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振特性

自振特性

自振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8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6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97221篇;相关期刊325种,包括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四川建筑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等;自振特性的相关文献由20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丽霞、蒲黔辉、解妙霞等。

自振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6 占比:0.81%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97221 占比:99.07%

总计:98129篇

自振特性—发文趋势图

自振特性

-研究学者

  • 李丽霞
  • 蒲黔辉
  • 解妙霞
  • 施洲
  • 耿树江
  • 伍鹤皋
  • 盛兴旺
  • 刘世忠
  • 张毅刚
  • 王命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锋; 马瑞; 燕冠羽; 谭媛元; 惠存
    • 摘要: 张弦梁结构是由下弦拉索、刚型撑杆、上弦抗弯受压构件组合形成的一种自平衡结构体系。张弦梁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该结构具有跨度大、自重小、施工便捷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张弦梁结构的起源与概念,从上弦梁的截面特性、撑杆数量、垂跨比、预应力取值四个方面总结了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并对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促进张弦梁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 孙永良
    • 摘要: 常见的胶合木结构体系有木框架支撑结构和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局部支撑及剪力墙有效地加强了纯胶合木框架结构的抗侧性能。某胶合木结构美术馆采用木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其整体结构的规则性控制较好,模态分析也显示具有较好的自振特性。构件设计时分别考虑了荷载基本组合及受火偶然状态的情况,对木柱脚节点及木梁柱节点也进行了结构设计。
    • 张卓杰; 蒋毅; 王熙程; 武朝帅; 甄晓霞
    • 摘要: 为了探明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内部的接触来源及其对斜拉索整体力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的构造特点与力学关系,分析索体内部3类接触效应的产生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索箍刚性耦合下的拉索振动方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外套管和索箍多重耦合作用下的斜拉索自振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基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索箍刚性耦合、外套管自重作用和几何约束是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索箍接触的3个重要来源;在接触耦合作用下,平行钢绞线索自振行为兼具整体性和独立性,索股系统在整数倍频之间出现了分数倍频,在整体振型之间会出现局部振型;接触作用使各索股振动发生耦合,耦合的索股振动具有一致性,使整数倍频与整体性良好的拉索的自振频率具有比拟性,为振动频率法测试耦合索股系统总索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常规的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当股间索力不均匀性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耦合时,按整数倍频换算的索力精度可满足工程需要。
    • 李运生; 许雅倩; 王泽涵; 侯忠明
    • 摘要: 为了研究吊杆形式对人行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软件分别建立竖直吊杆和倾斜吊杆2种形式下的人行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合理成桥状态的找形计算,并对2种模型的静、动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竖直吊杆模型内部吊杆内力大小均匀,影响线均为正值,倾斜吊杆模型内部外倾吊杆内力大于内倾吊杆,且影响线有正有负。2)竖直吊杆模型主缆内力变化平缓,主梁基本不产生轴力,主缆和主梁位移较大;倾斜吊杆模型主缆内力变化梯度较大,数值较小,主梁有轴力,主缆和主梁位移较小。3)倾斜吊杆模型前10阶振动频率均大于竖直吊杆模型;在静风荷载作用下,2种模型中抗风揽体系的内力和位移差别不大,受吊杆形式的影响较小。4)倾斜吊杆模型的横向和竖向刚度均大于竖直吊杆模型,比较适合活载较小的人行悬索桥。对采用竖直吊杆体系和倾斜吊杆体系的人行悬索桥从静力和动力性能2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为该类桥梁的结构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宋波; 王希慧; 徐明磊; 朱宏博; 陈乃刚
    • 摘要: 发电厂中的吸收塔属于薄壁圆柱壳结构,同时由于顶部有质量较大的除尘设备,进烟口开洞削弱了底部刚度,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屈曲破坏.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针对吸收塔结构特点,提出了利用内部浆液晃动的减震思路.采用可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内部浆液高度对于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内部浆液晃动对于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机制和影响规律.浆液的存在对结构的自振特性影响显著,当内部无浆液时,结构第1阶振型主要以结构顶部晃动为主,当存在浆液时,结构第1阶振型主要以液体晃动为主,浆液高度越大,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作用下塔内浆液吸收部分地震波能量,继而转化成浆液的长周期竖向振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作用.振动台试验表明,吸收塔内部浆液的晃动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浆液高度为8.5 m时相对于无浆液工况,加速度最大值降低42%,位移最大值降低56%.通过回归拟合,提出了地震响应衰减系数和浆液高度的函数关系,在浆液高度超过4.0 m以后,地震响应随液位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建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吸收塔内部浆液高度取值范围为4.0~8.5 m.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考虑内部浆液影响的薄壁圆柱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 宋超
    • 摘要: 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频率、振型及阻尼比)是大桥动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结构总体状态的一种表征。以某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特性试验为例,结合有限元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数据,通过测量桥塔和钢箱梁的环境振动响应,识别桥塔和桥面振动的前面若干阶振动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经测试获得的振型主要反映大桥主梁在竖向、横向弯曲及扭转3种振动形态。
    • 王兆毅; 王宪杰; 张帆; 赵颖; 奂瑾; 江鑫禹
    • 摘要: 为同时模拟细观节点的局部变形和宏观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对全梁一致单元模型的屈曲分析得出力学响应集中的重点区域,对该区域进行精细化建模,采用壳单元离散,宏观结构采用梁单元离散。建立了基于多点约束法的多尺度模型,并对多尺度模型及全梁单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考虑初始缺陷的双重非线性屈曲分析。对比结果可知:基于多点约束法的多尺度模型不会改变结构的频率、周期等固有特性,但因刚度分布的改变会导致振型变化;多尺度模型的稳定临界荷载相比一致单元模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表明:多尺度模型能较为精准地模拟出细观节点的受力和变形,更贴近于实际工程的同时,在宏观层面的分析上也不失可信度。
    • 邹荣军; 杜荣耀
    • 摘要: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桥的自振特性,通过计算探讨了拱圈截面宽度、拱梁间距、拱圈截面高度、横撑刚度及混凝土弹性模量五种参数对自振特性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拱圈截面宽度从15 m增大到23 m的过程中,全桥结构基频从0.462 Hz增大到了0.894 Hz,共增大了93.51%;拱梁间距从10 m增大到14 m的过程中,全桥的结构基频从0.427 Hz减小到了0.356 Hz,共减小了19.94%;拱圈截面高度从7 m增大到11 m的过程中,全桥结构基频从0.468 Hz增大到了0.498 Hz,共增大了6.41%;结构基频与弹性模量基本呈正相关增长的趋势,弹性模量增大到30%时,结构基频从0.532 Hz增大到了0.628 Hz,增加了18.05%;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大横撑刚度可以提高结构的基频,从而改变结构的动力性能。
    • 窦宝峰; 杨潇; 窦超
    • 摘要: 作为一种典型的推力结构,拱形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矢跨比、轴线形式、拱脚条件、结构形式(单拱、上承式拱、组拼拱)等自身参数,以及地震输入方向等地震动参数。为了揭示各因素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数值计算分析,对拱形钢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参数化研究,总结了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首先,对于钢拱的平面内振动和空间振动的自振特性,讨论了矢跨比、轴线形式、纵梁与拱肋刚度比、横撑刚度的影响。接着,针对地震作用下的钢拱结构,考察了地震输入方向、弹性拱脚对其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矢跨比对钢拱平面内振动影响显著,矢跨比较大时水平振动明显;对于钢拱的抗震计算,一般应考虑水平纵向地震的影响,矢跨比较小时也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拱肋向内倾斜形成提篮拱可显著提高空间稳定性;拱脚弹性水平支承的钢拱由于推力结构受力特点削弱,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其受力更为不利。
    • 潘权; 易壮鹏; 杨胜江; 颜东煌; 杨聪
    • 摘要: 基于子结构离散/整合技术构建一种新的悬浮隧道简化分析模型,研究跨度范围内支撑锚索的刚度及不均匀性对自振特性与移动荷载响应的影响。将管体沿跨径划分为多段梁单元,将支撑锚索等效为具有不同约束刚度的弹性支撑,建立多节段管体整体振动方程,动力响应采用多模态Galerkin截断获取。采用Morison方程研究水动力荷载,考虑移动荷载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频率分布与锚索数目、支撑刚度相关,频谱图存在多阶频率汇集现象;位移峰值出现在移动列车经过该位置时刻,位移、内力与锚索数目、浮重比及刚度不均匀性密切相关;当锚索支撑数目减少、浮重比增大且支撑刚度变大时,弯矩、剪力的上下限值均变大;所提出的将锚索等效为竖向弹性支撑、采用子结构离散/整合技术建立悬浮隧道动力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基于该模型的结构自振特性、移动荷载响应的分析及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为进一步确定锚索支撑式悬浮隧道结构的合理支撑刚度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