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魏六朝

汉魏六朝

汉魏六朝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7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0970篇;相关期刊467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等;汉魏六朝的相关文献由62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大顺、曙、侯迎华等。

汉魏六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2 占比:1.7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970 占比:98.24%

总计:41704篇

汉魏六朝—发文趋势图

汉魏六朝

-研究学者

  • 吴大顺
  • 侯迎华
  • 毛远明
  • 方一新
  • 时国强
  • 郭顺
  • 陈元瑞
  • 陈恩维
  • 侯立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建业
    • 摘要: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石涛的名言。全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石涛的一段普通的画跋,无意间反映了他的艺术创作思想水平之高,创作审美理念之恒远深刻,成为后世中国画审美领域使用频率最多的画论之一。
    • 董艳玲
    • 摘要: 汉魏六朝是项羽故事的形成期,也是项羽故事由史书入小说、由历史人物至被神话的肇始期。在这一时期的项羽故事文献中,既能看到项羽故事发生期的特点,又可以看到对后世项羽故事的影响。汉魏六朝时期项羽故事文献种类芜杂且不少亡佚,需要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进一步考辨,构建项羽故事流变的整体脉络。
    • 翟金明
    • 摘要: 除了《三辅黄图》等,古代关于长安史地的著作还有《汉宫殿疏》类文献,惜学者关注不多。其书名不一,主要称疏、名、簿、记。作为产生于汉魏六朝时期的地理类书籍,此类文献的编纂目的为“尊宸居”,对汉长安城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两《唐志》中始见著录,宋代以后散佚。此类文献为汉魏以后很多书籍所引用,并有部分辑佚,存在进一步辑佚、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黄菲菲
    • 摘要: 食玉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用玉方式,食玉一方面为当时的诗歌作品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灵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内心深处之诉,亦可一窥食玉在此时期盛行背后的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食玉现象不可忽视。
    • 孙旭辉
    • 摘要: 从审美角度重新认知汉魏六朝咏物赋,是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抒情方式及自然审美经验新变的重要途径。在创作方式上,汉魏六朝咏物赋通过把原始自然审美观念作用于对物体及精神层面的摹刻,使“体物”对象得以延展,从而为中国传统审美视域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汉魏六朝咏物赋的表现对象从目力所及之物向外部自然推展,体现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和俗世之景的关注,这种转变也给赋文体的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咏物赋体物日常化”是探究中国传统审美意识自然品格流变的重要线索。
    • 吴大顺
    • 摘要: 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歌辞主要以歌、曲、讴、谣、操、引、行、吟等命名,这些歌辞名称反映了各自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演风格。而乐府诗的命题方式又有据辞立题、因事立题、以曲代题、曲辞合题四种类型,反映了乐府诗各自不同的音乐形态和诗乐观念。据辞立题反映了人们对乐府诗音乐特性的重视;因事立题突出了歌辞的礼乐文化功能;以曲代题反映了民间乐府歌曲“以乐存辞”“依曲而歌”的音乐性质;曲辞合题既突出了曲调的音乐旋律,又强调了歌辞的内容。齐梁文人拟乐府对“赋题法”的使用,逐渐构建起拟乐府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人拟乐府的自由空间,在体制结构、题材、主题等方面为乐府诗随时而变提供了条件,从而开启了唐代古题乐府、歌行体和新题乐府兴盛繁荣的新局面。
    • 潘斌
    • 摘要: 汉晋之际音乐家族的大量涌现,是士族阶层进一步壮大的现实表现,也深刻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历史转型。从汉魏之际的开创新风,到两晋时期的洋洋大观、南北朝的风雅流传,音乐家族在探讨音乐理论、传承古琴艺术、传播民间音乐方面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音乐艺术作为孝悌精神的载体和独立人格的象征,在士族家风的传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 李琼玉
    • 摘要: 汉魏六朝书论中,包含着微观时间的观念。在书论草创之初,书论家通过体象类物的方式赋予静态的书体和笔触以时间的动态感,经由感悟、构思、用笔力量和速度的经验总结还原创作的时序,将技艺渐进等诸多因素促成的书家个性风格差异引入了史脉品评的范畴。这一时期对微观时间的观照,反映了时人对书法时间性特质的最初认知。
    • 赵俊玲
    • 摘要: 东汉中后期,赞的文体性质发生了转变,即由附于它物的辅助、说明转为赞美,这种转变的发生与颂体关系密切。颂在彼时是一种强势文体,对赞进行渗透;在颂、赞对象皆由上而下的扩展中,二体发生交叉融合,表现在一些作品称赞称颂混杂,颂、赞题材、内容的混同等方面。虽然如此,颂、赞仍一直作为两种独立的文体存在,二者在篇幅、风格、对象、使用场合等方面表现出不同。
    • 周桐舟
    • 摘要: 汉魏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筝乐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本文将以八篇《筝赋》为依据,从制作材料与形制、筝曲与演奏技巧和审美标准三个方面对汉魏六朝时期的筝进行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