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疫苗
肝炎疫苗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799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传染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200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研讨会、第六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等;肝炎疫苗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童、孙莹、安秉喆等。
肝炎疫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799篇
占比:99.51%
总计:23915篇
肝炎疫苗
-研究学者
- 周童
- 孙莹
- 安秉喆
- 尹在承
- 廉晶善
- 文洪模
- 时成波
- 葛君
- 赵显镇
- 金基贤
- C·乌里奥克斯
- P·鲁瓦尼嘉德
- R·帕蒂安
- 刘延菊
- 周乙华
- 庄辉
- 曹明耀
- 曾滢
- 朱征宇
- 李建强
- 李彤
- 梁争论
- 甘建辉
- H·C·托马斯
- P·卡拉伊安尼斯
- 丹尼尔·W·布雷德利
- 乔宏雷
- 任苏林
- 刘延明
- 刘景晔
- 卞莲莲
- 吕雯
- 吴星
- 吴玉章
- 周伟
- 周和源
- 周长军
- 周长明
- 大友信也
- 孔健
- 孙世洋
- 孙俊业
- 孙国凤
- 孙洪林
- 安文茜
- 宋宗明
- 宋翠灵
- 小原恭子
- 小原道法
- 庄晓倩
-
-
-
-
-
-
刘艳丽;
董志伟
-
-
摘要:
目的:通过检验来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唐山市丰南区120例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组后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研究对象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本次研究采集120份血清,流行率为12.5%,抗-HBc阳性率为12.5%,抗-HBs阳性率为51.67%,HBsAg阳性率为1.67%;6~15岁组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率和抗-HBc阳性率最低,且随着年龄增加而表现升高趋势,各年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唐山市丰南区为乙肝中度流行区,相较于儿童,青少年群体和成人群体发生HBV流行的强度更高,该地的乙肝控制要尽量以"新生儿HepBe接种"为主.
-
-
罗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与保护性免疫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某接种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0名经乙肝疫苗按标准程序预防接种后的小儿作为A组,另选择出生时未经疫苗接种的自然感染抗H B s阳性者50例作为B组,分别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CR-HBV DNA)。结果:200例接种疫苗儿童中179例抗一HBs阳性,21例抗一HBs阴性。179例抗一HBs阳性儿童中抗-HBs P/N值>10者155例(86.59%)。B组50例中8例检出HBV DNA。28例抗体P/N值>10者仅2例HBV DNA阳性(7.14%),而22例P/N值 10 155 cases (86.59%). B group of 50 cases, 8 cases of HBV DNA detection. 28 cases antibodies P/N value > 10 only 2 cases of HBV DNA positive (7.14%), and 22 cases of P/N value < 10 person there are 6 cases of HBV DNA positive (27.27%).Conclusio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positive partner on behalf of the body can not avoid th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protective immunity should contact the level of antibody concentration.
-
-
李心林
-
-
摘要:
从前,肝它气色鲜红美丽,每天尽责地帮小主人过滤进入身体里的毒素与废物,帮助维持全身机能运作正常。但是主人长大后,开始学着饮酒,开始学会跟朋友吞云吐雾;开始不睡觉,夜夜笙歌……肝日夜不停地工作,它好累但它不说,渐渐地它失去了以前的光彩、变得暗沉、僵硬……肝癌3大主因肝是我们身体排毒代谢的重要器官,没了它人生变成黑白一点也不夸张。会导致肝
-
-
-
-
-
-
-
赵平;
戚中田
- 《第六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
| 2004年
-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是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全球的HCV感染者约1.7亿.HCV感染自然痊愈较为少见,大部分演变为慢性感染.病毒与免疫应答共存是HCV慢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特点,HCV抗原特异性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均可在HCV慢性感染者体内检测到,然而这对于HCV的持续复制似乎并无遏制之力,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发展丙型肝炎疫苗必然面临重重困难.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9.5Kb,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的一个多聚蛋白前体被宿主和病毒自身蛋白酶加工为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NS3,NS4和NS5等).病毒RNA的频繁变异可能是HCV得以长期与免疫应答相抗衡的主要手段,也为人类对其的控制带来了难题.毫无疑问,用疫苗诱生中和抗体是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最有效的特异性预防措施,然而,以HCV某一种或联合几种抗原作为疫苗接种动物模型,虽然能诱导相应的抗体反应,但并不能产生疫苗所要求的保护作用.于是,求助于细胞免疫应答成为人们的又一选择.随着对HCV生物学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过程了解的日益深入,种种初现希望的丙肝疫苗策略也开始浮出水面.本文对丙肝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
崔兰梅;
于海柱;
项娜;
李丽丽
- 《第五届全国伤害n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房山区291例15岁以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低、无应答率,为探讨适合儿童人群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者的再免方案提供依据.rn 方法: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法抽取8个乡镇的在房山区居住半年以上且按照"0-1-6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15岁以下儿童291人为本次调查对象,同时检测乙肝抗体.rn 结果:15岁以下儿童无应答率9.28%,低应答率15.81%;随着年龄增加,无应答率逐渐上升、低应答率和正常应答率逐渐下降,各年龄段之间低、无应答率与正常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无应答率9.09%,低应答率14.94%;女性无应答率9.49%,低应答率16.79%;男性与女性低、无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对于处于低、无应答状态人群应何时进行乙肝疫苗复种,接种剂量和针剂有待于探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