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腔积液,恶性

胸腔积液,恶性

胸腔积液,恶性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专利文献923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河北中医、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等; 胸腔积液,恶性的相关文献由105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春燕、王翠英、张宗德等。

胸腔积液,恶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3.06%

专利文献>

论文:9235 占比:96.94%

总计:9527篇

胸腔积液,恶性—发文趋势图

胸腔积液,恶性

-研究学者

  • 宋春燕
  • 王翠英
  • 张宗德
  • 张秀琴
  • 李月川
  • 欧勤芳
  • 潘丽萍
  • 贾红彦
  • 付占昭
  • 刘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坚迪; 陈杰; 胡明杰
    • 摘要: 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铂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胸腔引流术,顺铂组胸内注射顺铂,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培美曲塞静脉滴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B超检测患者胸腔积液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CTC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有效率[66.67%(20/30)]、生活质量改善率[70.00%(21/30)]均明显高于顺铂组[40.00%(12/30)、43.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86、4.344,均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血清CEA[(22.26±5.13)ng/mL]、血清CA199[(20.12±4.35) U/mL]下降程度大于顺铂组[(31.64±6.46)ng/mL、(28.07±5.61)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28、3.134,均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顺铂组治疗后的血清CT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皮疹、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MPE的近期疗效较优,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优.
    • 孙龙; 宋一帆
    • 摘要: 目的 分析恶性胸腔积液(胸水)的病理类型、组织来源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型细胞后制成细胞块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胸水的细胞块105例,分析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特点.结果 胸水恶性细胞经免疫组化证实为肺腺癌来源的共94例,占89.52%,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癌胚抗原(CEA)阳性;肺小细胞癌来源1例,占0.95%,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CD56)、突触素(Syn)阳性;肺鳞状细胞癌来源2例,占1.90%,细胞角蛋白5/6(CK5/6)、P40阳性;卵巢来源腺癌1例,占0.95%,癌抗原125(CA125)阳性;乳腺来源腺癌4例,占3.8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囊泡病液蛋白15(GCDFP-15)阳性;胃肠道来源腺癌2例,占1.90%,肠特异性转录因子2(CDX-2)阳性;胰腺来源腺癌1例,占0.95%,癌抗原19-9(CA199)阳性.结论 肺腺癌是引起恶性胸水的最常见原因,TTF-1、NapsinA、CEA对于肺腺癌来源的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3种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应与其他类型肺癌及其他部位来源的肿瘤鉴别.
    • 刘仁榷; 陈四明; 赵媛; 蒋益兰; 谢辉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之日至2020年9月1日,纳入胸腔热灌注化疗与灌注化疗治疗MP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再对本研究纳入的RCT进行方法学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0和Stata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总共包含有23项研究,共有1 624例患者,胸腔热灌注化疗组(观察组)815例,胸腔灌注化疗组(对照组)809例.Meta分析结果证明:胸腔热灌注化疗组治疗MPE在治疗效果(OR =3.92,95%CI:3.07,5.00,P<0.001)、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OR =0.71,95%CI:0.53,0.96,P=0.02)、骨髓抑制(OR=0.54,95%CI:0.40,0.73,P<0.001)等方面均优于胸腔灌注化疗组.结论就治疗MPE的疗效上及安全性而言,热灌注化疗均优于胸腔灌注化疗.然而,本次研究受到文献质量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因此仍需研究设计更严谨的、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证明.
    • 周兵; 刘浩茹; 彭丽姿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与细胞学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确诊为肺腺癌MPE的细胞蜡块47例,依据肺腺癌国际多学科标准[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对细胞学亚型进行分类;突变扩增系统(ARMS)法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ALK基因重排,并结合临床特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47例肺腺癌MPE中EGFR突变率为51%(24/47),与女性患者、贴壁生长亚型和微乳头状亚型有关(P<0.05).KRAS突变率为11%(5/47),与吸烟史有关(P<0.05).ALK突变率为6%(3/47),与女性患者和黏液实体亚型有关(P<0.05).结论 EGFR、KRAS和ALK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EGFR在贴壁生长和微乳头状细胞学亚型中突变率更高,ALK突变在黏液实体状细胞学亚型中最常见.
    • 王芳; 胡岗; 林麟; 詹军勇; 黄佩茹
    •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将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和对照组(24例,单纯胸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卡氏评分和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7);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5);对照组58.3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观察组33.33%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54.17%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观察组25.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P<0.001);对照组25%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观察组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发热率33.33%,观察组发热率12.50% (P >0.05);对照组41.67%患者出现胸痛,观察组12.5%患者出现胸痛(P<0.05);对照组58.3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观察组29.1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电图异常.结论 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彭文贝; 孙逊; 周玫; 韦晓山; 吴秀芝; 阮伟伟; 施焕中; 兰晓莉; 周琼
    • 摘要: 目的 探讨PET/MRI对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其与PET/CT的诊断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57例疑似MPE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53例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全身PET/CT和胸腔PET/MRI检查.评估PET/CT和PET/MRI图像的形态学特征,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取PET/CT和PET/MRI图像中RO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出病灶的靶本比(TBR).分析PET/MRI图像中胸膜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PET/CT和PET/MRI对MPE的诊断效果.结果 53例患者年龄(62.8±1.7)岁,男31例.病理结果显示41例为MPE,12例为良性胸腔积液(BPE).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和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MRI显示胸膜病灶的SUVmax高于PET/CT(6.4±0.6比5.3±0.5,P<0.001).PET/MRI的TBR高于PET/CT(2.2±0.2比1.8±0.2,P<0.001).PET/MRI通过联合胸膜病变部位SUVmax和DWI等影像学特征对MP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6%、100%、81.1%.而PET/CT联合胸膜病变部位SUVmax和影像学特征对MP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4%、83.3%、77.4%.PET/MRI和PET/CT对于诊断MPE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34比0.873,P>0.05).结论 PET/MRI与PET/CT在MPE中的诊断效率相当.但PET/MRI对胸膜病灶显示更高的SUVmax和更高的TBR,并具有特异的胸膜DWI影像学特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肖超; 张清山; 赵文文; 任韶韶; 宋海平
    •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洛铂腔内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病人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经胸腔引流管引流净积液后胸腔灌注洛铂30 mg/m^(2),每周1次;治疗组在灌注洛铂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200 mg胸腔灌注,每周1次。比较两组病人的客观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55.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51,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z=2.219,P<0.05)。两组治疗后VEGF水平、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VEGF水平、红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95、3.901,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z=2.035,P<0.05),但多数为1~2级。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并可有效降低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减轻血性胸腔积液,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洁晶; 刘野; 苏琳; 李晓娜; 张健; 宋丽媛; 姜浩; 吕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仅表现为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例仅表现为恶性胸腹腔积液的ALK-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临床表现仅为大量胸腹腔积液,全身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亦未发现实质性肿物,在对腹腔积液包埋沉渣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结合细胞学涂片,腹腔积液液基制片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和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诊断为ALK-ALCL.给予化疗后,腹腔积液立即消失,Ⅰ期化疗后恢复良好,2016年完成8个周期化疗后停药.随访至截稿前,患者停药后首次因腹腔积液入院,充分引流后,症状即缓解,亦未发现实体肿物,维持西达苯胺治疗,随诊观察.结论 腹腔积液诊断为ALCL少见,无实体肿瘤者更为罕见,需和原发渗出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皮瘤等进行鉴别;部分ALK-ALCL预后良好.
    • 顾晨奕; 严桂英; 徐祖红; 沈璟; 谈曹芬; 凤士心
    •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养精方联合贴敷疗法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肺癌癌性胸水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呋塞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养精方口服及中药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为70.5% (24/34),对照组为47.1%(16/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64.7%(22/34),对照组为35.3%(12/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5.74±5.15)分,高于对照组的(51.91±5.20)分(=56.130,P<0.05).结论 益气养精方联合中药贴敷疗法可有效提高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燕小辉; 李慧; 刘明涛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引流组26例、顺铂组55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组58例、榄香烯乳组30例、红霉素组45例,比较各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费用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23.1%(6/26)、49.1%(27/55)、70.7%(41/58)、46.7%(14/30)、73.3% (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0,P<0.05),恩度组、红霉素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好转率分别为30.8%、58.2%、84.5%、56.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20,P<0.05),恩度组、红霉素组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恩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仅少数患者出现胸痛、乏力、恶心、发热等(其发生率分别为3.4%、8.6%、5.1%、3.4%),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10.40、36.60、15.00,均P<0.05).恩度组治疗费用[(3 863.2±163.3)元]明显高于其他组(F=124.48,P<0.05);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1.5%、32.7%、65.5%、3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0,P<0.05),两年生存率分别为3.8%、5.5%、13.8%、6.7%、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8,P=0.26);四组注入药物患者的生存期均高于单纯引流组(F=54.40,P<0.05),恩度组及红霉素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胸腔内注入恩度或红霉素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注入红霉素住院费用较低,但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注入恩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治疗费用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