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会馆

会馆

会馆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0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建筑科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篇;相关期刊660种,包括台声、徽州社会科学、今日海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等;会馆的相关文献由1039位作者贡献,包括金龙、岭南、李刚等。

会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3 占比:98.6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12 占比:0.92%

总计:1300篇

会馆—发文趋势图

会馆

-研究学者

  • 金龙
  • 岭南
  • 李刚
  • 沈旸
  • 许俊章
  • 李俊锋
  • 王日根
  • 路宁恩
  • 钟连城
  • 傅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Echo(文/图); 阿诚的白日梦(图)
    • 摘要: 鼎盛时期占地近20亩;比上海正式开埠还要早128年;见证了上海航运的发展历史;开创上海第一个同乡同业组织……如此多的描述都属于现如今已307岁的上海商船会馆。实至名归,它不仅是中国航运历史上不可忽视的活化石,也是时代前逬的岁月遗韵。
    • 余龙
    • 摘要: 明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晋商在各主要市镇构建了属于商人的活动组织——会馆会馆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处所,逐渐成为各地晋商发展的基本组成和成果体现,对它的构建彰显了山西商人的发展规模、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提升。对现存一些明清山西会馆碑刻内容的解读,发现碑刻在会馆中的“指向性”功能,进而重新解读会馆构建背后的现实原因、商人心理及其时代内容,昭示明清晋商由“个人”向“众人”身份价值转变的时代要求和自我处置。在惠民、尊神、利国三驾马车的并行发展下,折射出当时商人发展的不易和会馆构建背后的群体焦虑。碑刻之于会馆,不仅为谨记不朽,更是晋商“直抒胸臆”的表达体现。
    • 王洪香
    • 摘要: 运河会馆是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的带动下,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浓厚工商性质的“馆庙一体”式建筑。明清时期鲁西运河区域会馆尤为丰富,聊城山陕会馆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运用图像学理论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出发,将鲁西运河区域遗存会馆建筑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体”展开研究,通过对会馆建筑本体、空间、使用群体的分析,会馆建筑图像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图像形式。会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与明清运河区域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产生较为频繁、深入和鲜明的互动关系,揭示会馆建筑实体背后所映射的流动性文化图式、集体记忆、生活样态等,对于勾勒区域社会相关风俗习惯、生活技艺、观念信仰诸方面的社会文化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 朱斯
    • 摘要: 越南会安古城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在历史的变迁中,会安古城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会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天后信仰也不例外。据目前所知,越南中部供奉天后的会馆属会安最多,有中华会馆、广肇会馆、福建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等。本文仅以主祀天后的"锦霞""海平"二宫(简称锦海二宫)、中华会馆、福建会馆为例,在田野调查和地方志等文献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对三个主祀场所的天后信仰形态进行考察,论述其共性与特性,探索天后信仰随华人移民至会安的轨迹及其与当地族群交流、互动、交融的过程。
    • 高扬励
    • 摘要: 明清时期的会馆剧场以华丽精巧的装饰著称。这些装饰主要有匾额、楹联、雕塑、彩绘。附于会馆剧场建筑的装饰,其内容以会馆演剧的诸多形态特征而展开,突出戏曲艺术的特征和会馆演剧功能,透露会馆成员的剧目喜好,寄托会馆成员的美好意愿。根据会馆剧场装饰的特殊性,从社会、文化、演剧等不同角度加以关注,以彰显其所具有的价值。明清时期商业贸易渐而繁荣,商人出于商业的考虑,在各地修建数量众多的会馆
    • 桂鹏辉
    • 摘要: 河南是晋商重要的贸易运转之地,因此河南境内有大量的晋商会馆,为了能够了解清楚河南境内晋商会馆的建筑原型和建筑类型,通过查阅文献藏书和实地考察对河南境内的晋商会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河南现存的大约60座晋商会馆的原型大多为庙宇的形式,通常都是庙馆不分,而且在晋商建造会馆的过程中还受到河南本地风俗的影响,相较于山西本地的建筑又有一定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建筑风格。
    • 陈宝良; 周远航
    • 摘要: 明清会馆分为业缘性的工商行会与地缘性的同乡组织两类。明清会馆的起源,需要从传说与史实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就传说而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甚至先秦时代。就史实而论,其远的源头是后汉时期的“郡邸”,近的源头则是元末以来的“文会”与“文会馆”,以及讲学会馆、善会馆、试馆等。作为地缘与业缘组织的会馆,真正出现的时间是明代永乐年间,至嘉靖、隆庆以后趋于大盛。明清会馆功能的演变,则呈现出三大趋势,即从文会馆、讲学会馆向同乡会馆的转化,从同乡会馆向同业会馆的转化,以及会馆名称趋于多样化。
    • 陈蘅瑾; 曹晶晶
    • 摘要: 《伤逝》是鲁迅反思启蒙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手记的形式在“会馆”“家”和“图书馆”三个空间中展开叙述,文本中“会馆”是新旧文化的冲突场域,也是启蒙者反思的文化空间;“家”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呈现场域,亦是启蒙者个体价值追求在微型社会角力中失败的文化现场;“图书馆”是启蒙者现实羁绊的短暂逃离空间,也是其在现实的外部世界与理想的内在世界之间游离的心理场域。鲁迅以历史性启蒙与空间化结构融为一体的文本,开辟了启蒙叙事的新维度,也呈现了鲁迅对启蒙者反思之反思的新高度。
    • 刘运峰
    • 摘要: 1912年5月5日,鲁迅随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自南京从海路经天津迁至北京,当晚住在长发店旅馆。5月6日,鲁迅住进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山会邑馆(即山阴、会稽两县会馆,两县合并后称绍兴县馆,以下简称“会馆”一笔者注)东部的藤花馆西屋。那里的卫生条件非常不好,刚睡下不到半小时,床上就出现了三四十只臭虫,鲁迅只好搬到桌子上躲避。第二天,会馆的值班人员为鲁迅更换了床板,臭虫叮咬问题才得以解决。从1912年5月6日至1919年11月21日,鲁迅在会馆中住了7年半的时间,直到迁居八道湾11号。
    • 王坤
    • 摘要: 清代以来,由于曲艺文娱行业的发展,北京先后出现了多个专门为戏曲行业服务的梨园会馆,如梨园老馆、惠济祠梨园馆、精忠庙梨园馆等。这些梨园会馆有的废弃,有的焕发新生。它们在清至民国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幻,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又有多少历经千帆留存至今?让我们从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中一探究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