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科
腺病毒科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0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专利文献102045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腺病毒科的相关文献由184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盛东、曾毅、钱其军等。
腺病毒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045篇
占比:99.57%
总计:102485篇
腺病毒科
-研究学者
- 黄盛东
- 曾毅
- 钱其军
- 王立生
- 袁扬
- 余双庆
- 冯霞
- 吴小兵
- 王健伟
- 李强
- 龚德军
- 周玲
- 曹雪涛
- 杨月峰
- 洪涛
- 何祥虎
- 刘晓红
- 吴孟超
- 李冬田
- 李娜
- 李白翎
- 王华
- 王焱林
- 严俊
- 俞卫锋
- 俞金龙
- 吴祖泽
- 周锦
- 姚玮艳
- 尤圣武
- 张铁铮
- 李小鹰
- 李庆芳
- 李慧
- 李泽琳
- 潘卫
- 王成夭
- 王颖
- 肖凤君
- 苏长青
- 金强
- 陈娟
- 黄宗海
- 于布为
- 于益芝
- 代乐
- 佟惠春
- 冉丕鑫
- 刘丽
- 刘敏
-
-
马英英
-
-
摘要:
禽腺病毒是家禽中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之一,腺病毒科中针对动物的包括两个属,即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及禽腺病毒属,禽腺病毒分为Ι群、Π群和Ш群,在禽腺病毒感染中对鸡危害严重的有鸡包涵体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这两种病世界上分布很广,对禽业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突变、诊断,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1鸡包涵体肝炎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属于禽腺病毒Ι群造成的鸡类急性传染病,鸡群表现出贫血严重、骤然大规模死亡、黄疸、肝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以及出血坏死等现象。1951年,该病最先由美国进行报道,后续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地都陆续出现有关该类型疾病的报道,国内也出现该类疾病问题。1.1流行特点5周龄的鸡最易感染,通常4~10周龄更容易发病,产蛋鸡不易感染。该病最重要的特点是垂直传播,所以很难根除。该病多出现在春季以及秋季时节,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禽舍等都能够传染疾病,一旦发病,影响极为恶劣。1.2症状和突变潜伏期为1~2 d。
-
-
吴思奇
-
-
摘要: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主要是有诱发犬传染性肝炎以及狐脑膜炎和熊脑膜炎。这种病毒广泛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犬业以及毛皮动物养殖业带来较大的危害,其是一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疾病。所以,需要提高对犬传染性感染的重视。1流行病学分析犬在发病时不分品种、性别等情况,但是年龄不超过一岁的幼犬以及在冬季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所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属成员。
-
-
陈良崇;
胡涛;
周浪浪;
黄瑞;
刘宝来;
郭慧敏;
陈胜利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工合成东亚钳蝎氯毒素(Ad-rBmKCT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设置3.5×109、7.0×109、3.5×1010pfu/ml三个效价梯度Ad-rBmK CTa组,分别作用于U251细胞24、48、72 h,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加入细胞和Ad-rBmK CTa)、阴性对照组(只加入U251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24 h后感染效率达90%以上.随着Ad-rBmK CTa效价升高,作用相同时间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同一效价Ad-rBmK CTa作用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亦逐渐升高(均P<0.01).7.0x109 pfu/ml Ad-rBmKCTa作用于U251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40.7±0.8)%,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5.7±0.6)%、(23.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25.119,P<0.01).7.0×109 pfu/ml 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24、48、72h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1.4)%、(19.2±1.7)%和(22.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9.470,P<0.01).7.0×109 pfu/ml Ad-rBmK CTa 作用于 U251 细胞48 h 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Ad-rBmK CTa可能作用于DNA损伤诱导的G1/S检测点,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但其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不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氯离子通道直接或间接受到抑制相关.
-
-
王亚楠;
张文
-
-
摘要:
目的 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镇江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病毒谱构成.方法 收集100份呼吸道疾病患儿鼻黏膜分泌物样本,提取核酸,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平台分析病毒谱.结果 镇江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微环境内病毒群落主要由腺病毒科(30.13%)、小RNA病毒科(24.04%)、冠状病毒科(11.22%)、指环病毒科(10.58%)、多瘤病毒科(10.58%)和副黏液病毒科(7.37%)等组成.所检测文库病毒主要为腺病毒科(30.13%)和小RNA病毒科(24.04%).结论 镇江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内病毒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为腺病毒科和小RNA病毒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鼻腔病毒谱的初步筛查,可为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
-
-
-
郑卉;
张成
-
-
摘要: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替换突变基因是其基因治疗的热点.腺相关病毒因其无人类致病原性、免疫原性较低且能在非分化细胞中长期存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的相关研究.本文拟从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微小抗肌萎缩蛋白(AAV micro-dystrophin)基因的构建、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三方面综述采用AAV micro-dystrophin基因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