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集传》

《诗集传》

《诗集传》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090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社会科学辑刊、学术研究、中州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语言传播学前沿论坛、第七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诗集传》的相关文献由3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平、李湘、刘娟等。

《诗集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9 占比:3.6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090 占比:96.33%

总计:11512篇

《诗集传》—发文趋势图

《诗集传》

-研究学者

  • 李平
  • 李湘
  • 刘娟
  • 张启成
  • 张静
  • 付春明
  • 倪祥保
  • 刘育
  • 原新梅
  • 李尚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胡泉雨
    • 摘要: 谢枋得是宋末元初的民族英雄,也是程朱理学思想的继承者。从其所流传下来的经学著作看,谢枋得的解经方法主要体现在“以理解经”“以经解经”及“以文解经”,重视对经文名物的注释和引述名家对经典经文的解语。
    • 徐芳
    • 摘要: 历代学者对《诗经·国风》主旨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和阐述,汉代《毛诗序》从政治观念出发,对《国风》的解读与政治事件紧密结合,宋代《诗集传》从情感方面解读,将《国风》中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评为“淫奔之诗”。《诗经原始》通过“反复涵咏”的方式对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力图推究诗人原意。三者虽各有偏颇,但都为解读《国风》提供了新角度,都有时代价值。
    • 陈楚玥
    • 摘要: 《诗经》在我国文学史和汉语发展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让历代文人学者不断对其研究注析,由此产生了很多《诗经》注本和研究《诗经》的著作。朱意的《诗集传》是宋学在《诗经》方面的代表作,是继《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毛诗传》》(简称《郑笔》)、《毛诗正义》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诗经》注本。本文主要阐述《诗集传》的内容、创新之处及其所存在的争议,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辅以自己的见解。
    • 戴一菲
    • 摘要: 朱熹《诗集传》明确指出《硕人》“素以为绚兮”是《诗经》佚句(朱熹集撰,赵长征点校:《诗集传·诗传纲领》,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9页),后来“删诗说”者也以此为删诗“一句”之例。窃以为不妥,原因有二:一、从文本看,《诗经》注本当参用《诗集传》,但很少采用朱说。究其原因大概是无法安置“素以为绚兮”在《硕人》篇中的位置。如将“素以”句接在“美目盼兮”后,首先打破了原诗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素以为绚兮”既不是对本节段的概括,也不是后一章“硕人敖敖……”的开启,既不承上,也不启下。其次,破坏了原有每段七句的章法。《硕人》四段句式整齐,每章各自有不同的表达内容和重点。再次,改变了整段对美人的描写角度。从“手如柔荑”到“美目盼兮”都是对人物外貌的具象刻画,而“素以为绚兮”是一种整体观感。
    • 刘育
    • 摘要: “以诗论道”是朱熹《诗经》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朱熹治《诗》的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经传分离、以经解经、由情入理三个方面,既主动剥除前人见解,直接于经文本义上探查义理,又在《诗经》解释中援引《礼》《易》《春秋》之言来相互论证,以体现史论结合的特色。同时,朱熹还在《诗》学阐释中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义理发挥,肯定了《诗经》的文学特性。朱熹的《诗经》学随着其理学思想的发展而体现出独特性,并促进了其道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莫茹婷
    • 摘要: 苏辙在《诗集传》中对《诗经》进行阐释,在学习王安石解《诗经》方法的基础上,从诗歌复沓叠咏的结构出发,又延伸到句式的具体视角与内容,即关注诗歌结构的重要性的同时,抛弃王安石解诗中的穿凿附会之意,更强调整体意义的一致性与抒情功能的意义,寻求更广阔的韵外之致,达到释《诗经》的目的。鉴于此,文章就苏辙对王安石结构释《诗经》的扬弃展开研究。
    • 徐小洁
    • 摘要: 中国儒家经典阐释史上,南宋大儒朱熹的《诗集传》具有里程碑意义。朱熹解《诗》,既合乎以“义理”为旨归的理学阐释框架,又开辟了文学阐释路径,对宋以后的古典诗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文本细读与经典接受的双重视域,朱熹《诗集传》对明代朱谏《李诗选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以“义理”为旨归的诗学思想、以“熟读涵味”为路径的阐释方法、以“赋、比、兴”为框架的阐释模式。这些影响本质上是以中国儒家传统文艺思想为根柢,是理学思想与理性精神对中国古典诗学领域的渗透与悬照,反映了哲学与文学互渗兼容的历史语境。
    • 陈义芝
    • 摘要: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也是宋代成就颇高的学者代表之一.他在著作《诗集传》中阐述了自己的经学思想,一方面他反对汉唐以来的将《诗经》作为宣传政治教化的"美刺诗",要求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诗经》,肯定《诗经》是抒情之作.但是作为理学家,朱熹诗经学的目的还是以诗来建构和宣传自己的理学,并且朱熹经学充满了矛盾,而这种矛盾在解读《二南》中最能体现.
    • 殷虹刚
    • 摘要: 在《诗经》文学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朱熹博采众长,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明确提出"废《序》言《诗》",主张"以《诗》说《诗》",求《诗经》的"本文本意",为后人从文学地理视域解读《诗经》文本打开了巨大的空间.他抛弃小序和《诗谱》比附政教、以美刺言《诗》的做法,在《诗集传》中用"地域界定+风俗考察"的方法解读《国风》,将地理视角贯穿于对具体诗篇、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中,并在《诗集传序》中提出文学与地理之间"物-人心-诗"的关系链条,直接影响了宋末的王应麟.
    • 葸琼
    • 摘要: 苏辙经学著作颇多,留下了《诗集传》《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等诸多著作,在中国经学史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苏辙的文名太高,掩盖了其经学成就,人们对其经学著作关注甚少。下面对苏辙经学著作的版本做一概述。一、苏辙经学著作版本录(一)《诗集传》20卷《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影响巨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