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72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25018篇;相关期刊427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商情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等;网络问政的相关文献由82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友、张冬梅、吕晓阳等。

网络问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0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5018 占比:99.78%

总计:325745篇

网络问政—发文趋势图

网络问政

-研究学者

  • 孙友
  • 张冬梅
  • 吕晓阳
  • 孟庆国
  • 陈刚
  • 韩万渠
  • 李威
  • 李锋
  • 陈晨
  • 刘学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申屠春春; 杨仙菊
    • 摘要: 依据修辞-语用论辩分析框架,以新冠疫情期间浙江省网络问政平台公示的诉求信为语料,对网络问政诉求话语进行量化统计和质化分析,从而探索该类话语的理性和修辞性特征。结果显示:在逻辑理性层面,民众倾向于使用复杂多元的论辩结构为诉求进行辩护,力求在形式上做到“有理有据”,然而在论辩合理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以“违反自由规则”和“违反论辩图式规则”两类谬误最为显著。在修辞实效性层面,民众善于利用各种修辞策略来增强话语的劝谏力,同时立足于法律、数据、政策法规等客观性理据和人品、情感、“同一”理念等修辞发明,体现出网络问政诉求者一定的修辞素养。
    • 陶于祥; 吴超楠; 袁野
    • 摘要: 网络问政是新时代政民互动的一次新探索,是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新形式,为公民行使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渠道。文章运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44篇论文和CNKI中的1029篇关于网络问政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梳理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的发文情况,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对比分析网络问政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均梳理了三大热点主题,其中主体和媒介研究是二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其演化阶段略有不同,但对未来网络问政研究前沿趋势的预测和判断是一致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为未来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结合时事分析,从政府、公民和技术层面为推进网络问政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 赵瑞涛; 李阳
    • 摘要: 所谓网络问政反馈机制是指政府对其门户网站以及各种新媒体对群众线上问政予以反馈的一种交流机制。网络问政反馈机制是对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的一种监督和检验,是政府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履行人民公仆职责的一种新方式。近年来,大庆市网络问政反馈机制建设发展较快,但也存在反馈迟缓、缺少反馈追问环节、反馈落实不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差、专业素质较低、反馈机制不健全等。解决对策是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感和专业能力,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建设。
    • 白雨锶
    • 摘要: 在数字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应运而生,网络问政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单方面治理,提高了民众参与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以及政府的工作效率,从更高层面为官民间良性互动开辟了新的平台。但同时网络问政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网络问政的发展为背景,分析网络问政体系的发展情况以及其所具有的治理优势,并对其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优化策略。
    • 张璐
    • 摘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不少地方新闻网站开始进行“网络问政”的探索。2013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依托中国宁波网建立了宁波市网络民生服务平台——民生e点通。多年来,民生e点通有效促进了网络问政工作与媒体舆论监督有机联动:问政平台为舆论监督报道点题,媒体监督作为一种第三方力量推动网络问政工作发展。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产生“1+1>2”的效果。
    • 成志霞; 杨轲
    • 摘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新闻网“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声直通车”新闻专栏发挥网络问政优势,推进主题报道走深走实;新闻报道贴近百姓,增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构建多元传播场景,让主题报道入脑更入心。
    • 肖叶飞
    • 摘要: 媒介融合是一种技术赋权,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促进网络问政、舆论监督,为言论自由提供新的平台。同时媒介融合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挑战,促进了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的传播,加速西方意识形态的扩散,乃至带来群体性政治事件、网络暴力与舆情极化,这些都给意识形态带来负面影响。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力与控制力,改进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方式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 陈海洋
    • 摘要: 镇江市紧跟潮流,于2009年9月22日开通市12345政府热线,致力于打造“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的窗口桥梁”。在此基础上,镇江市形成了“网络问政”一网办理、市、县(区)、部门多方联动的整合的网络问政工作格局,以保证网络问政在全市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剖析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促进网络问政的策略,推动镇江市网络问政的发展,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闵捷
    • 摘要: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和社交平台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抒发心声、维护权益的重要发声渠道,这也对各级党政部门和主流媒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近年来,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发力,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上加大投入、创新形式,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做出诸多有益探索。文章以湖南省两家主流媒体建设的多个问政栏目为例,结合实际案例,从如何打造品牌栏目、不同平台的共性及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党媒建设好网络问政平台的方法和路径。发现明确平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入口、充分运用主流媒体的丰富资源提供支撑、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利用海量数据产生价值等路径更有利于在当前环境下建设问政平台,进而使党政部门、群众、媒体平台等共同获益。
    • 曾润喜
    • 摘要: 在网络舆情处置时存在着“解惑”和“解恨”两大原则,即网民既想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又希望相关涉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当前,基层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面临着新形势下媒介技术和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基层政府在推动落实网络舆情相关的问责工作中,实事求是推进问题和矛盾的实质性解决是关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标准是准则,制定质量评估与考核体系是成效保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是外部保障,关注问责以后的网民反应是必要反馈。不仅要聚焦问责的过程及个体,更应该注重事件善后、干群关系修复、网络舆情治理意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做到及时回应、科学处置和认真问责相结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