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拓本

拓本

拓本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书法、篆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文物鉴定与鉴赏、收藏.拍卖、内蒙古金融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等;拓本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仲威、陈根远、施安昌等。

拓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4 占比:99.1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0.64%

总计:468篇

拓本—发文趋势图

拓本

-研究学者

  • 仲威
  • 陈根远
  • 施安昌
  • 郝志敏
  • 秦明
  • 耿铁华
  • 胡厚宣
  • 马子云
  • 宗鸣安
  • 容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敏
    • 摘要: 拓片是我国用于记录碑刻、青铜器铭文、石刻等文字和图片的工具,用法是在宣纸上涂墨汁,将其清晰拓印下来,这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技术。
    • 茆奇文; 邵佳婷
    • 摘要: 《多宝塔碑》乃传世名碑,历代备受重视,故拓本流传甚夥。“友鸿山馆旧藏《多宝塔碑》拓本”题签存有明确纪年“道光甲辰”,为《多宝塔碑》清代拓本断代提供了重要考据,可作为道光拓本标准件参考,故尤为珍贵。本文通过与其他拓本对比,考证出此拓为原碑原拓,再根据相关考据得出此拓为“乾嘉”时期拓。在考证的过程中得知,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后此刻保存完好,考据已和民国时期相差无几。
    • 沈秀清(摄影); 陈东
    • 摘要: 东汉画像石拓本。原在嘉祥武氏祠,现存济宁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馆藏拓本165厘米×31.5厘米,编号88/5-2。南宋洪适《隶续》载:"右孔子见老子画像,人物七,车二,马三、标榜四。惟老子后一榜漫灭。孔子面右,贽雁;老子面左,曳曲竹杖。中间复有一雁,一人俯首在雁下。一物拄地,若扇之状。石有裂纹,不能详辨。侍孔子者一人,其后双马驾车。车上一人,马首外向。老子之后一马驾车,车上亦一人,车后一人回首向外。《史记》鲁昭公予孔子一乘车、两马、一竖子,同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子。此画圣舆两骖,似是据此。"
    • 孔志刚
    • 摘要: 《玉虹楼法帖》是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涑摹刻的书法丛帖,其主要摹刻时间在清乾隆中晚期,其纂辑参与人员主要为曲阜的孔继涑及其后辈;摹刻内容共计14类101卷,刻成用石584块(现存571块),是目前存世的最大系列丛帖,具有十分深远的后世影响。文章主要依托于孔子博物馆馆藏《玉虹楼法帖》拓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考证,从《玉虹楼法帖》的历史沿革、孔子博物馆的馆藏现状入手,对《玉虹楼法帖》的特点及历史价值加以考略。
    • 王书军
    • 摘要: 碑帖拓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是记录和保存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近些年,随着书法热潮的兴起,以及对相关文献材料整理研究的逐渐重视,碑帖的鉴定收藏与装裱修复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装裱修复的市场需求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可惜的是,甚少有人知晓,碑帖的装裱当采用与书画装裱不同的操作技法。书画作品要求平整不出现褶皱,正确的碑帖拓本装裱方法则要求在装裱后仍保留椎拓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凹凸状态。很多碑帖拓本就因为错误的装裱操作,文字被撑平拉大,丧失了原本的艺术韵味。对于这样的碑帖来说,如何将其恢复原有的立体凹凸,重新挖掘其艺术魅力,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修复难题。本次研究以修复宋拓木刻本《十七帖》为例,提出一个全新的碑帖修复与装裱研究方向。
    • 程章灿
    • 摘要: 《集古录跋尾》是北宋欧阳修的学术名著之一,也是中国金石题跋的开山之作,具有学术史和文化史的双重价值。其文化史意义可以用“保残守缺”四字来概括。欧阳修对金石拓本的长期收藏,体现了他对金石拓本和历史文化的执着迷恋。他所开创的金石拓本题跋,通过文字记录来发掘文本价值,达到拾遗补阙和语境填补的目的;通过纪事怀人的温暖回忆,来实现情境再生,使不同阅读场景之时空得以重现;通过悠闲的审美玩味来营造心境,实践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生活美学。总之,《集古录跋尾》不仅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文学的,也是艺术的。
    • 康永萍
    • 摘要: 为弘扬契丹辽的历史文化与纪念契丹文字发现一百周年,《石墨芳华——刘凤翥李春敏收藏辽金碑刻拓本集》一书于2021年12月出版。此书由赤峰市文博院陶建英院长与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李俊义教授主编,收录了刘凤翥先生与夫人李春敏老师几十年来集聚的辽金碑刻拓本,并按碑刻年代顺序由远及近排列,附以文字说明,展示了刘先生多年来的拓碑成果,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作品。
    • 程章灿
    • 摘要: 石刻作为一种文献形式,具有写本、刻本、拓本、辑本等四种形态。石刻的四种版本形态,构成了石刻文献从生产、阅读、流通到利用的生命循环的完整过程。不同版本形态,代表不同的生产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生产者参与,“四本”突出了石刻文献的物质性与复杂性。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这一过程,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四本”彼此的异同和关系,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思考“四本”对于重建整个中国古典文献学体系尤其是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意义。
    • 贺雨萱
    • 摘要: 由于其阳刻的特殊形态,《始平公造像记》拓本传达给观者独特的艺术信息.通过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环境与其创作者的联想,观者可引发特殊的审美感受.
    • 日堀川英嗣; 张思睿(译)
    • 摘要: 唐吟方在《题跋谈》中写道:"今天,金石拓本的题写者和观赏者,与从前相比,两方面都起了变化。从前题写这些东西都是金石学者、文人,读者大致也是这批人;如今题跋形式还在,却已经泛化成‘类书法’的之一,看金石拓本的大多是普通人。"(《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年4期)随着题写者和观赏者的改变,拓本题跋的书写内容也产生了变化。若能通过探讨拓本题跋给予拓本本身什么样的价值这一问题,进而思考在当代拓本和题跋所具有的意义,则是最好不过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