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眼内炎

眼内炎

眼内炎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96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890篇;相关期刊331种,包括国际眼科纵览、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中华眼科杂志》第三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等;眼内炎的相关文献由2140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晓峰、庞秀琴、李筱荣等。

眼内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6 占比:4.0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2890 占比:95.86%

总计:23878篇

眼内炎—发文趋势图

眼内炎

-研究学者

  • 林晓峰
  • 庞秀琴
  • 李筱荣
  • 刘奕志
  • 刘芳
  • 娄秉盛
  • 孙士营
  • 袁钊辉
  • 汪振芳
  • 刘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瑜; 袁晓玲; 马懿辰; 陆肇曾
    • 摘要: 感染性眼内炎是病原体侵入眼内组织并在眼组织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可累及和破坏眼内多种组织,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感染性眼内炎依感染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依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等亚类。本文根据感染性眼内炎的研究现状,就其发病率、病因学、病原学、诊断、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原则等作一概要介绍,以提高同人对此疾病的认识,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邹宸; 庄宏; 张婷; 蒋永祥; 江睿
    • 摘要: 12岁患儿,主诉“右眼红痛、视力下降3 d”来我院就诊。右眼矫正视力光感,查体见前房积脓,瞳孔区大量脓性渗出,晶状体及眼底窥不清。回顾病史,患儿3年前因“马方综合征、双眼晶状体脱位”在我院行双眼“晶状体吸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植入术”,发病后曾至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眼角膜缝线暴露,前房积脓,诊断“右眼感染性眼内炎”,予以拆线和局部抗生素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急诊诊断“感染性眼内炎”,收住入院行右眼眼内注药术,次日行右眼玻璃体切除+注药术,5 d后因感染控制不佳,再次行玻璃体切除+囊膜切除+注药术,术后感染控制可。讨论主要围绕患儿感染的诱因、预防措施及手术操作的相关事项。讨论体会:角膜缘缝线暴露是IOL植入术后发生眼内炎的高危因素,在术后应予以拆除。儿童IOL植入术后眼内炎是否术中取出IOL,需要结合实际具体情况而定,但应尽可能行完全的玻璃体切除,避免感染控制不佳需反复手术。
    • 刘鹏飞; 张怀强
    • 摘要: 目的分析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特征性体征和病原体分布,探索其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唐山眼科医院治疗的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患者13例(13只眼)的临床资料,从病历中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史、治疗方式、病原体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信息,录入Excel表后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数据。由3位正高级眼科医师重新审阅患者的既往眼科检查结果,并对其特征性体征进行统计描述,同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13例(13只眼)患者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2例(2只眼),平均年龄(45.42±6.85)岁。平均病程(8.12±3.45)d。均有明确的开放性眼外伤史,其中以植物刺伤者居多。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注射用伏立康唑和注射用两性霉素B)联合手术治疗。(2)特征性体征:前房均呈蛛网线样,或棉绒样,或棉团样灰白混浊。其中,伴角膜溃疡似牙膏者2只眼;伴前房积脓者11只眼;角膜灰白浸润伴伪足者11只眼;玻璃体均呈蛛网线状,或棉绒絮样,或棉团样灰白混浊;眼底多灶样黄白色、白色绒样或棉球样改变,视网膜少许出血,严重者视网膜血管白线状。(3)病原体分布:13只眼中,实验室涂片细胞学检查真菌阳性12只眼;病灶标本分离病原体培养出真菌10只眼,其中曲霉菌属5只眼,占比50.00%;镰刀菌属4只眼,占40.00%;酵母菌属1只眼,占比10.00%。(4)临床疗效及并发症:1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10只眼,无效3只眼,有效率为76.92%,BCVA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7,P=0.00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史、特征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尽早予广谱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
    • 殷巧艳; 李立刚; 姜旭光; 宋泽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γ-干扰素(IFN-γ)、IL-2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4月在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治疗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34例(34眼,研究组)和术后未并发眼内炎患者30例(30眼,对照组),采集研究组血清、房水和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6、IFN-γ、IL-23水平,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前房穿刺取房水培养分离病原菌中有革兰阳性菌30株(83.33%)、革兰阴性菌6株(16.67%);研究组血清IL-6、IFN-γ、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FN-γ、IL-23诊断术后眼内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31(95%CI:0.581~0.719)、0.705(95%CI:0.625~0.810)、0.736(95%CI:0.631~0.856),均低于0.750,但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87(95%CI:0.681~0.8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9%、76.5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IL-6、IFN-γ、IL-23水平均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在眼内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 蔡萌; 丁相奇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征、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情况。结果10例患儿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巩膜缝线暴露情况,所有患儿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5例患儿接受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1例联合气体填充。术后随访12个月,8例患儿术后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善,1例患儿视力下降。患儿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结暴露是引起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原因,严格处理手术细节,开发改良手术方式,对于预防此类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唐秋阳; 施健; 张俊芳; 张淑丹; 桑爱民; 石海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PTIE)患者脱盲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20-12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PTIE患者169例169眼临床资料。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IVIA)和/或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为脱盲组(103眼)和BCVA<0.05为单眼盲组(66眼),分析影响患者脱盲的因素。结果:PTIE患者治疗后脱盲率为53.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BCVA≥手动、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眼底分级<3级以及未培养出毒力强微生物是患者脱盲的有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治疗前BCVA分两组,BCVA≥手动(OR=0.253, 95%CI:0.108~0.592)以及不伴有视网膜脱离(OR=0.241, 95%CI:0.103~0.564)是患者脱盲的有利因素。结论:治疗前BCVA较好、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眼底分级<3级以及未感染毒力强微生物是PTIE患者最终脱盲的有利因素。
    • 战璐; 王成枫
    • 摘要: 目的:比较2011年至2020年与2001年至2010年的眼内炎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病原体分析和药物敏感性以及创伤后眼内炎病因学的变化趋势,为未来眼内炎预防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前瞻性病例分析。收集从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229例(230眼)眼内炎患者的资料,并对眼部标本进行培养和分析。评估2001~2010年及2011~2020年这两个时期人口统计学数据、病原体分析和药物敏感性以及创伤后眼内炎病因学等特征。结果:在过去20年中,眼内炎的发生率几乎没有变化,男性仍是高度易感人群。不同年份的眼内炎患者分为A组(2001~2010年)和B组(2011~2020年)。两组存在年龄差异。B组所有眼内炎和所有外伤后眼内炎的阳性检出率与A组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近十年来,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两组中,铜绿假单胞菌是检测细菌中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尤其对头孢他啶敏感。对于导致外伤后眼内炎的材料,金属是最常见的因素,在最近十年中,金属材料所致的外伤后眼内炎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对眼内炎的预防、早期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的综合考虑是预防和治疗眼内炎的保证。
    • 江立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眼内炎和前房积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行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患者98例(98眼)为眼内炎组,其中前房积脓44例为前房积脓组,非前房积脓54例为非前房积脓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白内障术后无感染者65例(65眼)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术后1、3 d血清sTREM-1、sCD14和PCT水平。比较眼内炎组和对照组术后1、3 d血清sTREM-1、sCD14和PCT水平;比较术后3 d前房积脓组与非前房积脓组患者血清sTREM-1、sCD14和PCT水平;分析术后3 d血清sTREM-1、sCD14和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眼内炎及前房积脓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3 d眼内炎组血清sTREM-1、sCD14和PCT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 d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sTREM-1、sCD14和PCT联合检测诊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90.8%,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术后3 d前房积脓组血清sTREM-1、sCD14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非前房积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sTREM-1、sCD14和PCT联合检测诊断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脓的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98.1%,AUC为0.970,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术后3 d眼内炎患者血清sTREM-1水平与sCD14和PCT水平呈正相关(r=0.762、0.632,P<0.05),血清sCD14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694,P<0.05)。结论血清sTREM-1、sCD14和PCT对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和前房积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个指标检测,可用于辅助临床诊断。
    • 李鹰; 崔小冰; 李水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简称“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行PHACO术治疗的114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4例白内障患者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16例(14.0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与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血清白蛋白<35 g/L是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PHACO术后并发眼内炎与年龄、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密切相关,针对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眼内炎发生。
    • 王婵娟; 刘洋; 王辉; 张少弛; 毕小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内源性眼内炎患眼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内源性眼内炎患者11例(12眼)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培养结果、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1例(12眼),包括单眼10例,双眼1例。主要的眼部体征为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及角膜后KP、前房闪辉、前房积脓及玻璃体混浊,眼底均窥不清。首诊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为6例(6眼),其中5例(5眼)为外院误诊后转入我院明确诊断及治疗,误诊率为50%;伴全身基础疾病10例(11眼),占91.7%,有明确感染灶6例(7眼),占58.3%。所有患眼均行眼内液细菌、真菌及厌氧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培养结果阳性者9例(10眼),占83.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4例(5眼),占41.7%。8例(9眼)(72.7%)患者通过玻璃体腔注药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病情得到控制,3例(3眼)(27.3%)患者因炎症未能控制行眼内容物剜出手术。末次随访时,视力较前提高的5只眼,占41.7%,视力无明显改变2只眼,占16.7%,较前下降2只眼,占16.7%,但视力均较差,在光感~0.15之间。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初诊不易诊断,预后差;全身易感因素及原发灶是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病原学检查均为细菌,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及时、有效的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能最大限度地挽回视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