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5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教育、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7篇、会议论文184篇、专利文献359114篇;相关期刊1335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科教文汇、微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98种,包括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三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等;微生物学的相关文献由6262位作者贡献,包括裘娟萍、沈萍、陈向东等。

微生物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7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18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59114 占比:99.04%

总计:362595篇

微生物学—发文趋势图

微生物学

-研究学者

  • 裘娟萍
  • 沈萍
  • 陈向东
  • 李新社
  • 陆步诗
  • 钟卫鸿
  • 李晓华
  • 吕建新
  • 张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姗
    •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教学途径,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政治元素、重构教学设计、结合多方评价,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育人元素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通过专业课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也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 张金丽
    • 摘要: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必修先行课程。依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微生物与免疫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 肯木巴提·马衣旦别克
    • 摘要: 进入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生命科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微生物学在食品、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各高校开始着眼于此,纷纷开设微生物学相关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人才。本研究以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当前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分别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创新实验课程以及改进综合素质考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以此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 唐诗; 冯金洲; 秦新月
    • 摘要: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直接的外环境,对维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与宿主共生可影响人体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产生双向联系,即微生物-肠-脑轴。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神经系统及外周异常免疫反应,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经典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乔帼; 王帅; 齐志涛; 董学兴; 刘长青; 仇明; 张启焕; 李朝霞
    • 摘要: 微生物学课程是很多生物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国家对思政建设的要求及盐城工学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所负责的各生物类专业(海洋技术、海洋科学、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培养目标,该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教学与思政建设的结合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改探索,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课程思政建设不断融入日常教学课堂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 陈振娅; 马晓焉; 霍毅欣
    • 摘要: 微生物学开放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结合生命学院微生物学开放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前沿科学进展为导向,通过设置“一体化”式的实验课程对微生物学开放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科技进步及应用实践储备人才。
    • 孙昕; 林媛; 谢勇
    • 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基本集中在宏观体系探索上,而对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改革则缺乏系统性地分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该文创新地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以专业课程思政和案例研究为着眼点,总结现有问题,对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并以《食品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为例,挖掘思政元素案例,探索融入方式和多途径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为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 刘倩; 魏涛
    • 摘要: 为提升研究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基于POPBL(problem oriented and project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产α-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筛选、菌株突变、发酵条件优化及产物纯化”为导向问题,将该问题进行细化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思考,查阅文献,自行提出研究方案并进行展示讨论,然后根据论证后的方案实施,对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在课程评价方面,针对上述课程内容,提出包含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实践表明,上述措施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助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适时提供督促和帮助,以便更加高效、流畅地完成教学活动。
    • 摘要: 牧医所提出利用酶制剂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新理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用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饲用酶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酶在改善人类及动物健康应用领域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提出了利用酶制剂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新理论,为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酶制剂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综述文章发表在Cell综述系列子刊《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
    • 刘灵芝; 钮旭光; 宋立超; 肖亦农; 丁锐; 张志勇; 李炳学
    • 摘要: “去水增金”是国家对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基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建设标准,依据多年课程建设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思路。发挥教研室工作职能,构建教研室教学共同体,依据专业培养需求设计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体现课程的“高阶性”;采用“互联网+”等线上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创新报告等线下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的“创新性”;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突出全程评价与实验技能考核,增加课程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提升课程的“挑战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