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化性能

乳化性能

乳化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37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204949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当代化工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第三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第二届特殊膳食食品研究开发与配料应用及法规交流研讨会、中国石油第六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年会等;乳化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115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伟、于涛、曲广淼等。

乳化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4949 占比:99.85%

总计:205262篇

乳化性能—发文趋势图

乳化性能

-研究学者

  • 丁伟
  • 于涛
  • 曲广淼
  • 刘晓亚
  • 朱友益
  • 林宇华
  • 侯吉瑞
  • 叶志文
  • 吕春绪
  • 安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戚俊领; 张贵才; 裴海华
    • 摘要: 针对胜利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且热采成本高的问题,乳化降黏驱是提高其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利用微动力乳化实验装置,综合考虑两种表面活性剂TB与AC在不同配比下的乳化能力和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构建了两种不同性能的乳化驱油体系:TB(0.3%)和TB+AC(0.3%,质量比3∶2)。通过多重光散射法分析了两种体系和胜利稠油形成乳状液的微观稳定性,然后通过填砂管驱油实验评价了两种乳化体系的驱油性能,并利用玻璃刻蚀模型研究其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B+AC体系具有强乳化能力,与原油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良好。TB+AC体系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TB+AC体系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1.20%。TB+AC体系通过超低界面张力和强乳化性能“拉”残余油,使其发生形变,降低流动阻力和残余油含量;也可进入油膜深处进一步发生乳化作用使油膜扩张破裂来提高采收率。
    • 林军章; 王静; 汪卫东; 冯云; 谭晓明; 丁明山
    • 摘要: 利用界面张力、乳化性能、润湿和驱油效率等测试手段研究槐糖脂、鼠李糖脂和脂肽3种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为10^(-1) mN/m数量级,润湿指数为0.36,由于鼠李糖脂和脂肽同时具有较强的降界面张力和润湿反转性能,能大幅降低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的黏附功(黏附功下降幅度超过99.5%),但该过程需要较长作用时间(多于5 d);槐糖脂具有较强的原油乳化性能,400 min后乳化原油析水率仍保持在25%,试验区块原油降黏率达到85%;直接驱替过程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较低,仅为3.5%~4.8%,将生物表面活性剂注入后作用7 d再驱替,鼠李糖脂、槐糖脂和脂肽驱油效率分别达到8.46%、14.31%和10.07%,驱油效率大幅提升;3种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机制不同,鼠李糖脂和脂肽除了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主要通过润湿反转提高原油剥离能力,而槐糖脂主要通过对原油乳化降黏、增强流动性提高驱油效率。
    • 李联中; 田浩然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将界面活性较强的新型两性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GS-3和乳化能力较强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S相结合,研制了一种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具体配方为0.2%MGS-3+0.1%AES,并评价了其界面活性、乳化性能、吸附性能、润湿性能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体系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乳状液静置120 min后的析水率约为50%;此外,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还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和润湿改变能力;特低渗岩心水驱后注入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能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0%以上,驱油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S区块实施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措施后生产井的日产油量显著提升,含水率有所下降,取得了明显施工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谭孟娜; 徐晶晶; 杨雪飞; 高海鸰; 罗水忠; 李兴江; 郑志
    • 摘要: 本研究运用超高压处理、碱性pH偏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单独和复合处理后,将其与麦芽糊精进行糖基化反应,并测定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复合物结构及乳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超高压处理或pH偏移处理相比,高压协同碱性pH偏移处理对糖基化反应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复合处理使糖基化复合物的接枝度与褐变程度增大,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的转变程度增大,蛋白质内部疏水基团暴露量增多,蛋白分子三级结构趋于松散。其中400 MPa高压处理协同碱性pH偏移处理对糖基化改性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所得糖基化样品的乳化活性(31.38 m^(2)/g)和乳化稳定性值(36.88 min)最大,分别为对照组的1.89倍和1.60倍。
    • 马思丽; 杨波; 李亚蕾; 罗瑞明; 马旭华
    • 摘要: 采用Fenton氧化体系构建羟自由基模拟氧化体系,探究不同氧化强度下牛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乳化性能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H_(2)O_(2)浓度(0、0.5、1、5、10、20 mmol/L)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程度加剧,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和表面疏水性逐渐增加,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逐渐下降;α-螺旋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β-折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溶解度、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浊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氧化诱导蛋白质产生交联。相关性分析发现,羰基、巯基、二聚酪氨酸、表面疏水性和二级结构指标与溶解度、浊度和乳化性能显著相关。综上,在Fenton氧化体系中,随H_(2)O_(2)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氧化程度逐渐增大,导致其结构与乳化性能发生改变。
    • 秦云; 涂家生; 孙春萌
    • 摘要: 乳化剂是一类在药品中应用广泛的表面活性剂,大多是蛋白质、磷脂、多糖、两亲性合成物质,或这些物质的复合物组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检索与整理,综述了乳化剂种类、特点及应用,对卵磷脂、蛋白质、多糖、吐温和司盘等几种不同类别乳化剂的基本理化性质、乳化特性等分别进行阐述,并对乳化剂的关键物料属性或功能性相关指标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乳化剂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刘瑜琦; 张明慧; 周婧洁; 张璐; 张勇; 孙晋源; 梁慧斌; 丁莉荣; 孙永强
    • 摘要: 以硬脂酸(SA)为原料,无需经过甲酯化,直接与环氧乙烷(EO)进行反应,制得平均EO加合数为15的硬脂酸乙氧基化物——硬脂酸聚氧乙烯酯(SAE-15)。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化学方法确定SAE-15的结构;测试SAE-15的物化及应用性能,并与常规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FMEE-15)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SAE-15在润湿和乳化方面性能优良,明显优于FMEE-15;SAE-15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都优于FMEE-15。
    • 王娟; 任琳琳; 蒋吾伟; 邢亚杰; 李永强
    • 摘要: 以自制端环氧聚醚硅油和聚醚胺D-230为反应原料,在不添加溶剂的情况下制备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硅油,并将其用于羊绒织物的后整理.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纳米粒度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硅油柔顺剂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并对其整理后羊绒织物的白度、亲水性及相对手感值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无溶剂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硅油的最佳合成工艺为:当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6h,自制端环氧聚醚硅油(Mw=8000)与聚醚胺D-230摩尔比为1∶1.4时,所制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硅油环氧值最低;乳液带有蓝光,平均粒径为56.26 nm,粒径分散指数为0.046;经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硅油乳液整理后的羊绒织物的亲水性和柔软性提高,白度基本不变.该嵌段共聚硅油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马会杰; 梁金波; 戴居会
    • 摘要: 茶多酚是一种来自茶叶的天然物质,具有多种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本文概述茶多酚对食品蛋白质乳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为茶多酚更好地应用于食品蛋白质改善及拓展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马会杰; 梁金波; 戴居会
    • 摘要: 茶多酚是一种来自茶叶的天然物质,具有多种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本文概述茶多酚对食品蛋白质乳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为茶多酚更好地应用于食品蛋白质改善及拓展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