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粘连
胸膜粘连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89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九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胸膜粘连的相关文献由4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凌、舒敬奎、付向宁等。
胸膜粘连
-研究学者
- 刘凌
- 舒敬奎
- 付向宁
- 刘俊
- 周进
- 张华茹
- 张玲莉
- 张瑞杰
- 张蔚东
- 张霓
- 徐峰
- 李勇城
- 李海明
- 李继福
- 林丽
- 樊仁为
- 毕研文
- 沈寒放
- 沈跃飞
- 王俊
- 赵云娟
- 赵兵
- 赵子文
- 邓敏
- 邬海燕
- 陈玉国
- 丁秋平
- 主理群
- 乔亚红
- 乔峰
- 乔瑞君
- 于桂兰
- 付圣灵
- 付志平
- 任菊香
- 何志健
- 何恩铭
- 何镇良
- 余艳芳
- 俞世福
- 冯兴南
- 冯剑雄
- 冯家钢
- 冯桂金
- 凌东进
- 凌春华
- 刘传桂
- 刘俊刚
- 刘士甫
- 刘安
-
-
陈小群;
张六伢;
徐飞;
钱彩艳;
夏国园
-
-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组人群。由于肺组织的老化,广泛肺大泡形成,自发性气胸治愈拔管后的复发率较高,有时甚至拔管后数天内又再发气胸。临床中有时对拔管时机难以把握,是否有客观检查提示胸膜粘连情况来指导拔管时机、降低气胸复发率?
-
-
江文婷;
童亚玲
-
-
摘要:
血性胸腔积液是指红细胞比容超过外周血的一半的血性胸腔积液,最常见于开放性或闭合性胸部创伤及医疗操作损伤。自发的血性胸腔积液不多见,其病因包括恶性肿瘤、肺栓塞、抗凝治疗后、胸膜粘连破裂等[1]。现报道1例以自发性血性胸腔积液为临床表现的肺梅毒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
-
熊英领;
张华华;
许军莲;
曾忠;
曾美芳;
黄慧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引流在实施标准化治疗方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3HREZ/6HR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对照组于此基础上加以常规胸膜腔穿刺引流,观察组则运用胃肠减压引流。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肺功能、胸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抽取结束后的FVC、FEV_(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减压引流在实施标准化治疗方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可获得确切效果,能够促进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提升肺功能,降低胸膜粘连发生风险,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安全可行。
-
-
孙卓琛(综述);
黄云超;
赵光强(审校)
-
-
摘要:
胸膜粘连作为胸外科手术中的常见疾病,其粘连程度会直接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进度,粘连程度较高甚至会导致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胸部手术前诊断胸膜粘连尤为重要。目前,还没有一种在胸部手术前用于诊断胸膜粘连的金标准技术。该文针对术前诊断胸膜粘连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
-
李炜霞;
赵芝焕;
张家强;
舒敬奎;
吴锦涛;
刘凌
-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探讨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TH1和TH17淋巴细胞比例、相关细胞因子与胸膜粘连以及粘连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为TP的89例住院患者;采集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并收集相关临床参数,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 测定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CD4+T淋巴细胞、TH1、TH17细胞比例和IFN-γ、IL-17的水平.结果 在内科胸腔镜直视下入组的89例TP患者中无粘连组11例、轻度粘连组49例、重度粘连组29例.3组患者外周血中的TH1、TH17淋巴细胞比例及IFN-γ、IL-17的水平均小于胸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入组受试者胸水中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H17比TH1的值、IL-17以及IFN-γ水平与0-4级粘连分级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P患者胸水中TH1、TH17细胞比例以及IFN-γ、IL-17的水平对于评价TP患者是否存在胸膜粘连有重要意义,与胸膜粘连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疾病早期上述因子水平越高,发生胸膜粘连的风险越高.
-
-
王戈
-
-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三科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入院,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尿激酶治疗组(n=57).两组都采用常规全身抗痨基础治疗(治疗方案为:3HREZ/6HRE),并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行胸腔引流完毕后,对照组在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治疗组将10万U尿激酶溶解于生理盐水20ml后,注入患者胸腔内.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导管留置时间、胸膜厚度、胸水吸收、胸膜粘连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效10例,尿激酶治疗组显效37例,在治疗总有效率上,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尿激酶治疗组导管留置时间短(P<0.05),胸膜厚度较薄(P<0.05),胸水完全吸收数显著高(P<0.05),胸膜粘连数少(P<0.05).结论 在全身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
许继丹
-
-
摘要:
结核性胸膜炎(简称TP)患者易伴有胸膜肥厚与粘连表现,其发病过程为:结核菌入侵胸膜腔,使机体处在高过敏状态,进而导致胸膜炎.而胸水中富含蛋白质、白细胞、纤维蛋白质与红细胞等物质,其大量沉积在胸膜部位,使胸膜明显增厚或是粘连.该病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典型症状为胸痛.临床多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病情,但西药副作用明显,疗程长.因此,临床医学建议利用中医理论防治胸膜肥厚与粘连.
-
-
卢杉杉;
钱自明;
颜辉;
姚飞;
王猛
-
-
摘要:
目的观察宣肺逐饮方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胸膜粘连的影响及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顺铂组和宣肺逐饮方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胸膜注射Lewis肺癌细胞,构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模型。Lewis肺癌细胞注射后第14天,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各组小鼠胸腔积液情况,断头处死小鼠后测量胸腔积液体积,观察其右肺胸膜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形态。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胸腔积液量、肺组织ERK1/2和AQP4 mRNA、ERK1/2和AQP4相对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多(P0.05)。结论宣肺逐饮方可促进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胸腔积液的吸收,改善其胸膜粘连,可能与抑制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AQP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
吴乾富;
李军华;
张志东;
林振海;
魏海龙;
彭文
-
-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老年肺癌患者226例临床完整资料,将术中未转开胸手术146例老年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中转开胸手术80例老年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肺结核)、当前吸烟、病理分期等数据.分析老年患者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龄、有肺结核病史、肺癌位于肺上叶、胸膜粘连≥4级均可能是老年患者全胸镜肺癌根治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临床中需针对可能增加老年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转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术中结合患者实施情况,制定预防性措施,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