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典解释

经典解释

经典解释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28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佛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联合年会、第十四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等;经典解释的相关文献由65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海东、康宇、李兰芬等。

经典解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2.9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286 占比:96.95%

总计:2358篇

经典解释—发文趋势图

经典解释

-研究学者

  • 曹海东
  • 康宇
  • 李兰芬
  • 王晓林
  • 董建敏
  • 任剑涛
  • 劉力耘
  • 吕欣
  • 杨浩
  • 武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泉雨
    • 摘要: 谢枋得是宋末元初的民族英雄,也是程朱理学思想的继承者。从其所流传下来的经学著作看,谢枋得的解经方法主要体现在“以理解经”“以经解经”及“以文解经”,重视对经文名物的注释和引述名家对经典经文的解语。
    • 吕欣
    • 摘要: 朱熹所谓“文”主要是指经典及经典解释之文,是“道”之所寄处。“为文”则是“文”实现其价值传承的关键路径。无“文”载道,学者对圣人之道便无从把捉。不学“为文”及实践“为文”,理学家的传道事业亦无法实现。朱熹所论“为文”,要求学者规避“作文害道”的风险,在学习圣贤文章与为文之方后,由心所发,自然为文,非刻意造作,如此为文才能传递圣人之道。朱熹通过带有述作兼具性质的经典诠释工作以传道,实践了“为文”以承“斯文”。
    • 景海峰
    • 摘要: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是儒家经学中的大问题,也是自两汉之后儒学发展史上时有起伏的一条主线.因为晚清经学革命的深刻影响,在现代学术话语中,今古文的分际已为人们所熟知,尤以对汉代和清中叶后的学术史叙述为显著.但今古文之别,不简单是文字方面的差异,也不完全是经籍出处和时代先后的问题,而是凝聚了经典形成及其解释过程之中的一系列话题,尤其关涉到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解经学的方法论问题.如果说两汉经学因为秦火之后拾掇旧篇的缘故,又恰逢大一统政治格局确立之需,今古文的争论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辨析的范围,那么晚清经学的变化,今文一派之崛起,更是预示了社会大变革的到来.除了历史叙事的背景之外,今古文之争对于经典文本本身的理解和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 陈泽泓
    • 摘要: 台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很早就出现的类型。按《尔雅》所称,"四方而高曰台"。对于"台"的经典解释,是汉代刘熙《释名》所云:"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台"即保持的意思,筑土高峻而坚固,使之能多保持自己。按《山海经》所说,有轩辕台、帝尧台、帝舜台,所以,"台"这种建筑形制,有可能从一开始就与彰示权力有关。秦汉时期,在岭南已出现台的建筑。据古籍所载及考古发掘遗址表明,在岭南出现的这些台,是秦平岭南以及南越国政治、军事活动的产物。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南越国"赵佗有四台",曰朝汉台、长乐台、越王台、白鹿台.
    • 张志刚
    • 摘要: 若把佛教的传人视为“中外文化的首次大规模、深层次的交流互鉴”,且把佛教看作“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典型”,回溯其历程的开端,考察其先驱的创举,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根由,无论就“重读中国佛教史”还是对“续写中国宗教史”,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重读东晋高僧道安(312-385)的“五失本”与“三不易”学说可以发现,早在“佛教中国化”之初,前者就从词语、语法、文体等方面,探索了“经典翻译的本土化、民族化”;而后者则开示了“经典解释的难题、哲理与境界”,堪称对世界宗教经典翻译史与解释学的方法论贡献.据此可以得出结论:道安的诸多弘法贡献首屈一指“佛经翻译与解释的中国化”,此乃“佛教中国化的基石或根基”;而道安在经典翻译与解释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尤数“三不易的首要义理”——“经典解释的时代性原则”最值得浓彩重笔;因其既可令人深思世界宗教史的思想根源,又能令人顿悟“续写中国宗教史”的智慧灵感.
    • 吴根友1
    • 摘要: 当代著名禅师净慧长老晚年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佛教经典,向信众讲解佛法,让''''生活禅''''与传统佛教的经典发生更加紧密,更加丰满的内在关系。从其讲解佛教经典的通俗性和故事性,时代性与学术性的三大特点来看,其经典解释的思想表现为真俗贯通、古今中外贯通的特征。他提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八字方针,实际上是将小乘佛教追求的解脱道与大乘佛教''''自觉觉他''''的菩萨道思想与实践精神巧妙、圆融地结合起来。慧公晚年的经典讲解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以''''契理''''的方式来保任''''契机'''',使''''契机''''的方便法门更能合乎佛法的要求,努力避免''''生活禅''''重视了''''生活''''而忽视了禅,甚至与佛法疏离的可能倾向。本文尝试阐发净慧晚年解经的实践特征及其所蕴涵的经典解释思想,进而整理生活禅的教典系统,或许是深化生活禅、发展生活禅的一个可能面向。
    • 张缨
    • 摘要: 犹太教和中国儒家都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传统,作为各自传统的最重要起承转合者,迈蒙尼德与朱熹都有大量的解经著作传世.本文将迈蒙尼德对《创世记》1-3章的解释作为“甲文本”,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读作为“乙文本”,尝试以跨文本阅读法对两者进行跨越式解读.本文的解读将表明,迈蒙尼德将“上帝的形象”解释为人从上帝那里分有的理智,进而将人偷食禁果后失去的知识称为分别真假的知识,并视之为高于分别善恶的知识,这是一种基于希腊哲学的创新式解经.就朱熹而言,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尽管有所师承,但他增补《大学》文本的举动及对格物致知的特殊强调,同样是经典解释中的创新,其目的之一是回应佛教的心性之学.借助这一跨文本阅读进路,可以看到,两种“创新”背后折射的是不同的应对异族智慧的策略.
    • 吕欣
    • 摘要: 朱熹是“四书”系统的完成者,他对《四书》的解释,结合理学提出创见,提升了《四书》的整体地位,影响了经典系统从《五经》向《四书》的转换.《易》由于其特殊性质,在《五经》中地位独特.朱子易学亦在同时代易学见地中独树一帜,《易》较他经而言,被朱子更频繁地与《四书》并提.故分析朱子四书学系统下的易学解读及朱子同时论及《四书》与《易》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朱子对经典的重视程度与劝学者的为学次序是两个问题.通过文献整理与内容解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朱子经典系统中的《易》与《四书》关系,乃至以《易》为代表的《五经》在朱子经典系统中的地位.
    • 杨浩
    • 摘要: 学者们已普遍关注到古代经典解释中''''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以及''''郭象注庄子''''''''庄子注郭象''''包含的解释学意义。刘笑敢先生特别将之归纳为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与现实的、自我表达的取向两种定向。然而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向度呢?笔者认为经典解释的向度性就在于经典解释原本具有层次性。本文从朱子对四书解释中所关注的语言不同层次,将经典解释归纳为五层:最底层是言,在言的基础上形成义、意,以及其所表达的心、道(理)。进而分析出四对向度:面向语言的文字、本义、意蕴等层次就是历史向度。面向心、真理等层次,期在对现实做出一定的指导就是现实向度。面向文义或意蕴层次成为文义向度与意蕴向度,若能面向道(理)层次则可区别经典向度与真理向度。理解向度与表达向度则是从遍历各种层次的不同方向形成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