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具有“核”‑“壳”结构;所述的“核”层为,以绿原酸为有效成分与药物载体混合后,利用熔融挤出法共挤出制成的柱状体;所述的“壳”层为,以绿原酸为有效成分与药物载体混合后,利用静电纺丝法,在柱状体外表面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与传统的全身给药方式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在保证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全身药物毒性;重要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具有“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静电纺丝层,药物释放速度较快;“核”层为熔融挤出层,可以实现药物持续释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3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50659.3

  • 发明设计人 王连嵩;何伟;

    申请日2016-07-14

  • 分类号A61K9/00;A61K47/34;A61K31/216;A61P27/02;A61P29/00;D01D5/00;

  • 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金春华

  • 地址 110163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泗水街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5: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9

    授权

    授权

  • 2016-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00 申请日:201607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眼内炎症的植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效的眼内药物浓度是眼病治疗的关键。然而,由于“血—眼”屏障的存在,口服、局部滴眼、球周注射等传统给药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该方法容易引起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围绕眼内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眼内缓释给药系统可较好地克服传统给药方式的弱点,安全有效、药物释放速度平稳,是理想的眼内给药形式。常见的眼内给药系统包括脂质体、纳米微球、巩膜塞以及植入体等。其中,植入体是一种制备简单、安全有效的眼内缓释给药系统形式,例如,更昔洛韦植入体是一种较早商品化的眼内缓释植入体,其商品名为Vitrasert,临床上通过玻璃体平坦部植入眼内,治疗艾滋病并发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更昔洛韦可平稳释放6-8个月。然而,目前国内眼内植入缓释产品市场为国外产品所垄断,价格昂贵,中国的眼病患者往往因高昂的费用无法接受最好的治疗,因此,尽快实现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是十分必要的。

从技术角度来讲,目前市场上眼内缓释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多为注模法,生产效率低,且药物分散情况不好;不仅如此,此类缓释体系所负载的药物多为甾体类抗炎药物,植入后副作用较明显。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讲,研制一种副作用小的中药提取物眼内缓释植入体,并开发一种高效的生产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目前研究较多的眼内植入缓释体系中,更多研究重点被放在制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如何实现缓释上。然而,在临床应用中,药物除了需要实现持续给药以外,在药物使用前期,需要一个较大的药物浓度来控制炎症反应,传统的药物缓释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该植入剂经外科植入后,可实现抗炎药物绿原酸(C16H18O9)在药物使用前期,有一个较大的药物浓度来控制炎症反应,然后再缓慢释放,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在有效维持眼内药物浓度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药物全身毒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所述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具有“核”-“壳”结构;所述的“核”层为,以绿原酸为有效成分与药物载体混合后,利用熔融挤出法共挤出制成的柱状体;所述的“壳”层为,以绿原酸为有效成分与药物载体混合后,利用静电纺丝法,在柱状体外表面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

上述的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所述的药物载体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药物载体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100,000范围内。

上述的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在“核”层中,按重量百分比,含绿原酸1%~10%;在“壳”层中,按重量百分比,含绿原酸1%~10%。

一种抗眼内炎症植入剂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核”层制备:将绿原酸和药物载体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于130℃~180℃下,经挤出机熔融挤出制成柱状体。

2)“壳”层制备:将绿原酸和药物载体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经静电纺丝机在柱状体外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0~30kV;注射速率0.5~2mL/h;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50~300mm;电纺时间:1~10h。电纺液溶剂为“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优选的,按体积比,氯仿:丙酮=2:1。

3)将制成的“核”-“壳”结构,冷却后切割。制备的植入剂外观为圆柱型,直径为0.3mm~2.0mm,长度为1.0mm~5.0mm。

本发明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在制备治疗眼内炎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眼内炎症为手术后眼内炎、创伤后眼内炎、内源性眼内炎、或非感染性眼内炎。方法如下:通过外科植入的方法,将植入剂埋植于结膜下,或植入玻璃体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全身给药方式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在保证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全身药物毒性;重要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具有“核-壳”结构,其中,“壳”层为静电纺丝层,药物释放速度较快;“核”层为熔融挤出层,可以实现药物持续释放。本发明公开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具有双重药物释放过程,植入眼内后首先实现大量药物快速释放,可有效控制炎症症状,随后可以长时间实现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治疗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的“核-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的电镜扫描图;

其中,A:缓释体系的表面形貌;B:缓释体系的脆断面形貌;

C:局部放大图片;D:局部放大图。

图3是HME法与HME+electrospinning绿原酸缓释体系的药物释放行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制备方法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1.0g绿原酸、9.0g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100,000)混合均匀,于微型双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80℃下,共同熔融挤出柱状体,作为“核”。

将2.0g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50%,特性粘数为0.7)及0.04g绿原酸溶于20mL“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中(V氯仿:V丙酮=2:1)中,将所配制的混合液通过静电纺丝机,在柱状体外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作为“壳”。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电压30kV;注射速率:2.0mL/h;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150mm;电纺时间:10h,制得植入剂。

制得的植入剂冷却后切割,得直径为2.0mm,长度为5.0mm的圆柱形,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

(二)制备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内层的“核”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柱状体,可以实现药物持续释放。外层的“壳”为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静电纺丝层,可以实现药物快速释放。

产品的电镜扫描图如图2所示,由图2(A)可见,缓释体系表面包覆了一层静电纺丝纤维膜。该纤维膜由许多平均直径小于10μm的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纤维组成。由于在电纺过程中,经热熔挤出的样品一直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因此,静电纺丝纤维在平行于样品断面方向有一定取向。由图2(B)、(C)及(D)可以看出,该缓释体系明显成“核-壳”结构,外面包覆着一层静电纺丝“壳”结构,内部为致密的热熔挤出“核”结构。

(三)抗眼内炎症植入剂的体外释放

称取约0.78g磷酸缓冲盐,添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制成pH约为6.864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缓冲溶液)。

取3只离心管,每只离心管各装入10mL PBS缓冲溶液,称取0.50g左右样品装入离心管内,精确记录称取质量。将离心管置于37℃振荡培养箱中,进行外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按照设计好的间隔取样。每次取液0.50mL,取液后补充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溶液。

按照计划取各时间点的体外释放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药物浓度,计算药物释放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4.6mm×250mm,5u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5:85: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30℃。结果如图3所示。

图3为两种样品的累积释放量,即,单纯热熔挤出法(HME)制备的绿原酸植入剂和本发明热熔挤出法联合静电纺丝法(HME+Electrospinning)制备的绿原酸植入体。由图3可见,对于仅使用HME法制备的缓释体系,初期药物释放很慢,释放72小时,累积释放量仍未超过10%。随后,随着基体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的降解速度逐渐加快;对于使用HME+Electrospinning制备的缓释体系,在释放初期,由于电纺膜释放体系药物释放速度非常快,在5h之内,静电纺丝内的药物即可在基体上释放完毕,随后“核”部分的绿原酸样品再继续缓慢释放。这种“核-壳”结构的缓释体系,一方面可以在植入初期达到一定冲击浓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持续释放。

实施例2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0.1g绿原酸、9.9g聚乙交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0)混合均匀,于微型双锥双螺杆挤出机(SJZS-7AY)中,在挤出温度为130℃下,共同熔融挤出制成柱状体,作为“核”。

将2g聚丙交酯物及0.08g绿原酸溶于20mL“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中(V氯仿:V丙酮=2:1))中,将所配制的混合液通过静电纺丝机,在柱状体外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作为“壳”。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电压30kV;注射速率:2.0mL/h;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300mm;电纺时间:15h,制得植入剂。

制得的植入剂冷却后切割,得直径为2.0mm,长度为5.0mm的圆柱形,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

实施例3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0.5g绿原酸、4.5g聚丙交酯(重均分子量为5,0000)、5.0g聚对-二氧环己酮(重均分子量为50,000)混合均匀,于微型双锥双螺杆挤出机(SJZS-7AY)中,在挤出温度为150℃下,共同熔融挤出制成柱状体,作为“核”。

将2g聚乙交酯及0.10g绿原酸溶于20mL“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中(V氯仿:V丙酮=1:1),将所配制的混合液通过静电纺丝机,在柱状体外包裹一层负载绿原酸的静电纺丝膜,作为“壳”。工艺参数为:电压30kV;注射速率:2.0mL/h;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200mm;电纺时间:8h,制得膜片。

制得的植入剂冷却后切割,得直径为2.0mm,长度为5.0mm,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抗眼内炎症植入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