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50篇;相关期刊474种,包括广东行政学院学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秦皇岛市博士专家联谊会哲学社会科学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等;行政问责的相关文献由832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涛、伍洪杏、赵蕾等。

行政问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1 占比:46.1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950 占比:53.40%

总计:1779篇

行政问责—发文趋势图

行政问责

-研究学者

  • 宋涛
  • 伍洪杏
  • 赵蕾
  • 邢振江
  • 张华民
  • 丁利
  • 刘艳艳
  • 吴传毅
  • 周海源
  • 张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璐
    • 摘要: 文章以中国知网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在2003年至2020年发表的责任政府领域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别以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中介中心性、突现词等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以此了解近20年来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等,进而为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王冠; 任建明
    • 摘要: 问责制度的演进历程可大致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其发展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行政问责制度,二是党的问责制度。问责制度的演进呈现出从两轨并行到相互融合趋势,并兼具诱致性和强制性特征。问责制度的政治功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有力的组织内控机制,二是有效的政治风险控制机制,三是重要的治理绩效提升机制。
    • 曾润喜
    • 摘要: 在网络舆情处置时存在着“解惑”和“解恨”两大原则,即网民既想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又希望相关涉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当前,基层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面临着新形势下媒介技术和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基层政府在推动落实网络舆情相关的问责工作中,实事求是推进问题和矛盾的实质性解决是关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标准是准则,制定质量评估与考核体系是成效保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是外部保障,关注问责以后的网民反应是必要反馈。不仅要聚焦问责的过程及个体,更应该注重事件善后、干群关系修复、网络舆情治理意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做到及时回应、科学处置和认真问责相结合。
    • 许浩天; 张强
    • 摘要: 行政问责是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运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行政问责"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时序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内涵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是国内外行政问责研究共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研究视角局限和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基于此,国内学者未来应加强与实践部门的合作网络,拓展研究视域,优化研究方法,以期进一步深化中国行政问责研究,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 王湘萍
    • 摘要: 基层行政乱问责表现为“背锅式”问责、“箩筐式”问责、“任性式”问责、“灭火式”问责、“全盘式”问责等问题,严重削弱了行政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呈现问责泛化与异化。基层行政问责应实施具有时、度、效特征的精准问责,同时要对乱问责进行积极治理。要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完善法律与制度为精准问责提供有力支撑,对基层干部实施激励与问责并行的刚柔并济管理,从而真正展现行政问责的价值,在基层形成良性政治生态。
    • 崔梦豪
    • 摘要: 随着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政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懒政思想有所抬头,1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而引起的争议相应增多。针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如何为相对人提供更为实效的救济成为关键。由于司法权和行政权存在天然的界限,行政诉讼中责令履行判决的实效性很难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于是新的行政诉讼法在此进行了诸多方面的修改。在行政复议中由于复议审理权限和复议决定的法律属性决定了责令履行决定相较于责令履行判决在实效性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关于责令履行决定的相关法规范尚不完善。
    • 徐萌
    • 摘要: 在我国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地方政府问责制的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方式等要素已大致完整。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也面临着法律规范不完善,问责主体整合不完善,问责观念滞后等现实困境。地方政府需要借助公共媒体,不断创新问责制度。通过分析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现状,思考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路径创新的内容。建议政府打破传统固化的思维,建构具有法律保障的舆论问责机制和媒体及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问责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问政路径。
    • 钱小平
    • 摘要: 监察问责具有行政外部问责之功能,与行政内部问责具有共同的责任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分层式"行政问责模式.然而,该模式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着制度虚化、协同性不足、适用混乱等问题.对此,应当确立行政问责的法治化路径,加快制定《行政问责法》,区分监察外部问责与行政内部问责,明确行政问责与政务处分、党内问责的界限,就问责对象、问责主体、问责事由以及责任承担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构建独立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
    • 王程伟; 马亮
    • 摘要: 从绩效反馈角度探究绩效提升是绩效管理研究的一项新兴命题,而构建绩效差距对基层政府绩效的完整影响机制是亟待探索的问题.绩效反馈理论认为绩效差距影响绩效水平,而该研究试图探究上级问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的政策背景,该研究收集了2019年16个区333个街乡镇分数和排名等数据,实证检验市、区两级问责压力对绩效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级问责压力会调节绩效差距对绩效水平的作用,且市、区两级问责压力的调节效应不同.区级问责压力调节社会绩效差距对绩效水平的影响,增强正向绩效差距的正向影响,减弱负向绩效差距的负向影响.市级问责压力对正向历史绩效差距的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绩效差距影响绩效水平的机制的理解,为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与提高基层治理绩效提供了政策建议.
    • 盛明科; 杨可鑫
    • 摘要: 精准规范运用行政问责机制,纠正防范问责泛化、简单化、随意化等乱象,是基层政府治理的题 中之义.从"价值一工具"的二分法的基本假设出发,构建"目标替代"与"执行工具化"的解释框架,系统探究行政问责的执行过程,有助于破解实践中产生的种种行政问责难题.基层行政问责中的目标替代产生于制度要素的实际运作中,政府组织方式、治理方式与政治生态的调整,使基层官员在问责活动中采用了目标替代的策略,使得对上负责、模糊责任、指标管理、形式管理、惩戒处置等工具目标取代了人民赋权、权力规制、规范行为、合规控制、绩效改进等价值目标.这种目标替代强化了行政问责制度中价值与工具的分离,进一步产生了"执行工具化"现象.借鉴沟通理性理论,增加问责制度中的沟通与对话机制,是防治基层问责乱象,解决目标替代与执行工具化问题的有效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