专业见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性论题的选取推动诉讼实务研究,为学生顺利进入法律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 刘笑臣; 阮之华
    • 摘要: 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进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的主导权,认罪认罚制度的确立是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进行案件的繁简分流,化解社会矛盾.而如何具体谋划,将这项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律师方便、快捷、全程参与是绕不开的话题,而随着5G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律师通过远程方式进行认罪认罚见证已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分析实践中检察机关各种远程见证的方式方法,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试图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应律师远程见证的可行并且最优方案.
    • 郑曦
    • 摘要: 证据法与诉讼法的长期隔离是我国法学院教育中的常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明确证据法与诉讼法的关系及证据法课程的地位、培育适应融合两门课程教学的人才、合理安排证据法与诉讼法课程的时间衔接与教学内容衔接,以实现证据法教学与诉讼法教学的相辅相成.
    • 危泽裔; 法正
    • 摘要: 民法典时代来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法典的时代已然到来。法学家谢怀栻先生生前曾言:“民法典较之刑法、诉讼法等更足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度,而且只有一个全中华民族的民法典才能表明中华民族已攀上了历史的高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