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
装饰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9584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艺美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77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83741篇;相关期刊2756种,包括文艺生活·文海艺苑、江苏陶瓷、陶瓷研究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论坛、'2008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2008中国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讨会等;装饰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周松桂、周东珊等。
装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77篇
占比:12.60%
专利文献>
论文:83741篇
占比:87.38%
总计:95840篇
装饰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周松桂
- 周东珊
- 朱广和
- 张磊
- 张伟
- 樊邦弘
- 葛亚
- 刘伟
- 杨卓舒
- 张勇
- 徐伟
- 张涛
- 陈伟
- 杨勇
- 李伟
- 王强
- 高育龙
- 刘洋
- 王勇
- 王磊
- 丁泽成
- 王伟
- 蔡启中
- 陈冲
- 王文广
- 李军
- 张鹏
- 陈庆
- 马再良
- 李向华
- 李强
- 赵永生
- 王燕
- 王东
- 李涛
- 陈刚
- 李金钟
- 王超
- 丁欣欣
- 李斌
- 李刚
- 牛智勇
- 马剑
- 刘辉
- 张杰
- 虞新华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张帆
- 王辉
-
-
郑鉴智
-
-
摘要:
当今,人们主要的日常活动都集中在室内开展,提升艺术品位、营造绿色和谐的室内生活环境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点和方向。植物具有可装饰性和实用性,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以室内绿化植物的环境选择及装饰设计为主题,通过对植物装饰与功能的意义,不同环境对植物的搭配和选择,光线对植物的影响等进行研究,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发现室内绿化植物景观与装饰的美与不同,对未来室内空间结合植物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
王露
-
-
摘要:
宋代以前云在艺术上的作用以装饰为主,通常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随着宋代绘画审美观念的转变,山水画中云的表现形式及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抽象到具象,装饰作用到情感寄托,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宋代山水画受理学的影响,注重对生命的关注,此时绘画中云的表现形式开始趋于写实,也因为情感影响使得其形式更为丰富,云的诗意也有了提升.
-
-
-
曹晔;
武小钢;
郭兵义;
任艺伟
-
-
摘要:
门楼是民居院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建筑文化遗产,其装饰构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测绘的方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明清时期民居门楼装饰构件进行了分类,从门楼装饰构件类型、题材、保护三方面进行论述,对民居门楼的墀头、吻兽、雀替和垂花4个装饰构件进行分类研究,还对门楼装饰构件上图案选材的社会倾向、种类和表现手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地区门楼装饰构件分类研究和保护与修缮提供参考,还可完善民居门楼装饰及保护理论体系。
-
-
裴冰瑶;
管雪松
-
-
摘要:
窗户作为一种建筑构件,除了具有采光、通风的基本性能,还兼具审美功能。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花窗的艺术设计赋予了窗户鲜活的生命力与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采用传统花窗的优美图案进行现代室内窗户的再设计,将会产生新颖的视觉艺术形象。该文从传统花窗的艺术特征出发,将其与现代室内设计结合,挖掘新设计语境下花窗的装饰变化特点,从而拓展到当今室内家具、灯具等其他陈设上的应用,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
董文宣
-
-
摘要:
养老院的功能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基础的生活场所,同时应兼顾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养老院建筑的设计应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的服务要求,使老人们的心情能够更好地释放,生活得更加安逸、舒适。
-
-
柴东升
-
-
摘要: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新建工程不同,棚户区改造工程面临的施工技术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在保留原有结构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改造,可以借鉴的案例较少。以平凉市2019年度西大街片区老旧住宅楼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研究了拆除工程、装饰工程、外墙保温工程和给排水及采暖管道施工方法,并提出运用梦龙网络计划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动态控制和管理。
-
-
李念羲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现代因素,这就导致民族传统所具有的民族特色被埋没,而且当地许多建筑将傣族建筑所特有的民族元素与现代建筑的元素组合而成。许多专家在赞美这些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民居的同时,往往也希望保护这些特色民居。对本地居民而言,则希望能够改善其生活环境。对传统民居进行申遗势在必行,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条件,以及传统建筑中的工艺与设计,将其精华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
-
周海昌
-
-
摘要:
探讨当前设计的装饰问题主要从“装饰即是罪恶”这句现代主义大师卢斯提出的口号入手,简要地分析了该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在当前时期,装饰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罪恶,而是当前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装饰与当前设计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设计要不要装饰的问题;二、装饰在设计中的尺度问题;三、生态哲学应成为装饰设计的理论指导。
-
-
叶俊士
-
-
摘要:
本文从建筑学角度入手,对尼雅遗址发掘的建筑遗存进行了梳理和综合分析,重点讨论了建筑的风格、工艺和装饰特点,并对其中蕴含的东西方文化元素作了辨析,进一步厘清了其建筑的源流和特色,为研究和恢复古代精绝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
-
冷先平
- 《第十五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明、清时期鄂湘赣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遗存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在传播学视角中,"缀合"文化视角和社会学视角两种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经典传统,对中国传统民居及其装饰的媒介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对作为媒介文本的中国传统民居及其装饰符号和它在传播交流中"非对称性二元对立"结构的释义互动与创新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其媒介文本的建构以及建构过程中编码与释码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对其在建筑文化传播方面的媒介价值进行了理论追求;最后,形成中国传统民居及其装饰在现代设计应用、文化传播中的建设性思考.
-
-
林春水
- 《2007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装饰作为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一个专有名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今却同颓废联系在一起。装饰与装饰物的转变,美学态度的出现,直至开明的民主主义的发展都联系在一起并且产生于相同的根源。在近代城市转型急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哈尔滨城市建筑也随之迈开了转型的步伐,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全新的建筑体系。它包括以城市第三产业的崛起而出现的商业、金融、服务业及规模宏大的工业建筑;以反映城市不同层次居民使用要求的各类居住建筑及城市居民不同信仰的各类宗教建筑。哈尔滨的这些建筑,在当时的中国是起步较早的、现代化水平较高、体现建筑转型较全面的新式建筑。外观以多种形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旧建筑思潮的更迭与嬗变,是近代中国新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
杨茵
- 《2007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当今的社会,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方方面面的一切都离不开空间的利用。如何去创造一个美好而和谐的室内空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今的设计理念是"轻装修,重装饰",而本文中所提及的空间设计的四个重要要素正好符合了潮流的趋向。
-
-
朱意灏;
傅晓云
- 《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情侣产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和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设计师和企业对于产品设计人性化的重视。作为一种传递情感的工具,产品的价值体现将不仅在于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在于情感的表达与反馈。将市场细分化、产品差异化的要素结合到相应的产品营销战略中,是情侣产品出现的成因和所承载的意义。文章从装饰、形态与功能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情侣产品的设计思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