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碑刻

碑刻

碑刻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书法、篆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6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6篇;相关期刊723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四川文物、文博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2013中国历代碑刻及碑刻文献研讨会、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等;碑刻的相关文献由129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琪、毛远明、仲威等。

碑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6 占比:97.8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16 占比:1.14%

总计:1407篇

碑刻—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凤翥
    • 摘要: 辽朝是契丹族在我国北部地区建立的王朝(公元九○七年至一一二五年)。根据对契丹文字的解读,其中期称“契丹·辽”的双国号,晚期称“辽·契丹”的双国号。西辽称国号为“哈喇契丹”即“辽·契丹”的双国号,是对辽朝法统的继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辽朝的中心地带,这里有辽朝首都上京和中京以及辽祖陵、辽庆陵和辽怀陵。各旗县有大量的辽代遗迹和墓群,出土了许多汉字和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的碑刻。为了宣传和弘扬辽契丹的历史和文化,赤峰市新建了契丹辽博物馆。为了开馆进行展览,该博物馆向我借了两百多件辽金碑刻拓本,并斥资出版《刘凤翥李春敏收藏辽金碑刻拓本集》,让我为该书写篇前言。
    • 余龙
    • 摘要: 明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晋商在各主要市镇构建了属于商人的活动组织——会馆。会馆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处所,逐渐成为各地晋商发展的基本组成和成果体现,对它的构建彰显了山西商人的发展规模、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提升。对现存一些明清山西会馆碑刻内容的解读,发现碑刻在会馆中的“指向性”功能,进而重新解读会馆构建背后的现实原因、商人心理及其时代内容,昭示明清晋商由“个人”向“众人”身份价值转变的时代要求和自我处置。在惠民、尊神、利国三驾马车的并行发展下,折射出当时商人发展的不易和会馆构建背后的群体焦虑。碑刻之于会馆,不仅为谨记不朽,更是晋商“直抒胸臆”的表达体现。
    • 鲁小艳
    • 摘要: 戏曲碑刻作为记录戏曲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为记录事件而创制的,碑刻所记录信息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戏曲碑刻被不断发现和披露,戏曲学研究由此迈入新的领域,因戏曲碑刻有不可再生性,故具备文献和文物价值双重属性。由车文明和姚春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戏曲碑刻(一)》一书,辑录全国范围内不同朝代有关戏曲的碑刻,包括早期具有典型意义的非专门性戏曲碑刻和专门性戏曲碑刻。作者对碑刻全文进行点校的同时,对于碑刻的属性、规格和来源等简要概述。
    • 夏爱梅
    • 摘要: 李白一生写诗一千多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在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只是书名被诗名所掩盖。众所周知,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是世人公认的李白传世唯一的书法真迹,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在山东济宁太白楼内馆藏的诸多刻石中,保存有1件镇馆之宝—“壮观”楷书石碑,相传亦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真迹。
    • 张新顺
    • 摘要: 2001年,温县招贤乡中辛村出土了一通明代《重修洞微观记》碑,该碑是洞微观发现的唯一实物。碑文为郑恭王朱厚烷撰写,记载了洞微观的修建历史、司马故里古晋城遗址和驼坞村,是研究温县地名以及怀庆府郑藩家族与地方社会关系的重要史料。
    • 贾群
    • 摘要: 陇南碑刻文献中有大量的丧葬类碑刻,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古代陇南的丧葬仪式及丧葬现象的细节和本质,为研究陇南地区丧葬习俗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从现有的碑刻资料可以看出,古代陇南虽处于政治经济的边缘地带,但丧葬习俗依旧繁杂、规范,具体表现在对于权厝习俗的推崇上,这种繁杂的丧葬习俗体现了古代陇南民众对死后未知世界的敬畏心理。
    • 田占营
    • 摘要: 云南楚雄彝族地区碑刻文化蓬勃发展,碑刻种类有一千多种。楚雄彝族碑文的使用,对了解古代环保观念、书院制度建设、碑刻史以及楚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起源大有裨益。前人对文献碑文的比较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楚雄彝族地区的地方民族史提供了保证。然而,相关的研究工程和实际表现状态还不够深入,目前很少有学者对楚雄民族的地方史和碑刻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为了促进楚雄彝族地区引申文献的比较,深化楚雄地方史研究,通过对地方志的阅读和对彝族碑刻的现场访问,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后期学者收集和比较引申信息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索引,并促进后续的汇编和写作工作。在对众多碑文进行整理后,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调查,以进一步探讨楚雄彝族碑文的历史价值。
    • 陈晓斌
    • 摘要: 平凉崆峒山玄鹤碑刻以阴刻楷书为主要特征。文章对崆峒山玄鹤碑刻进行调查与探析,这些碑文是调查玄鹤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崆峒山玄鹤碑刻的调查整理、释文与探析,对玄鹤的特征、玄鹤与道教的关系作相关的探析。
    • 崔建华
    • 摘要: 石材应用的诸多记录表明,秦人刻石的特殊性在于其强烈的政治宣示意图。秦人之所以将石材作为政治宣示的载体,首先基于人类对石材的神秘认知。在此基础上,秦人的神秘认知具有积极的情感取向,以及秦人便于与西北方向开展交流、秦人政治进取的阶段性等,均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受秦人刻石传统的影响,汉武帝、光武帝泰山封禅皆有刻石的计划或行动。而上寿刻石与碑刻的流行则意味着,汉代石刻政治宣示所牵涉的内容,已由单一的君臣关系扩展至形式多样的社会关系,石材向基层社会文化的渗透愈发深入了。
    • 黄丽梅; 龙仕平
    • 摘要: 阳明祠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城东扶风山麓。祠内藏有碑刻38通,主要记载阳明祠修建历史以及明清两际多位名人对王阳明石像的赞词。研究这些碑刻对阳明祠历史及王阳明事迹研究有参考价值,但碑刻研究的前提是正确释读碑文。阳明祠碑刻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语较多,这给碑文释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拟择取“温肃”“■■”“斜”“剷剥”“尘壅”“濬祥”“权颡”“窥较”“智矜”“潜养”“漫诋”11个词语,对其进行考释,以期为碑文阅读和《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