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全国第六届土地资源管理博士论坛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总结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方法,对中国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和发展脉络进行分析,论述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形势,提出发展建议,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将有可能发生深刻的变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坚守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两类底线,围绕空间管制与合理利用,明确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范围,协同各类规划,将实现“可管理”、“可实施”、“可评判”的空间规划目标和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与协调。
  • 摘要:研究目的:综述当前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为其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文献、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存在着规划定位差异明显、编制内容分歧较大、与现有五级规划衔接与协调研究不足、缺乏时间序列的跟踪研究、实证研究滞后等问题.研究结论:应着力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理论体系并不断完善;注重开展时间序列的跟踪研究和实证研究;搞好制度、法律、政策间的配套并协调好现有各类规划.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财政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存在的问题,构建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模式.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财政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资金的来源会造成城市土地的无序扩张等诸多问题,无异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内涵.研究结论:构建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的融资模式,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过渡手段,积极发展公私合营模式,打造多层级的资金筹集模式.
  • 摘要: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进行探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资料分析.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和研究历程的分析,汇总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存在的不同匹配类型.研究结论:对未来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 摘要:研究目的: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中造成的耕地保护区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性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北京平谷西南平原区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户的收益变化,推析耕地保护区农户的机会损失,以此推导耕地保护补偿额测算公式.研究结果:通过实证测算,得到该区耕地发展权补偿值应为824.13元/亩*年.研究结论:应该给予具有土地发展机会的耕地保护区农民以经济补偿,补偿的效果是使农户享有与被征地而农转非人员相当的生活水平.讨论:征地增值收益部分可以作为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机制应纳入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中.
  • 摘要:从农地城市流转的数量和质量两个视角出发,分别采用基尼指数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1999-2011年中国17个城市群的农地城市流转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高,农地城市流转规模配置的不均衡程度普遍高于经济聚集程度;(2)农地城市流转效率较高,但城市群间差距大,规模效率普遍高于纯技术效率;(3)城市群所处地理区位及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会对其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发展关系产生影响.为加强城市群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政府应当: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制定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调整农地城市流转指标;高度重视城市用地内涵挖潜,在高新科技的辅助下调整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结构.
  • 摘要:研究目的:对征地制度在中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借助外部性理论和理性人假设,探讨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方法.研究结论:在城镇化初期,征地制度能够促进城镇化发展,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土地领域存在巨大寻租空间,“土地城镇化”成为常态,反而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在新城和园区开发的背景下,观察不同等级城市工业地价和产业升级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从城市维度将工业地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分解为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并运用三产品、多要素产业发展雁行模型,对35个已大规模开展新城和园区建设的大中城市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多数城市处于劳动密集型向中等资本密集型过度,且暂无资本密集型形成的阶段,即地价上涨带来了部分促进效应和完全抑制效应.只有深圳、南京、上海和北京4个城市已经出现由中等资本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态势,但这几个城市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仍表现为增长趋势,即地价上涨同时带来了完全的促进效应和完全的抑制效应.研究结论:依据城市产业升级难易程度推进差别化的工业用地市场化供地机制,这其中基础性工作是根据城市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形态和土地使用权价值来综合评定基准地价,对于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企业为主的部分二三线城市,还应允许工业企业适度的用途转变,激励企业前期固定资本积累以促进其产业升级.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比较江西省安义县依“土地专业合作社”流转和修水县黄溪村的“确权确股不确地”流转两种模式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对市场机制运用和政府扶持的做法,提出加强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协同的对策.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耕地经营经济效益明显偏低,以及耕地同时具备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双重功效的现阶段,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既离不开市场、又离不开政府扶持.研究结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承包地经营权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协同,正确界定政府在涉及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加强村集体组织建设,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改进农田整治方式,提升经营权的市场价值;构建流转信息平台,营造经营权市场交易氛围;培育多元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增加经营权市场交易主体.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考察哪些因素会对农地流转促进农户收入的影响起作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具有农户增收的效应,其中农地流转的规模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凸显,而就业效应并不显著.农地流转规模、农地流转期限、农地流转方式对农户不同类型收入皆有显著影响,农地流转价格对农户增收影响不大;(2)农地流转促进农户增收的依赖中间变量有产权稳定性、劳动力转移、种植结构,而不同兼业类型、不同地区的农户的增收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对比研究;(3)农户长期投资、交易费用、农业补贴和资源禀赋对农户增收的作用不显著.
  •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根据对M农场农村土地产权变革的实地考察,探索其背后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以期明晰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和中间承包者之间的责权利,实现帕累托改进.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制度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新疆农科院将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承包给三个地老板”这种产权变革,带来了M农场管理体系的变化,使得相关责任主体“责权利”明晰;同时,减少管理层次,显著提高管理效率;(2)这种产权变革在责权利明晰之后,监督效率大幅提升,棉田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最终表现为单位面积籽棉产量的大幅度提高;(3)这种产权变革给新疆农科院和三个地老板带来经济收益的增加,但是,承包户尽管付出的劳动大大增加,其福利却是降低的.研究结论:“新疆农科院将士地所有权或经营权承包给三个地老板”这种产权变革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监督成本,但应该注意保护弱势者的利益,实现帕累托改进.
  • 摘要:研究不同农户经营模式下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利用2006-2013年江西省农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了江西省农地流转对农户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的经营效率,并利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对2006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剔除技术进步的干扰,经验证,得到以下结论:(1)江西省农地流转规模效益是递增的,增加土地投入,可以促进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增加;(2)农地流转能够促进不同农户经营效率,转入农地后,集中性农户经营性收入边际收益增加;转出农地后,分散性农户经营性收入的边际收益增加.(3)江西省农户经营生产效率主要是由生产规模决定,其规模效率的影响作用大于纯技术效率.
  • 摘要: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近期发生在中国的两个行政问责案例:房价调控问责和土地管理问责.通过对比两者异同,着重分析导致两次问责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而发现影响问责结果的几个因素.认为行政问责应慎重选择适用情形并精心设计问责机制,给出判断问责适用情形的两个具体标准:行为导向和因果关系的可观测性,提出几点问责机制设计原则.本文尝试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房地产和土地管理中的问责实践,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问责制完善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在法律规范层面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后各项权能的内涵及外延.研究方法:以产权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三权分离”后农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权能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三权分离”后农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的各项权能的内涵及外延均发生了变化.农村土地产权由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转为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产权结构,是农村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又一重大突破。三权分离后承包权和经营权各自成为独立的权利,农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在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之间重新进行了分割,并具有了新的权利内涵和边界。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承包权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继续发挥,并且其财产权属性也得到了加强,不同阶层农民的利益诉求均得到了满足;分离后的经营权由于可以进行抵押,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农地流转,吸引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考虑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变迁成本,结合当前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三权分离”的制度选择无疑是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最佳制度安排。
  • 摘要:研究目的: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征地博弈,并据此探讨优化征地活动的途径.研究方法: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征地博弈中,地方政府的类型及农民对该类型的先验概率分布对博弈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引起征地实际偏离社会最优征地选择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优化现实中的征地活动,可通过调整征地博弈的收益矩阵、降低农民维权成本等措施来增加对征地活动的约束;同时,对地方政府类型及农民对此的信念进行调整也必不可少.
  • 摘要:研究目的:在分析韩国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其土地价格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土地市场发展新特征提供经验借鉴,并以此提出土地市场发展的转型路径.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法.研究结果:韩国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土地价格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也有影响,且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偏离有调整作用,土地价格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并非土地价格增长的Granger原因.研究结论:基于韩国经验,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且经济增长面临日益严重的土地约束,土地市场发展日益呈现新的发展特征,亟需寻求新的转型发展路径.
  •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冲突磨合机制,以期为解决农地流转冲突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F-H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分为产权均衡稳定期、产权冲突磨合期和新产权结构形成期,流转权作为土地剩余产权在外部作用力和产权主体自适应行为的共同影响下处于动态界定中;(2)农地流转冲突掩饰下是土地产权演化冲突,村社组织、农户和工商企业在F-H冲突分析模型中的全局稳定局势的策略选择集合是{掠权流转,有条件流转,与村社组织合作};(3)大规模农地流转中,工商企业与村社组织之间的结盟,为象征地权的膨胀和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村社组织攫取了以流转权为代表的土地剩余产权.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冲突下是契约地权和象征地权对土地剩余产权竞相控制和拥有的产权冲突演化过程;(2)在处理好契约地权与象征地权的关系,清晰界定两种权利在土地剩余产权占有权能的前提下,尽快界定土地剩余产权,有助于解决农地流转冲突,逐步建立起产权相对明晰的土地制度.
  • 摘要:市地重划与区段征收是台湾重要的土地开发与规划管理方式,二者对于都市建设与解决地方自治财源问题均是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市地重划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庞大的贡献.然而,二者在实施范围、实施手段、公共设施的提供及增值利益分配比率均有所不同,本研究即是透上述政策逐一探讨,用以做为解决中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中公共建设补偿难题的突破口.
  •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德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借鉴有益经验,完善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德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度模式.分析了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登记错误赔偿相关法律缺失的问题.研究结论:可以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归责原则;引入责任保险制度.
  • 摘要: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评价腹地农村与近郊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满意度的异同,为提高两种宅基地置换模式满意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和象限分析法.研究结论:(1)腹地农村:公共设施满意度>精神文化满意度>房屋条件满意度>成本费用满意度;近郊农村:公共设施满意度>成本费用满意度>房屋条件满意度>精神文化满意度.(2)腹地农村总体满意度高于近郊农村.腹地农村总体满意度得分3.6734,处于“满意”等级,近郊农村3.2696,处于“一般”等级.在房屋条件,公共设施,精神文化,腹地农村满意度高于近郊农村,在成本费用,近郊农村满意度高于腹地农村.(3)腹地农村和近郊农村在成本费用满意度差异较小,在精神文化满意度差异较大.(4)对腹地农村,改善房屋条件和成本费用能有效提高总体满意度;对近郊农村,改善房屋条件、精神文化和成本费用能有效提高总体满意度.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中主要参与者的成本——收益,构建制度创新的“时滞效应”模型,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时滞效应的事先约束条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列举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中农民集体和政府的成本——收益类型,构建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时滞效应”模型,分析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时滞效应的事先约束条件.研究结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中政府和农民集体的成本——收益架构发生了变化,政府的总成本中还应包括制度创新带来的“阻滞”成本,“阻滞”成本存在于制度安排的整个时期,因此,是需要折现的.时滞的事先约束条件包括四个大类:对潜在利润的认知和决策层、管理层的组织;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的创新和发现;与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并行的其它可行的制度安排;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启动的时间.
  • 摘要:在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实行经营权的流转是协调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分散承包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矛盾的必要途径,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流转是中国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改革目标与必然选择.从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特征、市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市场化程度测定、市场建设对策等方面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并对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研究进行了展望:因地制宜地培育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内在机制研究是重点;明确承包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评价测定框架必不可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加强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内外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利益是促进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加强案例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探索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是不可缺失的研究内容.
  • 摘要:研究目的:2015两会民革中央提案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土地问题的研究,寻找解决方案.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权利问题是很多纠纷的根源,而相关法制不全、不同法律之间不一致、法律执行力不足、内容不合理等问题,又严重制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研究结论:中国应加快制定、修改、完善与农村土地产权、承包、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从法律上明确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权责范围等,以服务于农村土地的各项工作.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市场—政府”三维特征视角,分析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推动农村宅基地稳定退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实地调查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法.研究结果:(1)有73%的样本农户宅基地面积超过150m2,有64.3%的农户选择退出其宅基地.(2)文化程度、职业类型、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宅基地数量、是否已确权登记发证、是否应享有宅基地抵押权、政府是否出台宅基地退出文件及是否支持宅基地退出政策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1)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2)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办法》,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3)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合理和公平的补偿标准,强化宅基地的资产功能;(4)农户退出宅基地的补偿安置应与户籍制度改革、就业、社保相结合,注重建立农户就业稳定、收入稳定、社保稳定的长效机制;(5)建立宅基地退出、农地流转和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联动机制,破除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障碍.
  •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的19个考核指标评价广西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4个指标目前已提前完成,8个指标在“十二五”末预期能完成,7个指标预期难以完成.文章结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了广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行评价,分析调整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实施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补充耕地数量难以核实、补充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结论:调整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 摘要:研究目的:为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均值GM(1,1)预测模型、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模型和敏感性指数计算模型,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规划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单一;同时,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从2005年的197.64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174.15亿元.研究结论:生态损失严重主要源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滩涂沼泽面积的减少,滩涂沼泽的生态服务功能被忽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地类的敏感度均小于1,证明测算结果可信.
  • 摘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对改善耕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基于能值理论的耕地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2年西安市耕地生态安全变化状况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耕地生态安全值总体波动趋势为:2001-2007年耕地资源由较安全区下降至安全临界区,在2004年出现一次波动;2007-2010年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值呈上升趋势,且达到最高值,耕地生态状况由安全临界区跨越到较安全区;2010-2011年耕地资源安全状态下降至临界安全区,幅度较大,2012年有缓慢升高,但仍然处于安全临界区.
  • 摘要: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已成为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并引入低碳排放概念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低碳优化调控研究.研究表明:2002-2011年天津市碳排放总量大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2年1928.12万吨增长到2011年3977.80万吨,年均增长8.38%,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较大;建设用地作为主要碳源,占到总碳源90%以上;从空间分布来看,市内六区的碳排放总量最高,远超过其他区县,并且其碳排放强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转型升级;着眼低碳优化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可有效提高天津市碳蓄积量与碳减排量,对该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最后,本研究从低碳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探讨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建立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最小化两个目标函数,利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得到2020年肇源县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最佳方案.研究结果:与2009年相比,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方案中减少最多的是耕地,减少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41%;增加最多的是牧草地,增加了5.11%;其次是林地,增加了3.5%.研究结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土地利用碳排放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得到的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方案可以很好的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的减少碳排放量,可为今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方案借鉴和参考,更好的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对黑河中游地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为土地利用及管理提供相关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选取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在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利用GIS、Fragstats等软件,研究了1986、1995、2000、2010年四个时期黑河中游基于景观结构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1)研究区以未利用地为主,四期之间存在较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2)前三期的景观生态干扰度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四个时期的生态风险度指数中2010年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值与平均值有明显的下降,分布更为集中.(3)四期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值主要变化有1995年南部中等风险区生态风险程度的下降以及2010年北部风险指数总体的减小与南部风险指数的增大.研究结论:为增强黑河中游流域的生态安全,应以水定地;控制耕地面积,适当发展林牧业以增加草地、林地面积;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加强对未利用地改造的同时避免增大原有景观的破碎度与分离度.
  • 摘要:以1985年、1995年、2004年、-2013年四期landsat TM/OLI影像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借用DPSIR模型框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构建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1985-2013年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土地生态安全实现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趋势呈“V”字形,其主要障碍因素从初期的响应系统,演变为研究期末的压力和状态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压力、负面环境影响不断增大的同时,人类也对自身行为进行了的调整,采取对策进行对系统环境胁迫进行了积极的响应.
  • 摘要:研究目的: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方法:采用TOPSIS模型和GIS相结合方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安全三维度的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框架;(2)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3)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研究结论:TOPSIS模型和GIS相结合方法,可反映同一功能区内各县市实施相对绩效,有针对性的找出规划实施影响因素,为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的出资行为,确定农户出资额度.研究方法:路径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支付意愿是支付意愿额度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农户支付能力、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对农户出资行为也有显著正影响;但承包地面积对支付意愿额度的总效应为负;农户每年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额度为21.138×(1-0.844△x)/(1-0.844)元,出资后并未对其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响.研究结论:采用统一的无差异的出资方式是低效率的,而按照承包地面积出资额度公式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进行出资是合理有效的.为促进农户参与出资,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加强农地整理项目施工监管力度,提高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显得非常重要.
  • 摘要:平朔作为依靠煤矿发展起来的典型性资源型城市,是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区域之一,具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剧烈的特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地表各种景观过程,从而对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目的:为了研究近30a平朔矿区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趋势,该文基于1986年、2000年和2014年三期TM影像,划分平朔矿区所在桑干河流域北段的土地利用类型.以ArcGIS10.1、Fragstats4.2为平台,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转移关系、景观格局指数等,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的特征.研究结果:(1)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为优势景观类型,4者之间的转化为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2)矿坑、排土场、建筑用地的面积变化率最大.矿坑、排土场重心持续向东北方向偏移,建筑用地重心持续向西北偏移并向矿区移近.(3)耕地、林地和草地聚集度高,连接性好;(4)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破碎度处于增加态势,斑块尺度趋于均匀,景观趋于丰富化.
  • 摘要:研究目的:旨在揭示排土场植被覆盖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露天煤矿区土壤改良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实地采样法、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安太堡南排土场植被覆盖度与各项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容重与植被指数呈现斜率为负的一次函数关系,土壤孔隙度与植被指数呈斜率为正的一次函数关系,土壤质量含水量与植被指数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砾石含量的对数与植被指数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对数与植被指数呈现“先谷后峰”的三次函数关系,土壤全氮含量与植被指数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关系,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植被指数呈现凹型倒函数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对数与植被指数呈现“先谷后峰”的三次函数关系.研究结论:排土场植被恢复与土壤改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适度提高植被覆盖有助于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
  • 摘要:研究目的:从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基础理论出发,对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内涵、理论特征、.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一般运行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研究结果:本文系统阐述了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基础理论与特征,总结归纳出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组织方式、责任主体能力、运行条件、资金整合、实施方式与监督管理等,该六大要素功能各异、共同作用、协作推动了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有序运行.研究结论: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运行机制对于丰富土地整治内涵、提高土地整治成效、推进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还有待深入挖掘以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基本范式,为指导推动全国土地整治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城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其主要表现载体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内陆城市的滨水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资源属性往往成为受城市更新影响最强烈的区域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例,分析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内陆城市滨水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GIS和统计年鉴等的数据资料,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和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滨水区域工业仓储用地逐渐向居住商服用地转化,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以居住商服用地类型为主的趋势,并朝有序、单一化方向发展,导致该发展趋势的主要驱动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长.
  • 摘要:本文通过CLUE-S与Logistic模拟新疆全区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中针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情况,在整个过程中,未利用地之间限制为不能相互转化,其中从2013年模拟得到的2020年未利用地面积增减情况如下:(1)荒草地转出了145829.92公顷,其中有林地占50032.689公顷,其他林地占26206.006公顷,旱地占23464.07公顷,滩地占4367.3355公顷.高中覆盖度草地占41759.82公顷.(2)盐碱地转出了49626.109公顷,其中旱地占17574.035公顷,滩地占12050117公顷,高中覆盖度草地占20001.957公顷.(3)沼泽地转出了5571.5023公顷,其中疏林地占1340.2995公顷,灌木林地占2145.5109公顷,滩地占2085.6919公顷.(4)沙地转出了16804.52,其中疏林地占4573.693公顷,旱地占2687.5591公顷,滩地占5761.0048公顷,高中覆盖度草地占3782.2631公顷.(5)裸土地转出了75215.05公顷,其中旱地占15236.62公顷,其他林地占9713.4128公顷,滩地占24259.3公顷,冰川永久积雪占26005.717公顷.从以上的未利用地开发结果也可以看出荒草地的转化量最大,其次是裸土地,之后依次为盐碱地、沙地和沼泽地.
  • 摘要:本文以构建“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采用武汉市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能源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碳足迹模型,测算其近15年来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并分析其碳排放量、碳足迹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98%以上,在1996-2010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2010年已达到1996年的1.4倍;武汉市的总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也在逐年增加,碳赤字较为严重.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是由武汉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为此,武汉市不仅要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同时还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模型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时空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其碳排放效率是动态变化的,但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2)2003-2006年,东中西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略有降低,东部地区强度最大;2006-2009年,东中西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略有增长,东中西差异不大;2009-2012年,东中西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有明显增长,西部地区强度最大;(3)2003-2006年,碳排放效率值空间分布变化明显,西部地区增长较快;2006-2012年,碳排放效率值空间分布变化较小,东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碳排放效率值;(4)技术效率不足是引起碳排放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不是引起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全国30个省份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碳排放效率存在时空差异,需结合东、中、西地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从改进投入产出指标角度差别化的构建建设用地低碳开发利用优化策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